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物理 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物理 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物理化学试卷
本试卷包括两大题,32个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说明:请同学们把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 5 K-39
可能用到的物理量:c水=4. 2×103J/(kg·℃) q氢=1. 4×108J/kg
ρ 汽油=0. 7×103kg/m3 汽油热值q汽油=4. 8×107J/kg,
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 灭火 B. 气焊 C. 急救 D. 炼钢
下列图标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以下实验室制氧气的相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力压入橡胶塞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 D. 加热固体
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主动承担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以下用来解释劳动项目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氧气 氧气极易溶于水
B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进行杀菌消毒
C 将洗过的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干 水分子被破坏,生成新的分子
D 厨房中烧水,水沸腾时将壶盖掀起 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硝酸铜[Cu(NO3)2]受热易分解,一种焰火火药中因含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铜属于混合物 B. 硝酸铜中的阴离子符号为NO3-
C. 硝酸铜由3个元素组成 D. 硝酸铜分解的方程式可能为
6.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U形管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不同创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B. 蘸酚酞试液的纸条变红,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左侧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D. 红墨水变无色,因为红墨水与活性炭发生化学反应
7. 某课题组利用数字化实验对白磷燃烧的温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将一定量白磷放入试管并将试管置于60℃热水中,一会儿白磷燃烧,t3时推注过氧化氢溶液,实验装置及数据曲线如下。已知:白磷燃烧现象及燃烧产物与红磷燃烧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 ~ t4气球先膨胀后变瘪
B. 气球的作用只是防止生成的P2O5污染空气
C. t4对应的温度高于t2,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D. t3 ~ t4对应的温度升高,说明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8. 某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反应可能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C. 甲、丙相对分子质量比为4:15 D. 若继续反应至丙为55g,丙刚好是丁质量的5倍
9. 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雪温度低,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B. 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C. 岩浆温度高,内能大
D. 白雪温度低,含有热量少
10.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B.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且温度一定升高
D. 热传递过程中,放出热量的物体的内能可能小于吸收热量的物体的内能
11. 如图所示,刘大爷双手摩擦,导致手变暖和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与如图所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A B C D
12. 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C. 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
D. 热机使用的燃料的热值越大,热机的效率就越高
13. 如图甲所示,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如图乙所示,再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橡胶棒带正电
B. 图乙中,自由电子将通过金属棒从A流到B
C. 图乙中,正电荷将通过金属棒从B流到A
D. 图乙中,瞬间电流方向通过金属棒从A流到B
13题图 14题图
14. 如图是武汉江滩公园中安装的一款太阳能LED路灯,LED灯泡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ED灯泡的发光部件是由超导体制成的
B. 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C. 白天,太阳能电池板旁的蓄电池作用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
D. 夜晚,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LED灯供电
(
C
D
A
B
)15. 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16. 某同学在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时,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发现小灯泡L不亮,接下来的操作,在以下步骤中最合理的是
A.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是否为零,判断电路是否断路
B. 断开开关S,增加电池的节数重新实验
C. 断开开关S,拆掉导线重新连接电路
D. 断开开关S,更换新灯泡重新实验
16题图 17题图
17. 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演示板上固定有a、b、c、d四根合金
丝,长度关系为La=Lb==,横截面积关系为Sa=Sb=Sc=,其中a、c、d均为镍铬合金
丝,b为锰铜合金丝。将导线P、Q分别接在同一根合金丝两端的接线柱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选用a和b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的关系
B. 选用c和d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C. 选用b和c进行实验,可以探究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的关系
D.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变化来判断合金丝电阻大小是用的转换法
1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突然变大,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A. 电阻R出现断路 B. 灯L发生了短路
C. 灯L发生了断路 D. 电阻R出现短路
18题图 19题图 20题图
19.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图示位置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灯泡L亮度变暗
B. 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比不变
D. 电流表A2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之差不变
2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若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则下列各种情况错误的是
A. 若甲、丙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则L1、L2并联,丙测量的是通过L1电流,U1=U乙,I1=I甲+I丙
B. 若甲、丙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则L1、L2串联,丙测量的是L2两端电压,I1=I乙
C. 若甲、乙是电流表,丙是电压表,则灯L1不发光,I1=I甲=I乙
D. 若乙、丙是电流表,甲是电压表,则灯L2不发光,U1=U甲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60分)
21.(3分)如图所示是长征4号运载火箭发射时的情景。火箭中的燃料燃烧时,燃气推动火箭上升,火箭的机械能会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火箭使用液态氢作为 燃料,是因为氢的 大。若不计热损失,完全燃烧3kg氢可以使 kg初温20℃的水烧开(1标准大气压)。
22.(2分)一个电阻器,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0. 2A,该电阻器的电阻为
Ω,若两端电压增大到8V时,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 A。
23.(4分)下图为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这次实验取的是水和某种食用油来做实验。

(1)实验中,两烧杯内放入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 ,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电加热器对液体加热,液体内能增大是通过   (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2)实验中,从开始加热到第3分钟时,水增加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增加的内能。
(3)由图像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是 J/(kg℃) 。
24.(5分)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星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图乙实物图中,电流表要测C处电流,移动一根导线就可以实现,请你在需要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电路。
(2)在测量电流的过程中,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3)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测量C处电流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4)小星接着测量A、B两处电流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如下表所示,他依据这组数据得出结论,该实验不足之处是 。
A点的电流IA /A B点的电流IB /A C点的电流IC /A
0. 66 0. 42
25.(4分)某实验小组在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1)该小组同学按甲图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测出L1两端电压,接着断开开关,打算再测L2两端的电压,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符号)
A. 将电压表从L1两端取下,并联到L2两端,再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B. 电压表所接B点不动,只断开电压表与A点所接导线,并改接到C点,再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2)在用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连接电路如图乙所示。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错了,请你在连错的导线上划“×”,并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3)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若电源电压为3 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 V。
26.(6分)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为5Ω、10Ω、15Ω、20Ω的电阻。
甲 乙
(1)请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变大,且导线不允许交叉。
(2)电路连接正确后,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试验,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此时眼睛应观察 (填“电压表”或“电流表”),调整好了后,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3)接着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进行实验,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 V,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和第1次相比更 (选填“大”“小”)。
(4)调整器材后,正确操作完成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I—R”图像如图乙所示,可得出结论: 。
27.(10分)如今,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请完成下面关于汽车的问题。
(
O
) (

)(1)如图甲所示是该汽车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标,油箱中的油量通过油量表示数反映,此电路中电阻R1的作用是 ,该油量表应该用 (填“电压表”或“电流表”)改装而成。
(2)汽车自驾旅游往往会遇到户外露营的情况,为了保暖,小婷爸爸买了如图乙所示滑档式电热毯,图丙该电热毯的电路示意图,R1和R2是两根相同的电热丝,R1=R2=10Ω,电源电压U=20V。图中虚线框内是“三刀四档”滑动式调温开关,“三刀”(即AB、CD、EF三个金属滑片)只能同时并排向左或向右滑动,使开关处于“1”、“2”、“3”、“4”档中的某一档位上。当开关处于“4”档时,电热毯不发热;若两电热丝并联时是高温档,一根电热丝接入电路时是中温档,两电热丝串联时是低温档。
①当滑片调到 档(填“1”或“2”或“3”或“4”)时,电热毯处于高温档;
②若滑片调到2档时,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为 。
乙 丙
(3)今年暑假,小婷一家从武汉出发,开车到青岛去游玩。途中,在某一段通畅的高速公路上,小婷的爸爸以100km/h的车速匀速行驶了0.5h,这一过程中,小婷发现汽车油量表中汽油正好减少了5L,若此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000N。
①完全燃烧5L汽油放出的热量有多少?
②汽车在上述匀速行驶0.5h的过程中,汽车效率为多少?
(4分)氮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图1为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一氧化氮是一种空气污染物,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某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器可以将一氧化氮转化为氮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你将空白框内的相关粒子示意图补充完整_____。
(3)图2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29.(4分)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甲组同学设计了实验1和实验2,实验前后托盘天平均保持平衡,经分析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或“实验1和实验2”)。
(2)乙组同学设计用镁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你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Mg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按图3进行实验发现天平不平衡,于是进一步改进装置如图4再次进行实验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得出结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应该在 容器中进行实验。
(6分)如图所示为目前已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甲是能供给呼吸的气体,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戊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甲是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3)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气体甲,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②可能属于化合反应 B. 乙和丙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反应③放出热量 D. 反应③可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现
E. 乙、丙化学性质有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31.(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后以“珍爱水资源”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了解水
(1)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如图1所示,其中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
【任务二】净化水
(2)如图2的反渗透系统是净水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采用膜过滤工艺。水分子通过反渗透膜,其他如钙、镁离子等随废水一起排掉。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任务三】探究水的组成
(3)按照图3所示装置测定水的组成,关闭活塞并接通电源,开始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处于8mL时,B管液面示数和中间漏斗液面变化情况分别是 (填序号)。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变化情况 4mL,液面下降 8mL,液面不变 16mL,液面上升 1mL,液面下降
(4)按下图所示装置模拟拉瓦锡测定水的组成,已知高温条件下水蒸气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学过的黑色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4实验前后测得如下数据:①收集氢气的体积为VmL,该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a g/mL;②反应前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为mg;③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为ng;利用测得的数据表示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图4集气瓶未装满水,瓶内空气对测定结果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32.(5分)2023年10月2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托举着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于酒泉成功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大多数采用液氢(H2)做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氢作燃料是因为H2具有___________(填“可燃性”或“助燃性”)
(2)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kg氢气完全燃烧需要消耗多少氧气?(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