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考后心理疏导 淋一场舒服的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生考后心理疏导 淋一场舒服的雨

资源简介

【初中生考后心理疏导】淋一场舒服的雨
01
【课程信息】
No.1
课程信息
活动准备:学案纸
活动场地:教室
学生年龄段:初中
No.2
环节设计
一、就让这大雨全部落下
1.回顾考试,表达感受,宣泄情绪。
2.思考“考差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1. “不完美”的成绩单
2. 要这样的归因
3. 扫雷游戏
4.更正取得成绩的原因
三、那似乎是一场暴风雨
1. 一个时间轴
2. 一座冰山
3. 心理复原力的优势视角理论——“3I”理论
02
【课程设计】
No.1
就让这大雨全部落下
1.带领学生回顾刚刚结束的考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在引起共鸣的同时帮助学生表达和宣泄情绪。
(1)觉得自己考好的同学举手,教师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发现——90%的大学同学都说自己没有考好。
(2)成绩吐槽大会:对刚才过去这场考试的感受、心情分享。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考差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
结合实例,从记忆留存的角度进行解释,即考试失败越早经历越好,痛苦的经历越多,越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
No.2
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1. “不完美”的成绩单
(1)学生写下每门科目的成绩,根据每门科目分数占该科目满分的百分比,在纸上绘制本次考试的成绩曲线图(纵轴刻度尺由自己决定)。(发现自己的优势学科、弱势学科)
(2)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选项,回忆并勾选自己失分的原因,观察自己勾选的选项都集中在第几行。
2. 要这样的归因
教师统计学生勾选的失分原因,引出对韦纳归因理论的介绍。通过“神仙班级”2个同学的例子,让学生思考他们未来学习和性格的走向,帮助学生梳理正确归因的方式。
3. 扫雷游戏
带领同学们体会不知所踪的迷茫感,分辨正确归因和错误归因,进而在之后的考试后可以做到正确归因。
4.学生根据刚才教师的讲授,结合自己的成绩曲线图和失分原因,更正自己取得此成绩的原因。
No.3
那似乎是一场暴风雨
1. 一个时间轴
引导学生将时间区间放大,展示一个知乎专栏问题下的回答,使其明白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这就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考试。
2. 一座冰山
介绍改编的冰山模型,提醒学生看到冰山下的部分,鼓励学生放下成绩带来的消极情绪,投入到现在和未来当中。
3. 心理复原力的优势视角理论——“3I”理论
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在下次考试之前这段时间的学习目标,明确自身可努力的方向,并写下学习计划。
03
【设计思路】
No.1
设计理念
从淋雨的体验出发,将下雨与考试类比并建立起关联,进而引出考后心情的话题,在课堂上开展成绩吐槽大会。
通过对韦纳归因理论的介绍,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和合理的归因,在扫雷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迷茫的感觉,进而进行接下来的课堂实践操作环节。
No.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韦纳归因理论,认识正确归因和错误归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演绎、扫雷游戏、个人体验,带领同学们体会不知所踪的迷茫感,分辨正确归因和错误归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发现自己的无穷潜力,学习自我关怀。
No.3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减少学生因考试失败产生的自责和焦虑情绪,正确归因,正确看待本次考试,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接下来的考试中。
2. 难点:了解和掌握正确归因的方式,看到自己在冰山下的无穷潜力。
04
【教学反馈】
期中考结束以后,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情绪反应。作为学生时代最频繁、影响程度最大的事件之一,考试对学生的情绪、学习、人际关系等均存在影响。因此,直视考试带来的影响,正确认识考试,并处理好考试带来的情绪,便是本节课想要实现的目标。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都降低了对于考试的不合理认知和消极情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