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功 教案 2023-2024学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功 教案 2023-2024学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资源简介

6.1 功
教学目标
1、理解做功的含义。
2、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理解计算功的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重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
难点:能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用力拉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前进,则小车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哪个力的作用对小车有了“成效”?有了“贡献”呢?
  物理学中的功主要是吸收了“贡献”的意思。如果某个力对物体的移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效,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功。
二、探究新知

定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必要因素
必要因素:
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二者缺一不可。
人用力推打石头而没推动
网球在光滑的地上滚动
提水桶在水平路上走
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1)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
(2)有力有距离,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垂直于距离)
(3)移动了距离,但移动方向上无力
可见:有力才有可能做功,但有力又不一定做功,无力就谈不上做功。
三、合作探究
功的计算
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 式 功=力×距离 W = Fs
功的单位和物理意义
单位:焦耳
W = Fs
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做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