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国家的出现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利国家的出现 课件

资源简介

《福利国家的出现》同步试题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建立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   ②为了保证公民基本经济生活
③通过立法等手段建立的各种保障 ④现代社会保险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保险制度的概况,包括前提、目的、手段及最早出现的国家。第④选项让学生辨别社会保险事业的萌芽在英国,但现代社会保险制度最早出现在德国。故选答案B。
2.下列国家中首先提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改革政策的国家是(  )
A.瑞典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国家。瑞典因其政策系统完备,福利遍及“从摇篮到坟墓”,且福利水平高,社会效益显著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故选答案A。
3.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  )
①社会保险 ②社会补贴 ③社会救济 ④公共事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福利制度的内容之一社会保障的构成,第④选项体现了社会服务,,故选答案A。
二、非选择题
材料一: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在欧洲各国的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疾、疾病、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或集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各种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材料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它力图拉起一张社会保障的大网,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也可以生活下去;同时又搭起一架社会进步的阶梯,为人民提供向上进阶的可能。
材料四: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来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李克强答中外记者提问
(1)根据材料一归纳现代欧洲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答案:社会保障内容全,覆盖面广,具有普及性;以立法的形式确定社会福利;对象不仅仅是低收入者,而是国家福利,体现全民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句,如“现在欧洲各国的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体现普及性;“失业保险规定”体现立法保障;从其保障范围分析,体现了国家福利的全民化。
(2)谈谈材料二中你对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的话的理解。
答案:福利政策存在弊端,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需要调整。
解析:本题考查福利制度发展中暴露的问题,抓关键词“太贵”“打破”。
(3)材料三中提到的“大网”和材料四中的“安全网”是否同一意思?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福利制度建设对我国政府编制安全网的启示。
答案:相同,指整个社会保障体系。
启示:以法律的形式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在资金的筹集上,可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办法;社会福利水平必须与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等。
解析:本题综合性强,考察学生的比较辨别、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题的关键一抓关键词“全民保障”“社会保障”,二最重要的是对于教材的理解,对福利制度的内容、优点及暴露的问题了然于心,学今日之历史,析明天之发展,正是历史课“以古鉴今”,学以致用所要求的。
《福利国家的出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叙述福利国家产生的背景及过程,理解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掌握福利制度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材料分析理解西方福利制度的特点;通过辩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与弊,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西方出现的“福利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如何建设福利制度,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政策创新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点评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福利制度的措施、特点及影响。
2.难点: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启发式、辩论式,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3.史料解析法──基于丰富的史料,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归纳历史史实、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你渴望出国留学或定居吗?你最想去哪个国家?知道出国的人为什么热衷于拿绿卡吗?拿了绿卡可以享受哪些权利?
出示图片:福利国家漫画和新闻照片
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
享受医疗、养老、住房、失业、教育等方面丰厚的福利权利
以疑设思,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引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活动一:自主学习福利国家出现的背景、条件、发展历程
呈现任务单:阅读教材P15—16,自主探究并交流
福利国家出现的历史背景、形成条件及发展历程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任务单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结合书本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会从众多文字中提炼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能力
活动二:合作探究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的特点、内容及影响
1.展示瑞典国家的福利体系材料
问:从中可归纳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生: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补贴和社会救济三部分组成,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家庭补贴等
社会服务—由国家进行的公共事业,主要有教育、医疗保健等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分析归纳历史事实的能力
2.追问:从上述材料中可知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什么?
生:成为每个公民享有的一种权利,普及化、全民化
进一步解剖材料,从内容中分析其特点,揭示了内容和特点的内在联系
3.社会福利全民化、普及化,毫无疑问资金是很庞大的,那么西方国家是如何解决的?
生: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组成
1、2、3的步骤是对教材前后顺序的重组,目的揭示他们三者的联系,以便于学生更易理解,符合其认知特点
4.组织学生辩论:福利国家的利与弊,交流中可展示一些材料佐证
学生组内探讨后进行组组之间的辩论
通过辩论,学生对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5.借鉴与发展:展示关于中国建立福利制度的探索的材料
问:生活中你渴望我们政府能关注哪些问题?从西方福利制度的发展谈谈启示
生:(1)以法律的形式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在资金的筹集上,可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办法(3)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4)社会福利水平必须与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后加以借鉴思考,起到思维拓展、学以致用的作用
课堂小结
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并进一步构建知识提纲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离学生现实生活有距离,但也是有所体悟的,所以情景教学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且更易理解福利国家的概念。本课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既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通过讨论、思辨的方式在教学中理解福利制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而思考其对策。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对教材的顺序在小范围内进行重组,逻辑思维上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的史料教学也是其一大亮点,基于广泛的阅读,运用丰富、鲜活的史料,归纳历史史实、分析具体问题,体现了历史教学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这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
但课后尚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于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没有展开,我们该拓展到什么程度才能体现课堂的轻负高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将这种理论性、政策性较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的课组织得生动有趣,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史实材料,做到准确提取信息等。
课件14张PPT。福利国家的出现

你渴望出国留学或定居吗?你最想去哪个国家?知道出国的人为什么热衷于拿绿卡吗?拿了绿卡可以享受哪些权利? 美国:美国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为确保穷人的孩子能读大学,政府对贫困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美国医疗福利覆盖所有人,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你有钱,那就由保险公司支付,保费由个人负担小部分,政府负担大部分;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法。 自主先学 任务驱动阅读教材P15—16,自主探究并交流:
福利国家出现的历史背景、形成条件及发展历程。 合作探究 寻根探源1.归纳: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思考:从上述材料中可知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什么? 瑞典国家的福利体系 合作探究 寻根探源 3.探寻:社会福利全民化、普及化,毫无疑问资金是很庞大的,那么西方国家是如何解决的? 4.辩论:福利国家的利与弊。
免除普通民众的后顾之忧,
提供提高技艺和就业的机会,
让人们产生安全感,社会趋于稳定,
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利 合作探究 寻根探源  材料一:对于一个正常的德国公民来说,他失业后的18个月内,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取1000马克的救济金。这笔钱虽然不多,但足够他支付房费、水电开支、食物和外出度假的汽油费,还能去观看拜仁队的比赛,生病的费用另算。于是很多德国人在下岗后不愿立刻找工作,宁愿在家享受政府的救济,成为国家巨大的负担。
  材料二: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材料三: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他一直靠一项名为“特别互助救济金”的福利补贴维持生活,每个星期为99.75欧元(大约1000元人民币)。除了每月要房屋贷款之外,其余所有开销都由政府埋单。此外,他可以享受免费医疗,每年圣诞节时还可以得到152欧元的额外奖金。 思考: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合作探究 寻根探源国家财政赤字扩大,企业负担过重,
部分民众工作积极性下降,
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弊“福利病” 合作探究 寻根探源 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来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还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这些人如果陷入生存的窘境,很容易冲击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底线,所以政府要尽力,并且调动社会的力量,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提问 我们的探索借鉴与发展以法律的形式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在资金的筹集上,可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办法 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社会福利水平必须与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启 示福利国家的出现知识结构背景
条件
历程:1948,英国→20世纪50—70年代,发达国家
特点:权利,普及化,全民化
内容:福利种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
资金来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
影响:利+弊
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