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中的垃圾 说课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中的垃圾 说课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生活中的垃圾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之开题课
活动目标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选题背景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生活垃圾日益增长,人们每天制造的生活垃圾也不计其数,而地球只有一个,如果人们再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地球将会被人们所“创造”的垃圾淹没,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刻不容缓;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同学在校园内、教室内乱扔垃圾,地上有垃圾也很少有同学主动捡起来,学生的卫生意识比较淡薄……怎样才能让他们意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如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其跟学生大讲特讲如何保护环境,还不如让学生们亲自去研究、发现、感受,也许这样做的效果远远大于我们讲的“大道理”。 因此,我选择了《生活中的垃圾》这一主题,希望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设计理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本节课我设计的课型是开题指导课。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小主题生成”的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结合活动主题,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小主题,因此在这节课里,我的教学设计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活动氛围,激发他们热烈讨论、主动探究的欲望,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次活动参与的学生是四年级的,他们已经具备了搜集、调查、采访等能力,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大胆地放手,尽量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当然,他们毕竟也还是孩子,生活经验有限,有时候也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
学情分析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确立研究主题,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学会规范提问题,正确填写问题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探究问题,提出更多有价值
的问题;培养学生大胆与他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动手
实践的能力;培养收集和整理资料、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关
注环境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让学生学习根据主题,提出和归纳可探究的子课题。
活动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重于“合作探究与自主体验”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
分析归纳,以评促学
活动过程
图文结合,引出主题
一、
四、
课堂小结,活动评价
三、
激发兴趣,确定课题
五、
畅谈心得,结束全课
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二、
2013年国庆长假8天,各个旅游景点垃圾猛增:“国庆”期间天安门地区收集垃圾220吨 ,同比增4倍多 ;贵阳市城管局环卫处了解到,长假期间,城市生活垃圾比往常每天增加了600多吨。景区内多为塑料袋、塑料瓶、宣传单;小区内多为礼品盒、月饼包装袋。2013年国庆节8天旅游黄金周期间,广西北海银滩旅游景区游客爆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约42万人次,超过10万辆汽车进入景区,当地景区清理正常生活垃圾达180多吨。……
图文结合,引出主题
一、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二、
活动过程
三、
激发兴趣,确立子课题
确立子课题 明确探究方向
3
交流展示,归纳整理
2
围绕主题,提出问题
1
自主原则,组建小组
4
活动过程
三、
激发兴趣,确定课题
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1
姓 名
你最想研究的
问题
你想研究这个
问题的原因
你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到这个问题的?
问题卡
活动过程
三、
激发兴趣,确定课题
小组合作探究卡
第( )小组 提出的问题
1、
2、
自我评价(是否具有研究条件?研究的价值?)
交流展示,归纳整理
2
活动过程
三、
激发兴趣,确定课题
确立子课题 明确探究方向
3
活动过程
三、
激发兴趣,确定课题
自主原则,组建小组
4
提示:
①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意愿;
②教师要合理调配;
组别名称 探讨主题 人数
口号
组长 采访员 调查员 整理员 抄写员 其他
活动过程
四、
课堂小结,活动评价
评价项目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总评
兴趣浓厚 ☆☆☆☆☆ ☆☆☆☆☆ ☆☆☆☆☆ ☆☆☆☆☆
善于提问 ☆☆☆☆☆ ☆☆☆☆☆ ☆☆☆☆☆ ☆☆☆☆☆
尊重他人 ☆☆☆☆☆ ☆☆☆☆☆ ☆☆☆☆☆ ☆☆☆☆☆
乐于合作 ☆☆☆☆☆ ☆☆☆☆☆ ☆☆☆☆☆ ☆☆☆☆☆
互相评价 ☆☆☆☆☆ ☆☆☆☆☆ ☆☆☆☆☆ ☆☆☆☆☆
说板书设计
五、
畅谈心得,结束全课
教学设计不仅要备教学内容,更要备学生。我想:美好的课堂应该是教学设计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更是教与学,学与教共同融为一体的快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