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理八年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四章 《光现象》(人教版)第2节 光的反射 分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光的反射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1.教学内容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是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延伸,又是后面理解平面镜、球面镜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光的折射定律的基础。在光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知识点也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根据三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教学目标。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探究过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光的反射现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光的反射规律的应用学生也知道一些,但是具体的反射规律和规律的具体应用不是特别清楚。光的反射规律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并且在教材中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是学生在物理课中碰到的第一个探究角度关系的实验,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验方法的契机。3.学习目标确定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4.学习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表项目评价内容掌握情况很好一般不好科学知识1认识光的反射定律,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2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科能力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光的反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设计实验、处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通过实验谈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任务一:创设情境在桌子后面藏一件物品,思考:用什么工具,能站在桌子前就可以看到该物体? 教师演示实验并提问:为什么用平面镜能看到物体呢? 由此引入课题——光的反射。 展示生活中光的反射图片。 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图片,拓展思路。 用学生可参与的小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再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任务二:光的反射定律刚才的小实验同学们看到光反射时传播的路径了吗?那么你能用桌上的仪器把光反射时传播的路径显示出来吗? 动画展示:利用光的反射传播路径依次讲述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反射面、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如果老师改变一下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光线的方向会变吗?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呢?光在反射有没有什么特点和可遵循的规律呢?怎样才能更好的描述呢?你能通过光反射的路径把它们找出来吗? 教师给出实验探究内容:(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前可让学生讨论可折转硬纸板的作用。 (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 (3)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多次尝试,利用提供的硬纸板把光反射时传播的路径显示出来 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己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猜想光的反射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展示各组设计的方案,取长补短,最后师生共同确定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学生填写好探究结果,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光路的显示有利于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的认识和探究。 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明确科学探究要以实验为依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任务三:光路的可逆性提问:如果让入射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平面镜上,我们会看到什么? 演示:如下图所示,让入射光线FO逆着反射光线OF的方向照射到平面镜上,观察新的反射光线的方向。 发现新的反射光线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播放视频《光的可逆》 引导学生体验: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个同学也能否通过镜子看到你的眼睛?试一试吧。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并观察新的反射光线的方向。 学生观看视频、实验,归纳出光路可逆。 学生体验光路可逆,进一步加深理解。 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的实验结论。再通过直观视频,加强理解;再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光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是光学的重要原理,是后面学习需要所以要充分重视。任务四: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演示并提问:让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在墙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用白纸替换平面镜,则不会产生光斑。这是为什么呢?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和特征。平面镜表面很光滑,可以使一簇反射光线以相同的反射角反射出去;而白纸表面是粗糙、凹凸不平的,反射角是不同的,因此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学生通过观察现象,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之间的区别。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是教学难点,但不是重点,需要学生能够分辨出二者之间的区别。任务五: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构建思维导图。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6.板书设计 第2节 光的反射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如图,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以垂直纸面的直线为轴绕0点转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80°,则镜面应( A ) A.逆时针转动20° B.时针转动20的 C.逆时针转动30° D.顺时针转动30°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C ) A.夜晚墙上出现的影子 B.夏天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 C.湖中出现的山和树的倒影 D.人在中午的阳光下影子变短了 3.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光年是一个时间单位 B.日食和月食都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C.人能看见物体是由于有光射入了人眼 D.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雷雨天一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路灯下观察自己影子的长度变化,并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多媒体课件、激光手电简、小平面镜、白纸、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器。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实验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精神和通过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