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质量检测试题
八 年 级 语 文 2023.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1至8页,答题卡1至4页。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
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3.考生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全部涂或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 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试题卷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诘责(jié) 悄然(qiāo) 胆怯(qiè) 锐不可当(dāng)
B.锃亮(zèng) 佃农(diàn) 绯红(fēi) 惨绝人寰(huán)
C.解剖(pāo) 镌刻(juān) 黝黑(yǒu) 深恶痛疾(wù)
D.要塞(sài) 教诲(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炽热(zhì)
)(2.分)
殚精竭虑(dān)
A.燥热 畸形 粗制滥造 摧枯拉朽
B. 匿名 泻气 藏污纳垢 为富不仁
C. 湎怀 浩瀚 振聋发聩 鹤立鸡群
D. 遗嘱 娴熟 屏息敛声 诚皇诚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朗读时一定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这样才能把作品的内容形象生动地通过语言表
现出来。
B.当我因为考试失利而懊恼的时候,母亲总会和颜悦色地鼓励我,告诉我只要努力了
就好。
C.语文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醒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要距离书本一尺远。
D.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兢兢业业、 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是一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
极致追求。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B.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 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
C.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 或“七律”。曹植的《梁甫行》就是一首五律。
D.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作品《与朱元思书》和《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并称
“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4)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6)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综合性学习。(8分)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学校决定开展 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明诚信】下列是关于“诚信”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从人际关系来看,诚信是人和人在社会交往中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人最主
要的道德品质。
②人们在交往中,相互信任是相处的基础,其关键就在于诚实守信。
③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 格力量。
④而自私自利、虚伪狡诈、言而无信的个性品质则很难取信于人,不利于人际关系的 建立和融洽。
⑤待人真诚、言而有信的个性品质导致人际吸引,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维
系和发展。
A.③①②⑤④ B.③①④⑤② C.⑤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⑤④
(2)【访诚信】本次活动中,你受邀成为校报“诚信榜样”专栏的小记者。如果让你去采访
材料中的这名学生,请设计两个问题。(2分)
据《大河报》2月8日报道,2021年2月5日凌展3点,新乡市一学生陈奕帆骑电动车 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倒车镜损坏,车身多处划伤。肇事后,该学生留下一 封道歉信,然后用道歉信包着身上全部的311元现金,粘在宝马车左前门的把手内侧。第 二天,车主薛战民开车时,发现了道歉信和钱,被感动。他报了警,希望訾方找到这名学 生,将钱还给对方并资助其一万元“助学金”。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3)【守城信】小文的爸爸妈妈非着她外出吃饭,他们对该餐馆的菜品质量很不满意,但结 账时服务员表示,如果在册友圆转发好评可以打折。小文的母亲听完有些动心,准备
照做。如果你是小文,该如何劝说母亲 (4分)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题。(4分)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7.请赏析“馨香盈怀袖”中“盈”字的表达效果。(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登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恐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狼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央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狼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互相轩邈
(4)负势竞上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 则素湍绿潭
C.飞漱其间
D.春冬之时
自非亭午夜分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其如土石何
实是欲界之仙都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分)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分)
11.对两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两文都通过描写山水之景,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鄙弃名利之情。
B.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C.[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D.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山之高,
[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树之密。
1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 (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小题。(8分)
父亲和树
陈宝全
①现在,这些苹果树老了,老了的苹果树结不了多少果子,也结不出品相端庄的好果 子,觉得没脸活了。它们把地里的肥力吃了太多,根又粗又大,却无法顺应自己的愿望就 此倒下。风也懒得理会它们,绕着吹。
②只有父亲理解这些老了的苹果树的心思,他提着斧头进了果园。
③这一片苹果树跟父亲打了三十年交道,它们经历了父亲的中年和老年,父亲经历了 它们的一生。它们了解父亲,就如父亲对它们目前所思所想的洞察。
④父亲在动手之前,用手量了这棵苹果树的树干,四扎多一点。父亲知道,它的身体 里藏着30个年轮。也就是说,上世纪80年代末,它还是一株小树苗,嫩叶在阳光下尽情 地舒展,细小的枝条对未来充满好奇和期待。现在,父亲拖着瘦弱的身子,要以一种近乎
残忍的方式介入一棵他亲自栽植的苹果树的命运。
⑤斧头落下去,父亲听到了树皮破裂的声音——虽然这种声音比斧子撞击树干的声
音要小很多,却还是被父亲敏感地捕提到了。父亲落泪了。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⑥这几年,这棵苹果树一半枯死, 一半硬撑着活了下来,结出的果子像山林里的野果 子,酸涩难入口。可父亲心里明白,它为改善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付出了毕生心血,足以让
我们感恩并铭记于心。
⑦上世纪80年代,父亲和大多数李家山的村民一样,刚刚吃饱肚子,从没有去设想未 来。作为木匠的父亲,将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了修房子上。在他栽下第一批苹果树苗的 时候,大片的小麦仍然享有辽阔的土地,是地里的主角。为了保住小麦,人们曾与草作战,
把它们统统赶出麦田。在田里,草都不让长,怎么会容忍树长进去
⑧父亲是在乡村干部的劝说下,才栽下了第一片果树。
⑨果树选择种在院子附近,不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也不是为了看着这些小树苗像孩 子一样一天天长大,从而让人感到快乐,父亲是为了看着它们被兔子和羊啃了,被风吹死,
被小麦挤赶出去。他在耕地的时候,故意赶着毛驴逼近树苗,让犁铧伤到树根。
⑩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倔强的苹果树活了下来, 一副要长大成材的样子,父亲妥协 了。为此,父亲的果树也在年轮里写下了新的愿景:为人们奉献甘甜的果肉。
到第八个年头,父亲果园里的苹果树开始挂果了。父亲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浑身 上下充满了力量,进入了一种持续的兴奋状态。按照时序,他在果园里浇水、施肥、疏花、
疏果、套袋、摘袋,然后出售苹果,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也突飞猛进地好了起来。
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像是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这 个年近80岁的老人,挥动几下笨重的斧子,就开始气喘吁吁。他不得不停下来。越进入 树干的内部,就越接近远去的时光,父亲难过极了。这棵苹果树勉强支撑着身体,父亲用 力推了一下,苹果树开始吱嘎作响,慢慢倒下。没有大树倒下的那种轰然响动,它只是轻
轻地躺在了自己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
⑩父亲坐在放倒的这棵苹果树身上,抽了一根烟,像是在进行一次长时间的告别仪 式。他将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砍倒果园里所有的老树,再把它们劈成木柴。这些带着浓郁
芳香的木柴,将陪伴他度过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⑩父亲不再主持果园里的事,只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到果园里转转。砍掉了老树的土 地,平整而安详,像是卸下了所有的负担,在休憩,在安睡。父亲知道,过上两年,又一批新 树苗将在这里郁郁葱葱地长起来。这看似贫瘠的土地,总是会在春秋轮回之间,给劳作的
人们以希望和馈赠。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3.请用词语概括父亲对苹果树的感情变化。(2分)
抗拒——( )——( )——难过
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3分)
带着清香的木屑喷溅而出,落在父亲的身上,像是一棵树要对父亲说出的话语。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15.简要概括你在父亲身上发现了哪些美好品质。(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4分)
背对背,心连心
方希
①据说我和老妈的不和是从我出生时开始的。到了预产期,我丝毫没有要出来的想 法。医生跟我外婆谈话,再不剖腹大人小孩都保不住,我外婆才勉强同意用刀子把我接到 这个世界。若干年后老妈又跟我唠叨这一段,我打断她:“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我在 你肚子里盘算了半天:外头冷,家里不富裕,你那么凶,我爸还不是权贵,我才不要生你们 家呢。”老妈的脸色立刻变了:“你这孩子瞎说什么呢!”这些年她没少被我的瞎说给气着。
② 我妈13岁当文艺兵,在军队里学会了大部分北方面点和南方甜食的做法,老妈把 这些手艺一项项传给我爸,就风风火火工作去了。我家有一个上锁的抽屉,抽屉里放着钱 和我妈得到的各种奖状,都是“学农积极分子”“三八红旗手”之类和一些作为奖品的笔记 本。其中一本里夹着老妈年轻时的几张照片,不是涂着浓妆在台上高歌,就是英姿飒爽地 在地里干活。她拿着粪瓢给菜地上肥,脸冲着镜头巧笑。
③ 老妈一副单位离了她不行的样子,实际上她在漫长的岁月里并无一官半职。只有 两件关于我的事她是在意的, 一是家长会,她一定要亲自参加并跟班主任长谈; 一是她时 常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学校,隔着教室的窗户,观察我是否上课时跟同桌讲话。 一次不幸 被她撞个正着,下课铃刚响,老妈推门进来,给了我一记耳光。我考上大学后的一天,电视 上正在放一个家教节目,专家喋喋不休地说着正确的废话,我回头问老妈:“你记不记得 我初一的时候你进我们班打我一巴掌 ”老妈眼神闪躲,有些迟疑。我慢慢说:“我记得。 我理解你,但我并不原谅。”说完我跑回房间,咬着手臂哭。
④高考那几天,老妈一直陪着我,虽然我极不耐烦。我跟着人潮出来,老远就看见她 抱着瓶子站在太阳地里。她笑嘻嘻地递给我瓶子:“来,喝一口。”“不喝。”“就喝一口嘛, 不为解渴,就为讨个口彩。”我注意到她抱着的是百事可乐。但我还是一口没喝。我把这 个故事添油加醋地告诉弟弟,我们一致认为老妈堕落了,从一个唯物主义者变成了一个迷 信老太太,给她起了个外号“老迷奶”。老妈不高兴,可也不多话。
⑤大学毕业后,我工作得很不开心。 一次病得七荤八素,老妈扶着我坐漫长的车去看 病,她显示出了与年龄不匹配的敏捷,抢到了两个位置,让我坐下。看到我耷拉着脑袋,左 右摇晃,老妈犹豫了半晌,坚决地把我的脑袋摁在她的肩上。我心里感到很别扭,但是没 力气摆脱她。
⑥我进了急症观察室。天擦黑,我难受得想翻身,却被老妈的手阻止了。她趴在我耳
边轻声说:“脸别冲着对面那床,那姑娘得的是脑膜炎。”我烦得不行,恨不得立刻得脑膜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炎去死。
⑦去年老爸生日,我赶回家。么婶也来了,把我拉到一边说事。么婶劝我赶紧生个孩 子:“你妈跟我说起希望你有孩子,眼睛里都有光。”“我不觉得生个孩子有多好。”我气愤 地指责我妈,“她已经退休十来年了,还在工作,她唯一的乐趣就是工作,这一辈子没有尝 试过其他快乐。我希望她像个正常的老人,享受生活,而不是每天急赤白脸地去上班,听 别人夸赞她有多能干。”么婶轻声说:“你和你妈多像呀,她希望你像别人一样有个孩子, 照她设想的生活,你希望她像别的妈妈一样, 一心一意养生。你们都在用对方不喜欢的方
式要求对方。”听了她的话,我的心里就像是漆黑的夜里猛然出现了一道闪电。
⑧如果不是和幺婶谈话,也许我永远不会反思我对老妈的态度。
⑨从那以后,我再看老妈,似乎也没那么让我反感和讨厌了。我生日那天,老妈发来 短信:“生儿母难日,回忆当日的心情格外激动。不过看到你今日的光芒,我心乐也。”如 果是往常,说不定我会再气她一下。可是那一刻,我忽然在她煽情的言词面前毫无抵抗之 力,轻易败下阵来。我用颤抖的手艰难地回复她:“很高兴做你的女儿,下辈子继续。”发 完短信,热泪像春天的溪流一样不可遏止,把心里那层又冷又硬的冰层冲得支离破碎,不
见踪影。我恨不得立刻扑到她的怀里对她说:“妈妈,我爱你!爱你!”
⑩我从小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变成老妈那样,事实上,我在用她的方式书写貌似不同的
人生,看似背对背,始终心连心。
16.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时间 老妈的行为 “我”的态度
小时候 ① 不能原谅
高考那几天 老妈让“我”喝百事可乐 ②
老爸过生日 老妈希望“我”生孩子 ③
“我”生日那天 ④ 原谅母亲
17.请你说说母亲有哪些值得赞美的优点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分)
18.文章第⑧段有什么作用 (4分)
19.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的题目的作用。(3分)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
(五)阅读下面有关名著的文字,完成20~21题。(8分)
20.学校开展“阅读红色经典”活动,下面是某同学在《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中的摘抄
片段。
片段一: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 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
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要。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
片段二:他说:“我看这些人一多半已饿个半死,而且我知道这个富人在他的仓里有 一万石以上的米。可是他完全拒绝帮助这些饥饿的人们。我激怒起来了,领导着农民攻 打并且冲进他的家里。农民运走了他的仓里的一大半粮食。以后我想到这件事情时,我 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的,而且如果他不肯这样做 的话,那他们从他这里把米抢走,是很对的。”
请指出上述摘抄片段中描述的人物是谁,并结合原著概括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4分)
片段一:人物 性格
片段二:人物 性格
21.请同学们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经典名著拟写推荐语,并推荐给同学们,不少于60
字。(4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2.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 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 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
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
袭。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8页(共8页)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质量检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11
本次期末质量检测结果一律采用等级评价,共分为A、B、C、D、E 五个等级,具体换算 标准见下表。
满分为120分等级评价标准
学生得分 108-120 96-107 84-95 72-83 71以下
对应等级 A B C D E
一、积累运用(22分)
1.B(2 分 。A 项“悄然”的“悄”应读“qiǎo”;C项“解剖”的“剖”应读“pōu”;D项 “炽热”的“炽”应读“chì”)
2.A(2 分。B 项“泻气”应为“泄气”;C项“湎怀”应为“缅怀”;D 项“诚皇诚恐”应为 “诚惶诚恐”)
3.C(2 分。“正襟危坐”的意思是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 子。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4.C(2 分。曹植的《梁甫行》是一首古体诗,不是律诗)
5.(1)馨香盈怀袖 (2)谁家新燕啄春泥 (3)徙倚欲何依 (4)岂不罹凝寒 (
归雁入胡天 (6)猿鸟乱鸣沉鳞竞跃(6分。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题即不得分) 6.(1)A(2分)
(2 )①陈奕帆同学,你撞了车之后为什么要留下道歉信
②你想过留道歉信的后果吗
③你当时完全可以一走了之,是什么让你选择勇敢地承担责任
(2分。每个问题1分,要根据材料中人物的事迹有针对性地提问)
(3)示例:妈妈,您这样做不好。餐馆的菜品质量差却让我们发朋友圈给好评,这种 行为明显就是欺骗消费者。做人要讲诚信,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帮助商家做虚假 宣传,这样会误导别人,您说对吗
(4分。言之成理、语言得体即可)
二、阅读理解(48分)
7.“盈”即“满”的意思(1分),不但写出了花香四溢(1分),而且也暗示思妇手执花 枝,站立很久,这样就为推出下面一句蓄势(1分)。表面写花香充满,四处漫散,实指女主 人公情感丰富(1分)。“盈”字把主人公深深思念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貌浅而意深, 是全诗“诗眼”所在(答出“思念”即可得1分)。(共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
8.(1)阙:同“缺”,空隙,缺口(2分奔的马(3)邈:远,这里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 (4)向上(共4分,每小题1分)
9.选 D 。(2 分。A.介词,在;连词,如果。B.连词,就;副词,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 确认作用,译为“是”“就是”。C.代词,它们的;语气词,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 气,怎么。D.结构助词,的。)
10(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很多趣味。
(2)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共4分,每 题2分。因是文下注释,需字字落实,漏字不译, 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11.A(2 分。《三峡》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热爱与赞叹之情,并没有表达“鄙弃名利
之情”。)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