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三、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目录重点背诵,标题也是措施结合视频思考:乌兰牧骑为什么能够得到广大牧民的认可和赞扬 阅读与思考:成立于1957年的乌兰牧骑是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小型文艺演出队,”乌兰牧骑”在内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在戈璧、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在大草原上起舞放歌,将演出送到牧民身边,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截至2017年,乌兰牧骑已经从最初的一支9人队伍发展到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犹如怒放的鲜花,点缀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总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指导思想主体注意:指导思想一元化,即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多元化(1)原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党的百年奋斗道路是党领导人民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文化发展要坚定理想信念的原因及要求(2)要求:坚持自信自立。我们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的创作源泉。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为什么文化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习语(2)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为什么文化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1)出发点与落脚点(总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文艺创作者角度(靠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p115-3)(3)国家、政府角度(为民):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p116-1)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文化发展如何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文化事业1、必要性(为什么)(1)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化发展的主体--人民P113(2)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P1142、措施(怎么做)(1)总体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P113(2)靠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⑶为人民: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P114★谈谈对发展中特文化要“坚定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二一本好书,可以记录一个时代。路遥的现实主义作品,平凡的世界描绘了巨大的社会变迁,给中国乡村的冲击,刻画了两代农民在变革潮流中的命运浮沉,塑造了艰苦劳动和敢闯敢拼的新农民形象。这本书以人民为主角,为改革立传,为奋斗歌唱,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着万千青年的不朽经典",正如书中所说:"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思考:经典文化作品能够广泛流传的原因。阅 读 与 思 考 P116我们的影视文艺作品都是对特定时代的反映(1) 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1.文化发展怎样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语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习近平二、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1.文化发展怎样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提醒:1.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源泉。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2.创新不是目的,目的是服务实践。3.文化对时代是影响,不是决定。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三探究与分享三《唐宫夜宴》14名舞蹈演员在嘴里塞了棉花,衣服里塞了海绵,同时保留了轻灵活泼的舞姿。而演员眼角两道月牙形的妆容,也完全再现了风靡于唐代的女性面部潮流“斜红”。主创人员对唐代服饰、发式、妆容的色彩、形态,以及舞台背景、道具、灯光等,均结合历史文化元素进行了高度还原,让1000多年前的舞者活了起来。该作品尊重历史事实,高度还原了历史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具体传承。同时,引入了5G+AR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并且叠加了诸多历史文物的影像,演员们优美的舞姿融入了博物馆和大唐宫殿的场景中,现实和虚拟交织,历史和文化交融,同时,以新颖的舞美特效等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生动地展现,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予以完美呈现。节目中的乐器进行了东西方结合,将两种不同的文化产品创意地结合在了一起。思考:该节目创作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何启示?(结合教材P116)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国外优秀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1.融通不同资源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原则: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内外后前创新【知识拓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不忘本来”,就是不忘初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吸收外来”,就是放眼世界,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此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则与遵循。要坚决摒弃心胸狭隘的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面向未来”,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前景,准确判断世界文明发展趋势,传承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同时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创造。1、为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2)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谈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知识整合12、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3)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谈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认识知识整合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中心。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角度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整合2(必背重点)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2.文化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3.文化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1. 融合不同资源的要求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2. 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1. 文化作品要立足时代之基的原因2. 文化作品要回答时代问题的依据思维导图6. 在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中,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分享会的举行,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该电影取材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普通人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总导演陈凯歌坦言,影片获得市场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对70年间国家发展的高度认同。在他看来,“对自己国家怀有激情和挚爱的普通中国人,他们是这部电影真正的主角”。此次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各方嘉宾围绕技术、体制、文化和审美等多方面进行经验互动互鉴,对未来中国电影界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期许和展望,进而希望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包容精神和共赢理念来建设、完善世界新秩序,建立全人类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层面在内的“命运共同体”。课堂检测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1)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中国电影的发展要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2)文化发展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必须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反映时代风貌;(3)文化发展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既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充分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即融通中外各种资源。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