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8.2敬畏生命(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音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8.2敬畏生命(课件26张PPT+教学设计+音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假如你正乘坐在列车上,还有一小时就达到目的地,你却被迫滞留在铁轨中央。暴雨一直下,山石滑落,河流行洪,通讯中断,试想接下来你会怎么样?
第八课 探问生命
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
学习目标
01
为什么
敬畏生命
02
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03
如何
敬畏生命
生命至上
PART-01
洪水湍急、山体坍塌、铁轨枕木破碎、道砟散落,列车无法前行,形势危急,物资紧缺,乘客转移迫在眉睫。
1000人
列车
7月30日,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京津冀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在这场暴雨中,K396次列车内近1000人被困在了铁路丰沙线门头沟地段。
K396次列车受灾情况
2023年上半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4876.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95人
生命的数据
2022年全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61703人
2022年我国约有406.4万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因病死亡的人数约在241.35万
看到这些数据,你是什么感受?
1.为什么敬畏生命?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等,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P94)
被困两天两夜后,8月2日上午,K396次列车首批328名乘客安全抵达北京丰台站。下午4点30分左右,第二批近500名乘客也顺利抵达。8月3日凌晨,最后一批滞留旅客安全抵达北京。
K396次列车获救情况
一名被困乘客家属李女士介绍,有一段脱困的路程共有15公里,因为乘客们还带着行李,一路走来十分艰难,“我妈妈说特别感谢这些当兵的孩子,他们扛着那么重的东西,帮着我妈妈走下来,脚都泡白了,有了他们,我妈妈她们才能走出来”。
生命的写照
看到这些写照,你又是什么感受?
1.为什么敬畏生命?
②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等,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P94)
K396次列车获救过程
K396列车组乘务人员
随着停车时间不断增加,饮食供应问题逐渐显现。午饭结束后,餐车的食材已销售一空。方便面卖完时,应急预案被迅速启动——动用防洪物资。然而,仅仅不到一个下午,防洪物资就卖完了。
K396车上共有900多名旅客,所储备的食品很快消耗殆尽。列车长杨龙开始联系落坡岭车站,寻求物资上的帮助。
由于落坡岭站是货运站,不具备接纳旅客的条件,更没有现成的食品可以提供,落坡岭站站长马瑞新联系了附近落坡岭社区的小卖部,带领站内员工冒着危险几次将物资送到列车上。当列车乘务人员和车站工作人员费尽周折将物资搬到列车上,越来越多旅客向餐车聚集,场面一度失控。
思考
他们的做法是不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
乘务人员为什么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去搬运物资?
喊话的乘务员内心有何感受?
2.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①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P95)
②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P96)
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②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01
02
03
1.为什么敬畏生命
休戚与共
PART-02
北京落坡岭社区居民
8月1日,列车所停靠的落坡岭车站,紧邻的落坡岭水库水位急速上涨,超过汛限水位。在铁路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协调下,K396列车上的旅客被紧急疏散到附近的落坡岭社区。
思考
受灾群众对落坡岭社区居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落坡岭社区居民为什么这么做?
3.如何敬畏生命?
①意识上: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P96)
人民子弟兵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你如何看待人民子弟兵的行动?
8月1日下午救援队赶到,武警送来救援物资。
3.如何敬畏生命?
②行动上: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P97)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些情况吗?你会怎么做?
3.如何敬畏生命?
③道德上: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自己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P98)
意识上: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行动上: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道德上: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自己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01
02
03
3.如何敬畏生命?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relief
课堂小结
PART-03
敬畏生命
生命至上
休戚与共
从珍惜自己生命走向关怀他人生命
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敬畏生命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生命脆弱、艰难、崇高、神圣
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生命至上,承认别人生命同样重要
随堂小练
PART-04
1.我们要做到敬畏生命就应该( )
①好好珍爱自己的生命就行了
②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
③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④把敬畏生命作为内心的自愿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2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
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
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敬畏生命、关爱生命
D
2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
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
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敬畏生命、关爱生命
D
3.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②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
③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④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4.《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以其独特的方式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痛苦的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知心姐姐”的行动是( )
①善待他人生命的表现
②当他人生命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③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
④肯定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一、教材解析 《敬畏生命》是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的内容,“生命的思考”单元是对初中生开展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本节课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生活。只有学生明白生命可贵的时候,才会慎重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本节课为后面第九课和第十课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七年级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并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青少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是学生从难以分辨、抵御外界不良影响的自然人向能分辨是非善恶、有正确价值观、能感受到社会与生活美好的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将有助于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培养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并进一步激发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 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做到敬畏生命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今年的洪灾泛滥,假如你正乘坐在列车上,还有一小时就达到目的地,你却被迫滞留在铁轨中央。暴雨一直下,山石滑落,河流行洪,通讯中断,试想接下来你会怎么样? 有同学说可能会被泥石流、洪水冲走,生死未卜;有同学说,可能会被饿死;有同学说,他相信一定能够转危为安,有人来救我们。那么我们到底会怎样呢? 2.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敬畏生命》,请大家结合教材93-98页,预习本课目标:为什么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如何敬畏生命。 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做好学习准备,聆听教师言语导入,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做好预习。
环节一:生命至上
教学内容:为什么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K396次列车受灾情况 这列受灾列车,就是K396次列车,从内蒙古开往北京,7月31日,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京津冀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在这场暴雨中,K396次列车内近1000人被困在了铁路丰沙线门头沟地段。洪水湍急、山体坍塌、铁轨枕木破碎、道砟散落,列车无法前行,形势危急,物资紧缺,乘客转移迫在眉睫。 所以,列车上的乘客面临着什么呢?是的,生命遭受多重危机,危在旦夕,在自然灾害的面前,人类是十分渺小的。 生命的数据 我们在来阅读关于生命的数据—— 2023年上半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4876.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95人; 2022年全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61703人; 2022年我国约有406.4万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因病死亡的人数约在241.35万。 看到这些数据,你是什么感受? 种种意外灾难、病痛夺走了太多人的生命,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艰难。这是为什么敬畏生命的第一个原因。 ①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等,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P94) 3.K396次列车获救情况 值得欣慰的是,列车在多方努力下获救了。社区居民、乘务组、人民子弟兵等等,都在为救灾努力。 被困两天两夜后,8月2日上午,K396次列车首批328名乘客安全抵达北京丰台站。下午4点30分左右,第二批近500名乘客也顺利抵达。8月3日凌晨,最后一批滞留旅客安全抵达北京。 其中一名被困乘客家属李女士介绍,有一段脱困的路程共有15公里,因为乘客们还带着行李,一路走来十分艰难,“我妈妈说特别感谢这些当兵的孩子,他们扛着那么重的东西,帮着我妈妈走下来,脚都泡白了,有了他们,我妈妈她们才能走出来”。 老师相信同学们此时为乘客们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我们见证了生命的奇迹与伟大。 4.生命的写照 人民子弟兵抢险救灾,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朝鲜志愿军遗骸光荣回国,看到这些生命的写照,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我们为什么敬畏生命?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等,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P94) 5.K396次列车获救过程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关于本次K396次列车的获救过程,感受生命的顽强,本次获救首先离不开K396列车组乘务人员的努力。 (1)随着停车时间不断增加,饮食供应问题逐渐显现。午饭结束后,餐车的食材已销售一空。方便面卖完时,应急预案被迅速启动——动用防洪物资。然而,仅仅不到一个下午,防洪物资就卖完了。 K396车上共有900多名旅客,所储备的食品很快消耗殆尽。列车长杨龙开始联系落坡岭车站,寻求物资上的帮助。 由于落坡岭站是货运站,不具备接纳旅客的条件,更没有现成的食品可以提供,落坡岭站站长马瑞新联系了附近落坡岭社区的小卖部,带领站内员工冒着危险几次将物资送到列车上。当列车乘务人员和车站工作人员费尽周折将物资搬到列车上,越来越多旅客向餐车聚集,场面一度失控。我们走进现场视频共同看看乘务人员的努力。(播放视频) 请大家思考: 喊话的乘务员内心有何感受?是的,她也十分害怕,担心回不去了。但她把个人恐惧放在最后。 乘务人员为什么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去搬运物资?因为他们秉持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他们是一群有担当有责任的人,珍视别人的生命。 他们的做法是不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 并不是,他们的生命同样重要,但是他们将个人生命放在人民生命之后,先人后己。 生命至上,意味着①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P95) ②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P96)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敬畏生命的原因。 根据教师提示,思考问题,并主动举手分享。认真聆听问题,独立思考,举手分享个人心得。 观看相关数据,聆听教师言语引导,思考相关问题,意识到生命的脆弱艰难渺小。 了解列车获救情况,感受生命的奇迹,获救的艰难。 观看生命的写照,体会生命的伟大与坚强。 观看乘务组视频,了解乘务组所做出的努力,独立思考问题,思考生命至上的意义。
环节二:休戚与共
教学内容:如何敬畏生命。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北京落坡岭社区居民 8月1日,列车所停靠的落坡岭车站,紧邻的落坡岭水库水位急速上涨,超过汛限水位。在铁路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协调下,K396列车上的旅客被紧急疏散到附近的落坡岭社区,在此待了一天一夜。 在本次获救过程中,也有一批民众施以援手,那就是北京落坡岭社区的居民,据了解,这个社区的居民基本都是空巢老人,最年轻的51岁是,社区书记。我们看看这个社区又做出了怎样的感人之举。(播放视频) 老师看到你们也被社区书记的话所感动,为社区居民的行为而动容。 请大家想想,(1)落坡岭社区居民为什么这么做?是的,因为他们的内心也坚信生命至上,他们的恻隐之心,看到了受灾群众的不易与艰难。 受灾群众对落坡岭社区居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受灾群众也是心怀感恩的人,他们同样看到了社区居民们的不容易,在危机面前,大家都把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是对生命的敬畏。 所以,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人民子弟兵 在本次救援行动中,最值得我们信任的、最可爱的那群人一如既往迈着最坚定的步伐走来了,那就是人民子弟兵。8月1日建军节,救援队赶到,武警送来救援物资。我们看看,他们的到来,带来了怎样的转机?(播放视频) 这段视频播放完,老师看到更多的同学热泪盈眶。那么,你如何看待人民子弟兵的行动? 是的,走在最艰辛的路,干着最繁重的活,他们将人民放在心中第一位,将生命至于最高处。 那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子弟兵、乘务组、社区居民,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敬畏生命,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3.你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吗?你会怎么做呢? 遇到受伤的小动物,你会?送到救助站或者带回家医治。 遇到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你会怎么做?帮助他们,施以援手。 公交车上遇到老年人,你会?主动起身让座。 遇到同学生重病,需要爱心捐款时,你会怎么做?力所能及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献出爱心。 那么,你们自愿的还是被迫的呢?显然,同学们都是富有爱心,关爱生命的好孩子。敬畏生命,我们还应知道,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自己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社会居民所做出的贡献,明确敬畏生命的意识形成。 观看人民子弟兵的救援行动,体会救灾的艰难,感悟如何在行动上敬畏生命。 根据教师言语提示,回答问题,感受个人在敬畏生命时的内心选择。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我们要做到敬畏生命就应该( B ) ①好好珍爱自己的生命就行了 ②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 ③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④把敬畏生命作为内心的自愿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党和国家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D ) 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也是脆弱的、艰难的 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敬畏生命、关爱生命 3.下列对生命至上的理解正确的有( C ) ①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②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最重要 ③生命至上意味着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④生命至上,要求我们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以其独特的方式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痛苦的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知心姐姐”的行动是( D ) ①善待他人生命的表现 ②当他人生命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③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 ④肯定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