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 《自然特征和农业》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查找并识记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掌握北方地区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特征。3.学会分析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主要农作物及耕作制度。【学习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在地图上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2.难点:分析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自主学习——知识清单】11.黑土地 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在______高原以南,______以东,______以北,东临______海和黄海。(2)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东部有广阔的_______平原和_______平原;西部有__________的黄土高原。(3)气候:地跨我国的 、_________和_________,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___”。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________”。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自然条件:北方地区 广阔,土壤肥沃, 集中连片。(2) 北方主要种植____、玉米、____等粮食作物,以及____、____、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农业区。(3)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 ,且集中于 季,灌溉水源不足, 严重。【学习探究】1.活动:探究学习——北方的自然条件活动安排:阅读北方地区的相关地图,分析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等相关特征,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D (山脉)、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E (山脉)—淮河以北。(2)主要地形区:A ,B ,C ,D 。(3)B地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4)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 和 ,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2.活动:重难点突破——北方的农业活动安排:阅读北方的农业分布图,结合北方的自然条件分析,完成下列学习任务。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民以身为天。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河南“三农”工作。图1为河南省简图和郑州气候资料,图2为冬小麦生长条件简介。【粮食大省 科技助力】(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位于 地区;从海陆位置看,河南省地处 (填“沿海”或“内陆”),古称“中原”。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下图为河南省发展智慧农业的图片资料。(2)“智慧农业”体现了河南省( )(单项选择)①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②农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作物生长过程逐步缩短 ④农业资金投入逐渐减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分析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2.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①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3.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南甘北甜”之说.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喜马拉雅山—长江 B.昆仑﹣黄河 C.秦岭﹣淮河 D.南岭﹣珠江4.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5.下列各组地形区,全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A.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华北平原6.下列地区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春小麦 华北平原——冬小麦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东北平原——中温带 华北平原——暖温带D.东北平原——半湿润地区 华北平原——湿润地区2021年,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区降水异常偏多,导致严重的洪涛灾害发生。结合北方地区地图和郑州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7.贝贝在作文中写道:故乡的冬天,充满着诗情画意,皑皑的白雪,静静的山林,有着林海雪原的美丽。贝贝的故乡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8.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区春季经常受到旱情困扰,其自然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水田用水多 C.春季降水少 D.人口、城市密集答案解析【自主学习——知识清单】1.(1)内蒙古;大兴安岭;秦岭-淮河,渤。平原;高原;东北;华北;沟壑纵横。寒温带;中温带;南温带;温带季风。(4)黑土地;黄土地。2.(1)平原;耕地。小麦;谷子;甜菜;棉花;旱作。(3)较少;夏;春旱。【学习探究】1.(1) 大兴安岭 秦岭(2)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3) 春旱 发展节水农业(4) 中温带 暖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解析】本题以北方地区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所属的温度带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D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E秦岭—淮河以北。(2)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图中A是东北平原,黑土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B是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第二大平原,黄土广布;C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D是内蒙古高原,平坦广阔,草场广布。(3)B华北平原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春旱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要发展节水农业。(4)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1) 北方 内陆(2) A(3) 河南省小麦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平原面积较大,耕地较充足。【详解】(1)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从海陆位置看,河南省不沿海,地处内陆,古称“中原”。(2)“智慧农业”体现了河南省的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利用高科技产品进行生产,也体现了农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①②正确。作物生长过程主要由自然条件决定,与“智慧农业”关系不发,③错误。“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购买无人机、喷灌机等物品,导致农业资金投入加大,④错误。故选A。(3)河南省小麦粮食产量居世界首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河南主要位于北方,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河南境内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河南大部分位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课堂检测】1.C【详解】北方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东部濒临渤海、黄海。故选:C。2.D【详解】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春季雨带还没有到达,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由于降水少,河流少,河流径流量小;华北平原土地面积大,水资源少,水土配置不合理, ①②③正确,D正确。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是人为原因,④⑤错误,A、B、C错误。故选D。3.C【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在温度带中,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还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故选C.4.A【详解】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选项符合题意;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山西的煤炭资源、大庆的石油资源、鞍山的钢铁资源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详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分布在北方地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均分布在南方地区,故A、C 、D各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B。6.D【详解】东北平原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农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主要位于半湿润地区、暖温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农作物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所以选D.7.B 8.C【详解】7.由题干信息“贝贝的故乡,冬季充满诗情画意,皑皑的白雪,静静的山林,有着林海血缘的美丽”可知,描述的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对应图中的②地,B正确。①地、③地、 ④地位于华北地区,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详解】8.由所学知识可知,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区位于我国位于华北地区,春季经常受到旱情困扰的自然原因是春季降水少,C正确;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区为我国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B错误;耕地面积广大,人口城市密集描述的是人为原因,AD错误。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