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综合测试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年7月,荷兰执政联盟在移民政策上存在分歧,首相马克·吕特宣布政府集体辞职。随后,马克·吕特称,他将不再担任自由民主党的党魁,并在选举后新内阁成立时退出政坛。由此可以判断荷兰( )
①实行议会共和制政体
②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
③采用多党制的政党制度
④选民直接选举出首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韩正副主席在78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这表明( )
①维护主权统一是中国人民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②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任何图谋终究不能得逞
③我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决定了只能是单一制国家
④独立权、管辖权是主权国家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近20家美国军工科技企业近日游说拜登政府:想领先中国,还得加快采购加大投资。美国一篇专栏评论中指出,决定美国外交政策的最主要商业集团就是美国的军工行业,并称加剧美国与中俄的敌对紧张关系会提升他们的利润预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利益集团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
②利益集团可以通过游说影响政府决策
③美国总统受利益集团制约并对其负责
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专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M国下议院举行会议,选出了下议院议长和副议长。根据该国宪法,下议院议长将出任国会主席,负责召集上下两院开会共同投票选出新总理,然后由国王任命。在此前进行的大选中,Y党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下议院最大政党,包括两大反对党在内的8个政党组建了政党联盟,以Y党领袖为总理候选人。由此可推断M国( )
①在国家结构形式上采用的是君主立宪制
②采取多党制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③实行议会制,总理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④国家元首一定是由该国的选民选举产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年2月16日,商务部发布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决定将参与对台湾地区军售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导弹与防务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采取措施“禁止上述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商务部这么做是基于( )
A.我国有权行使自卫权,反制美国的贸易霸权主义
B.我国始终坚持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对台关系
C.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D.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坚决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6.2023年8月,金砖国家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金砖成员及受邀的全球南方67国及联合国、非盟的领导人与会,通过“金砖—— 非洲”会议和“金砖+”对话会等形式,聚焦发展议题和包容性的多边主义,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金砖方案”,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能,由此可见,金砖国家( )
①以愈发成熟的合作机制推动全球发展
②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
③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权威平台
④致力于巩固与完善世界的多极化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年8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南非并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事业共创中非美好未来》的主旨讲话。习主席指出,中非双方要共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共同维护和平安全的全球环境、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习主席的讲话( )
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②彰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
③作为“路线图”指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将指引中非合作,助力创造中非美好的未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一带一路”是2023年两会期间外媒记者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记者萨伍德.费萨尔说:“‘一带一路’倡议欢迎所有国家都参与,向各国都敞开怀抱。”塞尔维亚《新闻晚报》记者焦尔杰·萨莫伊洛维奇说:“我的国家从‘一带一路’倡议中收获很多,尤其在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等领域。它使我因更进一步和外界联通,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民众之间的文化和思想交流。”外媒记者的表达传递的信息有( )
①中国敞开胸襟,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领全球经济治理发展的方向
③“一带一路”创造了发展机遇,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良好环境
④“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造福了沿线国家和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启航。一年来,成员国间零关税产品比例大幅提高,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推进,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中国与各方携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中国积极加入RCEP表明( )
①RCEP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②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③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我国积极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巩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23年4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和欧洲一体化是双方各自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选择,双方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对话协商聚同化异。这体现了( )
①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相处之道
④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 和平还是冲突 合作还是对抗 再次成为时代之问。2023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时给出的回答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这对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应对时代之变的启示是( )
①顺应时代主题变化,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②坚持以对话消弭彼此分歧,努力扩大国家共同利益
③以相互合作取代竞争,维护和实现各国人民的利益
④树立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支持彼此实现发展振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方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与东盟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五大家园”建设、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等务实合作中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维护区域内各国的共同利益
B.中国是东盟重要成员国,对东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中国与东盟国家存在共同利益,双方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发展
D.东盟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机构
13.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为各国提供发展机遇,已经成为促进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下列表述与这一情怀相契合的是( )
①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②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③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④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聚焦发展合作共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亚正是首倡之地。这一重大倡议的提出,使西安站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位置,也开启了中国与中亚交往的新篇。数据显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开通西安至中亚国家等17条干线通道,来自“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此集散,为深化中国同中亚合作,促进双向物流畅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安至中亚国家等17条干线通道的开通( )
①提高了我国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②有利于促进我国同沿线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
③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为增进互联互通、促进地区繁荣稳定注入强大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3年1-8月,全国吸收外资847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99.5亿元人民币,增长6.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9. 7%,高技术服务业中,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7.1%。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全球跨国投资低迷是我国引资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②国内要素价格上升导致我国失去了吸引外资的优势
③在华投资前景仍被看好,我国引资结构不断优化
④经济全球化增加各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和不平衡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致辞时指出,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中国将不断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由此可知( )
A.我国的对外开放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
B.我国不断拓展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强国
C.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面临不平衡问题
D.我国完善服务贸易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7.据商务部 2023年7月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吸收外资及相关行业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由此可推断出( )
A.我国吸引外资势头强劲,对外依存度不断地提高
B.外商投资风险降低,为世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C.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外资利用结构
D.我国日益主导世界贸易,形成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18.2023年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成员国共同发表关于打击极端化合作的声明、关于数字化转型领域合作的声明,批准关于给予伊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地位、关于签署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备忘录等一系列决议。可见,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 )
①增进成员国间的政治互信以维护地区和平
②通过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③使其成为亚太区域内影响最大的经合组织
④进一步强化各成员国之间的战略同盟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7月29日,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发表公报,要求尼日尔军事人员无条件返回军营,无条件释放尼总统巴祖姆和其他被扣押人员,并在15天内恢复宪法政府,否则理事会将采取必要惩罚性措施。据此可知( )
①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负责处理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问题
②非盟以维护各成员国主权、领土完整和独立为重要发展目标
③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④国际组织具有自主性,自主开展活动,决议具有某种强制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3年6月14日,欧洲议会以压倒性多数的投票结果通过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草案。目前,欧盟正在说服亚洲国家“承认欧盟在AI监管领域的领先地位”,使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成为AI监管领域的全球标准。这说明( )
①欧盟的主动出击,展现了其在数字治理领域的雄心
②欧洲议会拥有部分立法权,也是欧盟最高决策机构
③欧盟说服其他国家有利于其抢占该领域国际规则制高点
④欧盟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需在AI监管领域进行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经过中方的积极斡旋,沙伊双方在北京举行了两轮会谈,并就恢复外交关系达成协议。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和平与安全。这表明中国( )
①履行了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大国职责与义务
②通过对话协商方式有效化解地区矛盾冲突
③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式承担大国责任
④以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构建全球治理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11月18日,G20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与会国家针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数字化转型等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共识与展望。本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这一概念,期待凝聚复苏的团结力量,引发全球关注。由材料可知,二十国集团( )
①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②谋求其成员国在共同利益上的共赢
③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
④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2023年8月22日至2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金砖扩员是此次峰会的重要议题。23个国家正式申请成为金砖合作机制正式成员,最终峰会决定增加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阿联酋六国为成员国。这表明( )
①金砖国家已成为践行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②金砖国家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③金砖机制逐步取代了传统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④金砖国家积极践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2023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周年。20年来,中国和东盟积极践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宗旨和原则,全方位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了一条长期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也带动了其他国家相继加入。材料说明( )
①东盟是亚洲各国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
②中国与东盟共同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竞争关系
④东盟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2023年7月4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从“我们秉承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优良传统”“我们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我们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传承睦邻友好精神”“我们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五个方面总结了上合组织发展经验。由此可见,上海合作组织( )
①已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维护共同利益的平台
②通过单边行动的方式推动各成员间的合作
③弘扬“上海精神”,牢记携手同行的初心
④坚持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的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既要有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 也要有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
当前,一批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小而美”项目( 规模较小、更有针对性的项目)正成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维修维护桥梁,解决居民出行难题;打出水井,满足村民饮水需求;安装路灯,照亮行人夜归之路...这些融入普通民众生活的项目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不是空谈,而是民众生活中的水和电、路和桥,是学校和医院,是增加的收入、改善的生活条件和值得期待的明天。这些项目落地生根,拉近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述“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
2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高投入、长周期、战略性等突出特点,是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比喻“卡脖子”风险:“一个互联网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中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创新成果与实际应用、产业群之间的创新难以有效对接。
2023年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国资委宣称: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成果辉煌”:围绕产业链来部署创新链,5G通信率先规模化运用,在高端材料方面,碳纤维万吨级的48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投产,C919大飞机验证交付,还有一批高性能的装备;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的“卡脖子”紧迫性技术,填补了一批科技空白,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深海一号生产储油平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加快种业、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的攻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中,全力做好检测试剂、疫苗等研制供应;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光通信等产业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发展进行无理打压,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限制中国企业参与高科技相关领域的投资并购活动,干扰阻断人才培养与交流渠道,阻碍我国正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限制高科技产品对我国出口,在国际上构建遏制中国的科技联盟来阻碍中国科技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应对西方国家的科技打压。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4月15日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人民日报客户端开设“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其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来自深圳的网友留言表示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对标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深化自贸区改革开放,持续扩大内陆沿边地区开放,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推动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文明存亡已是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材料一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动能不足,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全球发展赤字有增无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适时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在各国支持下,全球发展倡议日益走深走实,200多个合作项目开花结果,减贫、教育、卫生等领域合作机制不断拓展,中国通过倡导共同治理全球发展赤字,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重要引擎。
材料二 美国和北约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索马里等国通过武力强行推进的 “安全行动”不仅以惨败告终, 还导致全球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3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实现了和解,这是中国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最佳案例之一。
材料三 面对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一些国家蓄意鼓噪“民主和威权”“自由和专制” 的 二元对立,造成文明冲突。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活动,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应对全球性挑战,有人认为世界需要中国倡议。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观点加以评述,作答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 材料提取恰当。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表达流畅;300 字以内。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2.A3.C4.C5.C6.A7.D8.B9.B10.C
11.C12.C13.B14.D15.B16.D17.C18.A19.B20.B
21.C22.A23.C24.C25.D
26.①聚焦民生需求,增强当地民众福祉,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②“小而美”项目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吸引投资,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收入。③增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7.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升国家实力。②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技术交流合作,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③反对科技霸权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全球科技治理规则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8.①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合作。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③放宽市场准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9.应对全球挑战,世界需要中国倡议。历史的钟摆朝向何方,取决于我们的抉择。与有些西方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不同,中国发出全球发展倡议,开展全球发展合作,共同治理全球发展赤字,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引擎。一些西方国家以武力强行推进的“安全行动”不仅以惨败告终,还导致全球安全形势恶化。全球安全倡议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安全与发展不可分割。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实现了和解,不仅促进了两国安全,也有助地区与世界安全。全球文明倡议让政治对话高度上了新台阶,以四个“共同倡导”为核心要义,成为加强全球文明治理、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行动指南。中国倡议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方向,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同行人间正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