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及速率等物理量的概念。学会用比值定义法定义速度,通过实例理解速度的矢量性【课前检索】【情境引入】播放奥运会田径比赛的视频、动图或图片:思考一:回顾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裁判和观众是分别用什么方法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学生作答:裁判-相同路程比较时间;观众-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思考二:当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判断运动快慢?学生作答: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即速度。思考三:结合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想一想路程与位移是否相同?学生作答:不相同,初中阶段对“速度”的定义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高中阶段对“速度”的定义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路程和位移是不同的物理量,因此高中阶段的定义更为准确。【新课讲授】速度定义:速度v等于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___________的________。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3.计算公式:____________。4.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________,1m/s=_______km/h5.标矢性:速度是__________,既有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教师点拨】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随堂检索】1.(多选)关于速度的定义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速度v与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一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置不变化,则这段时间内物体速度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2.(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 )A.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公式:___________(2)物理意义:只能_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标矢性: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既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教师点拨】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或者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2.平均速率(1)公式:__________(2)标矢性:平均速率是________,只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_。(3)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比较项目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区别 公式标矢性物理 意义联系 都是描述单位相同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或经过____________的速度叫作瞬时速度。物理意义:_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标矢性: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既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对瞬时速度的理解:①瞬时速度与时刻或者位置对应②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③当时间足够短,△t→0时,可认为瞬时速度等于△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④匀速直线运动就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___________通常叫作瞬时速率。【自主学习与思考】在学校运动会上,小砾同学报名参加了800米田径比赛,刚好绕学校的环形操场绕2圈,用时3分40秒,请分别计算小砾同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学生列式作答:【典例精讲】一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若它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若它通过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课后检索】1.下列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 )A.火车以76km/h的速度从济南到淄博汽车速度计指示的速度为50km/h公路旁限速标志上标明的速度足球以12m/s的速度撞击球门柱2.(多选) 为了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时10.8s,则运动员( )A. 全程的平均速度约是9.26m/sB. 前7s的平均速度约是8.71m/sC. 第7s末的瞬时速度约是9.2m/sD. 到达终点的冲刺速度是9.26m/s3.某人以平均速度v1从山脚爬上山顶,又以平均速度v2从山顶按原路返回山脚起点,则往返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0, B.0,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