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光现象第二节 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概念1.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改变了原来的传播 ,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拓展:人看到物体的实质人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 或物体反射的 进入人的眼睛,引起视觉,而不是人眼发出的光照到物体上。2.光的反射现象中的“一点”、“三线”、“两角”一点 入射点:光射到物体表面上的点,图中用字母 表示 入射点同时也是反射点三线 入射光线 射向反射面的光线,图中用字母 表示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的光线,图中用字母 表示法线 从入射点O引出的 反射面的直线,图中用字母 表示 法线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而引入的两角 入射角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图中用字母 表示 不是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反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图中用字母 表示 不是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注意:(1)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而不是和反射面的夹角。(2)反射光与入射光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看见的;但法线则是人们为研究反射现象时引入的一条位置参考线,所以在画光路图时,总是用虚线表示。(3)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是有方向的,图中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为AO和OB,不能说成OA 和BO。(4)所有的物体表面都能反射光。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正是由于被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人眼。二.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反射光线、人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反射角 入射角。巧记: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注意:反射光线是随着 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叙述反射定律内容时必须先说 ,后说 ,即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注意:光路可逆是一种路径上的可逆性,但是光线不可逆,所以“光路可逆”不能说成“光线可逆”。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 地反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比较分类 不同点 相同点反射面 平行光入射 现象举例镜面反射 光滑 反射光仍平行,只能在一个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黑板太光滑时,看不清上面的字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 凹凸不平 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能在各个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看银幕上的电影3.生活中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光在平静的水面、玻璃、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等光滑物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2)漫反射: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光在大部分物休表面发生的都是漫反射,如桌椅、书本、电影银幕、黑板、花草、动物等,这样我们才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它们。4.光污染现代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平面镜也会给生活带来麻烦,城市中高大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使用不当时会造成“光污染”。例题巩固1.小红能够看到掉在地而上不发光的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小红眼晴发出的光射到了书上B.书发出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里C.书反射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里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小敏同学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在她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C.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D.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上3.如图,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4.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清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而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刚下完雨,路面积水多,不反射光B.由于灯光在这种环境下无法沿直线传播C.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D.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5.如图,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 (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 (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题图 6题图6.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角是60°B.入射角是30°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7.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 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7题图 8题图8.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9. MN 为平面镜,OB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10.请画出图中的反射光线。11.画出经图示平面镜组(两镜面互相垂直)反射后的反射光线。9题图 10题图 11题图12.如图是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大阳光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而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13.如图所示,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若将纸板F向后翻折,则( )A.纸板F上仍能看到反射光线OBB.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C.就没有反射光线D.反射光线OB和入射光线AO不在同一平面内1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部分实验装置。(1)如图甲所示,使纸板与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镜 。(2)在图甲中,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 射向平面镜上O点,观察反射光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改变光束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描绘每次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如表。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 入射角。(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逆着OF的方向射向平面镜,会看到反射光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4)在图乙中,将纸板B沿PQ剪开,把纸板B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B上观察到 现象,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1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图中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 OF 沿 时针转动。(2)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 。(3)将纸板A、B 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4)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1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实验器材有:可旋转的光屏(如图甲所示,光屏的A、B两部分均可绕轴ON旋转)、平面镜和激光电筒。如图乙所示,将光屏竖直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点。(1)实验中,光屏A是用来呈现 光线的,为了观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转到图乙中的位置 (填序号);(2)旋转光屏A到位置1时,也同时需要旋转光屏B到位置3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通过以上操作过程可知,要观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两部分旋转后要处于 。(3)记录多次实验光路,进一步研究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关于转轴ON对称,这条过入射点并 于镜面的直线ON叫做 ,根据这条线便可以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17.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图甲,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2)如图乙,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 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使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ON,可观察到反射光线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4)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5)陈涛同学还想用图丙和图丁模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照图丙那样,把几根细针垂直插入一张硬纸板中,表示法线。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将平行射出,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丁所示,这时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上时,反射光线 (填“平行”或“不平行”),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漫反射 (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