(核心素养目标)8.2 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2 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专门法律来保护
课题 我们受特殊保护 第二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内容。 道德修养:分析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资料,能够认识和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 法治观念: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的案例资料,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体会今天我们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幸福。 健全人格:学习和理解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培养学法、知法和守法的观念。 责任意识:通过法律学习、案例分析,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有效预防犯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重点 学习和理解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难点 帮助学生自觉地运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有效预防犯罪,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幅漫画的?
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的未来。
但是,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从心理上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心理上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外界的侵犯,因此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
小结: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二、新知讲解
你知道哪些法律是专门用来保护未成年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说一说,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这些法律有什么意义?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教育平等
简介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 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简介
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怎样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呢?
观看视频
上六年级的小明平时比较淘气,姐姐告诉小明,在《中小学校学生违规行为惩戒实施暂行办法》中规定,如果不遵守校规校纪,学校可以开出小明。
想一想:你认为小明姐姐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回答:我认为不对。因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矛盾。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学校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为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视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简介
未成年人怎样做才能预防违法犯罪呢?
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
我们要自觉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
三、课堂总结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