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布谷》课型:唱歌综合课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布谷鸟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德育渗透目标: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能编创动作表现歌曲。教学难点:自然、放松地演唱歌曲。教学方法:欣赏法 教唱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钢琴学情分析:《布谷》是音乐教材中的其中一首教唱歌曲。歌曲三拍子,旋律抒情、优美。个人认为这首歌曲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从曲谱整体来看,节奏比较宽松,学生用慢速和着钢琴慢慢哼唱也并不是难事。但是歌曲是三拍子,当孩子们离开钢琴跟着伴奏演唱时却跟不上速度了,演唱时也会出现拖沓的现象。我决定在课的开始就让学生律动,感受歌曲的速度及三拍子第一拍强,二三拍弱的力度。教学过程:激情导入(说春天)1.播放《小燕子》,师生律动2.用语言叙述春天(景色、动物、事物等)。(1)师: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说一说春天吗?(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季节:花、草、树木……)(2)观看课件:春天景象3.模仿布谷鸟叫声呼唤春天3/4 5 3 0 | 5 3 0 | 2 1 2 | 1 — —‖ 布 谷 布 谷 春 天 来 啦二、寓教于乐(扮演春天)1. 导语:布谷鸟的叫声如此动听,把春天给唤来了,教室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每一位小朋友就是一幅美丽的画。2. 音乐游戏:扮演春天方法:师生共同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叫声唤来了春天,每一位小朋友做好一个造型动作(花、草、树、动物等)随着《布谷》旋律做动作,要求跟着音乐的节拍律动。三、创造表现(歌唱春天)导语:春天如此美丽,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歌唱春天。1. 听录音范唱歌曲《布谷》,思考:歌曲有几段?是几拍子的? 2. 听师范唱歌曲,生拍手用三拍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3. 学唱歌曲。(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随琴演唱歌曲。 注意不要吓跑小鸟,要轻声唱。(3)找出不易演唱的乐句,师生共同帮助解决。(4)师生接唱。讲解歌唱姿势。4. 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四、小结。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读歌词合作探究(二):小组合作认音符当堂达标设计: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对音符的认识,学会演唱歌曲。教后反思:第一单元第二首学唱的歌曲——《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点,给人以愉快、优美的感受,仿佛在春天的森林中跳着优美的华尔兹。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歌曲在演唱方面稍有难度的地方是四分休止符,停顿一拍的这个点刚开始不容易唱准,经过对休止符的讲解、反复听唱、休止符处用动作表现占满一拍等练习后,这个问题得以解决了。在这节课中,我尝试进行了歌词记忆的改变。课程标准要求:“每学年能够背唱4——6首歌曲”但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音乐感受,我往往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歌曲都要做到背唱。可是这首歌曲是两段歌词,学生记歌词有一定的难度,还容易把两段歌词唱混。在以前的教学中,我都是让学生当堂课当堂解决,无形中就增加了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歌曲,都是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所以不论我采用什么方法,学生都会感到枯燥,后面的环节往往都是草草了事,打消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今天,我就尝试了让学生只记忆一段歌词,其余两段歌词学生能够看着歌词唱下来即可,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时间,也能为后面的环节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歌词的记忆,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我想等到再上音乐课时,学生定能够会唱出来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