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3.9《中国有了共产党》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3.9《中国有了共产党》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9课 中国有了共产党
第二课时
设计简介: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视频学习、小组合作、活动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南昌起义与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之间的关系(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了解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及意义,根据相关史实和故事中体会红军不畏挫折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领导中国中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符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2.了解南昌起义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南昌起义与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之间的关系,知道“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3.了解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及意义,根据相关史实和故事中体会红军不畏挫折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第2课时,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两个话题组成。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眼于让学生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政府、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所做出的努力,突出强调了先辈们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精神。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可能通过影视、报刊、书籍等各种途径,对南昌起义、井冈山道路及精神有所了解,但对相关概念及具体史实并不清楚。习总书记曾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本课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史实资料,引导学生多途径、多方法去学习历史,感悟中华儿女的革命精神和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认识南昌起义与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之间的关系(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了解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及意义,根据相关史实和故事中体会红军不畏挫折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井冈山的革命故事。
2.学生上课平板。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课,激趣导入
1.学法回顾。
师:上节课中,我们通览教材,梳理主要内容,通过关注事件及历史人物展开学习。运用网络搜索、阅读书籍等方法查找相关资料,借助思维导图、手抄报等方式整理获取的信息。了解了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这节课,我们继续沿用这些方法学习。
2.事件梳理。
师:1921年,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迎来怎样的状态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一段历史。(出示课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书本61、62页,你关注到了哪些主要事件?
出示:武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二、艰难的革命之路
话题一:创建革命军队
师:1927年4月12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黑色的日子。这一天,蒋介石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在上海开始捕杀共产党人,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1927年8月1日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
1.播放《南昌起义》视频
师:从视频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自主探究。
资料一:出示南昌起义的相关资料+油画《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又称八一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资料二:出示资料+军旗图片:1933年7月11日,在红色首都瑞金,共产党人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将8月1日定为了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1)扫二维码,阅读资料包。
(2)小组合作,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可通过平板上网搜索资料)。
(3)小组汇报,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来展现)分为油画、军旗军歌两部分。
汇报一:根据油画描绘的场景,试着想象图中参与起义的重要人物可能会说的话。(ppt出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
汇报二:了解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色,上缀金黄色的五角星及“八一”两字,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以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以其灿烂的星光,普照着全国。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师:同学们,从这首歌中你感受到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设计意图】借助视频解析、问题引导,认识南昌起义与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之间的关系。
话题二:胜利会师
1.师:同年(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毛主席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请大家阅读以下两部分内容,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书本P62阅读角:井冈山会师+补充资料: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南昌起义后主力军由周恩来领导军队南下福建、广州一路上被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损失惨重,剩下的人发动了广州起义失败。同时,毛主席率领的没有来得及参加南昌起义的两个团在长沙发动了秋收起义,同样还是因为寡不敌众失败,这个时候毛主席的队伍只剩下800多人,就选择上了井冈山,并逐步发展壮大。
3.师:真能干,掌握网络搜索、阅读书籍等方法获取信息让我们的眼界更开阔。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一地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话题三:井冈山革命精神
1.革命故事悟精神
师:井冈山时期红军官兵艰苦奋斗的故事流传至今。朱德的扁担、井冈山的油灯、红军给老百姓留的便条……请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查阅有关井冈山精神的故事,小组汇报展示。
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开始学习吧!
(1)故事分享(视频):毛主席煤油灯、朱德扁担、红米饭南瓜汤
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茅坪村忘我工作的故事《八角楼上》。资料出示:八角楼位于江西茅坪村,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泽东在这里居住和工作过。八角楼上,无数个夜晚,毛泽东在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下,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3)红色歌曲入手:搜集了《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红军纪律歌》等描写井冈山时期革命情况的红色歌曲。(出示歌词圈画)
(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师小结:可见纪律严明的红军部队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条件虽艰苦,但革命信念坚定不移,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故事,都向我们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革命大情怀。井冈山会师后,大批共产党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得到了历练,革命意志更加坚定,逐渐形成了井冈山精神。
(ppt出示)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各地党组织也抓住有利时机,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逐渐成为燎原之势。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习井冈山红军官兵的英雄事迹,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2.延伸活动:井冈山精神
1.而这星火燎原之势离不开红军的井冈山精神,你觉得什么是井冈山精神呢?与同学讨论一下,谈谈你的想法。
2.师总结: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①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②坚持党的绝对领导。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⑤艰苦奋斗的作风。
3.班级辩论会
请你结合生活实例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是否仍要坚持井冈山精神”为题展开辩论。
师: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在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的同时我们更应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井冈山精神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的设问方式,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学生学习的深度,突破教学重难点,让井冈山精神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四、总结。
在一次次的学习中,我们逐步掌握的学习了解历史的小窍门,聚焦事件,关注人物,结合相关史实和故事感悟历史。同时通过网络搜索,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搜集信息进行知识扩充,并对搜集的内容进行整合归纳以小组合作形式。期待下节课大家更精彩的表现!
板书设计:
南昌起义 武装反抗“第一枪”
创建革命军队地 “八一”建军节
井冈山革命根据 农村包围城市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