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的特点。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学习难点】物距与像距大小的比较【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阶段:请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下列学习问题:1.照相机前面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成像在暗箱中 的上。被照物体离相机较远,成 、 的 像。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 ,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_____、_____ 的_____像。3.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_____镜,能成 、_______的_____像。二、合作探究阶段: (各组根据教师分配的任务进行探究)(要求:1.小组接受分配任务后,小组成员首先个人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路(大约2分钟);2.然后交流讨论说清楚自己的思路(大约5-6分钟);3.本组问题讨论清楚后,再讨论其他组的问题。)探究一、自制模型照相机按照课本94面“想想做做”要求进行!探究二、照相机成像特点1.认识照相机的结构:你照过像吗?谈谈你在照相过程中,调节过哪些装置,这些装置各有什么作用?2.照相机成像原理及成像特点(1)物距(u)是指 ,像距(v)是 。(2)成像特点:3.了解生活中的照相机----数码相机探究三、投影仪成像特点1.对照课本图片,看看投影仪的结构,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2.投影仪成像原理及成像特点探究四、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利用放大镜看书本文字,观察其成像,并回答观察到的像的特点。2.用纸承接像,看能否承接的上? 3.观察放大镜到字的距离的远近变化与所看到的字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探究五、实像和虚像1.什么叫实像?2.什么叫虚像?3.生活中的实像和虚像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三、展示质疑阶段A.展一展:要求各组成员到黑板上讲解本组合作交流的问题,要求说清楚解答思路。此时本组可以补充。B.挑一挑:其他组的同学在该同学回答后,挑一挑该组同学发言中的“刺”,挑战该组同学,提出自己或本组的见解和看法。C.补一补:其他同学继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断将本题思路和解题过程补充完善。D.拨一拨: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适时点拨,最终目的是形成本地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形成规律。四、检查反馈阶段A.练一练:1.物体通过下列光学器件可以成放大的实像的是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平面镜2.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所看到人参应该是( )A.人参的实物 B.等大的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3.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平面镜4.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5.放映幻灯片时,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那么摆放幻灯片的正确方法是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虚像 B.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实像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7.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时的情景。请分别指出其特点。(1)凸透镜成实像时,光屏__________________,物和实像在凸透镜______。(2)凸透镜成虚像时,光屏_________________,物和虚像在凸透镜________。8.小明用照相机给同学小宇拍照时,发现了一些特点,请根据你的经验和知识,帮他完成下列填空。(1)小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2)小宇离照相机镜头越远,小宇在底片上所成的像越______。(3)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一定比小宇本人______。(4)人和像在凸透镜(镜头)的________(填“同”或“异”)侧。B.查一查(要求:每组最先完成的同学交给老师检查,然后该同学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C.思一思:1.通过这节课,我们掌握哪些知识?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D.比一比,评一评:(分“优”“良”“一般”评价导学完成的情况,自我评价完成后交给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检查评价完全组最后交给教师检查并评价)自我评价:___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_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