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设计简介:本课时的教学,重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民当家作主”,以教材为抓手,拓展补充一些课外知识,直观的视频资料带领学生感受开国大典时的空前盛况,让学生了解国旗、国歌、国徽的故事,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喜悦的心情,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资料、讨论等活动,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以及伟大历史意义,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的喜悦心情。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知道国旗、国歌、国徽背后的故事。3.通过资料补充,知道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懂得其含义,树立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4.通过自主学习,大致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以及西藏人民的生活变化。教材分析: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共三个话题组成,分别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第一课时上第一个话题,五年级的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已经有了基本了解,认识国旗、国歌、国徽的来历及深层含义也不甚明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旨在让学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并引导学生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已经有了基本了解,认识国旗、国歌、国徽。但学生们只了解大致状况及基本概念,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等问题不甚了解,对于国旗、国歌、国徽的来历和深层含义也不甚明了。现在的学生生长在和平、繁荣的年代,习惯安定美好的生活,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内外压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简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难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的由来,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背景与意义,作好介绍准备。教学过程:活动一:回顾历史,回顾方法,梳理板块1.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回顾了中国近百来的历史,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学生回答后,师小结课件出示:心酸屈辱、内忧外患、丧权辱国(除了这些之外是不是还要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中英勇抗争的英雄们)2.百年屈辱,百年抗争,鸦片战争,甲午风云,辛亥革命,中国民国成立,共产党的诞生,14年的抗日战争,3年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就拨动时间的指针,回到1949,去了解那令人难忘的时刻。(出示课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3.方法回顾。(1)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来学习历史,了解历史的吗?(2)是的,先从教材的整体入手,梳理主要内容;然后关注具体的事件和人物,通过观看纪录片、翻阅各种书籍等相互印证,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关键信息。4.板块梳理。这节课,我们继续这样学习,浏览书本66至75页,梳理主要内容。(用导图的形式梳理出整课的板块,前面这些课我已经想了很多形式了,你可以再想想以怎样的形式来梳理)【设计意图】回顾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有体系地学习历史知识,教授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更有助于课后对感兴趣的历史内容进行拓展学习。活动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一)聚焦事件。1.今天我们就先走进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2.是的,就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你关注到了哪些具体的事件呢?(二)了解参政议政导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请同学们结合教材阅读角、以及课前搜集的资料、扫描屏幕上方二维码,自主阅读76页阅读角,提取会议信息并绘制思维导图。1.小组合作学习。2.学生汇报,出示思维导图。生1:会议的时间是1949年9月,会议的地点是北平。会议的与会人员有来自全国各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的600多名代表。生2: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他们很多都是普通人。生3:中国彻底改变了封建奴隶制度,普通人也可以参政议政,人民当家作主了。生1:会议商讨内容是,会议商议新中国成立大事,会议确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治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人为副主席,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暂时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园纪年。生2:无论是领导人的确立、首都的确立,还是国旗、国歌、国徽的确立,都是由与会代表商讨决定的。生4:会议上通过了有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我国有三个历史性文件,分别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阅读角内容的学习,了解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政治制度与职能。导语:我们都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你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吗?3.看关于国旗、国歌、国徽的影片介绍导语: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能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再来说说国旗、国歌、国徽吗?学生一:我来猜一猜出几个题目考考大家,红色象征什么,黄色象征什么,大星代表什么 四颗小星代表什么?红色象征革命;五星呈黄色,有象征中国人为黄种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学生二:我来讲一个关于国徽的故事:1942年,在一次茶话会上,茶桌上摆着两串颗粒饱满的禾穗,被炉火映照得金光灿灿。有人赞美这禾穗真像金子一般。宋庆龄说:“它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周恩来同志抚摸着饱满的禾穗,意味深长地说:“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禾穗画到国徽上。”全国解放后,在制定国徽图案时,周总理果然郑重地建议要把麦穗画上去。学生三:介绍国歌的由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它以其高昂激越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表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外侮面前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自主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故事在课上进行分享交流,学生在搜集分享的过程中,了解了其设计意图,分析了意义。从而初步体会新中国一个最基本的特点——人民当家作主。4.小结:你们真厉害,一下子说发现了我们新中国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啦!(课件出示:人民当家作主)(后面继续完善导图)(三)开国大典,欢庆纪念1.1949年10月1日,首都 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播放开国大典视频)2.看完这段视频,哪些情景让你印象最深呢?3.是啊,同学们一定发现了,视频里每个人都十分高兴、激动。他们在高兴什么?在激动什么?你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原因吗?生1:人们这么高兴,是因为他们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从政治协商会议看出来,很多国家的事都由人民当家作主,由人民做决定。生2:人们这么高兴,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了,祖国结束了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了!【设计意图】开国大典的录像播放旨在通过直观的视频资料的观看,感受开国大典时的空前盛况,学生在思考讨论“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举国欢腾的原因”,体会到开国大典的意义。4.10月1日,新中国的生日,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纪念日。人们不仅在这一天欢呼庆祝,还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国庆。你知道有哪些纪念国庆的方式?生1:国庆的时候大街上张灯结彩,悬挂国旗,纪念国庆。在国庆节这一天,人们会在各地燃放烟花爆竹,以此来庆祝国庆节。很多人不远万里地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生2:在国庆节这一天,还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人们都通过电视、网络等各个渠道观看盛大的阅兵式盛况,从1949年开国大典到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五次国庆阅兵。5.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迎来了新的生活,当家作主的新生活,怎能不高兴,怎能不激动呢?活动三: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1.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呢?结合资料进行小组交流。2.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1)观察书本78页图片说变化。小组代表汇报。事例一:农民田间识字,我的体会是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变多了。事例二:农民丈量分配土地,我的体会是劳动人民有了土地,生活有了保障。事例三:妇女学习婚姻法。我的体会是妇女的地位提高了。(2)结合资料袋内容说变化。同学们,你们还搜集到了哪些资料呢?生一:我搜集到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是土改前和土改后的资料,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生二: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50年《婚姻法》的立法原则是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小结:新中国成立之后,地位提高的仅仅是妇女吗?不,所有劳动人民的地位都提高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人民会那么高兴、激动了吧!(继续完善导图“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家政权属于人民”)【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歌曲、故事、音频资料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感受人们当时的心情。学生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采访家人等,进一步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2)课前,也有同学搜集到了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事例。学生:我通过课前资料搜集,知道了,新中国解放初期,西藏成了中国大陆唯一没有解放的地方。经过许多斗争与工作,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师小结: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西藏人民从此更加深切地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西藏地方的历史画卷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图片的形式展现如今西藏的变化,是否可以呈现一组对比图)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统一。推荐观看《解放西藏》纪录片【设计意图】西藏和平解放作为一项拓展补充内容,课上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历史背景,老师再进行补充小结,并推荐学生课后去观看《解放西藏》记录片,课内外延伸,真正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活动四:总结延伸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学习了解了新中国成立时的那段历史,希望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