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 质量教学目标1.明确考点,落实双基2.了解常见物体的质量,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教学重点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难点物体质量概念的建立、质量的单位及换算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5页到86页,完成下列内容1、质量:物理学中把 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 、 、 无关。2、质量的单位①质量的国际单位: 用符号 表示。②其他单位: (t); (g); (mg)。③换算关系: 1t= kg; 1kg= g; 1g= mg。3、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二、探究物体的质量实验探究1:请一位同学在教室的后边和前边分别测量自己的体重。记录:前边: kg,后边: kg; 改变了,质量变了吗?实验探究2:请同学们玩捏橡皮泥游戏:测出捏橡皮泥前后的质量,并进行比较。捏橡皮泥前质量: ;捏橡皮泥后质量: ;归纳: 改变了,质量变了吗? 。实验探究3:课前购买一块小布丁,测出其质量,将小布丁放入热水中,再测出熔化后的质量。熔化前的质量: ,熔化后的质量: , 改变了质量变了吗?总结:可见,物体的 、 、 改变了,物体的质量 。可见,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针对训练:1、将一块200g的冰放在烧杯中。当它熔化一段时间后,冰的质量 (选“减少”“不变”或“增加”),而冰和水的总质量为 g。三、课堂小结1. 叫质量,质量用符号 表示,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它不随的 、 、 、 改变而改变。2.质量的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有 、 、 。3.实验室用 测量物体的质量。四、检测反馈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________。如图所示的各种物体,不管它们的形状、状态、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________的。2.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3.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用镊子夹砝码,以免砝码生锈B.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C.在测量中,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然后读出质量D.不用天平测质量过大、超过天平称量范围的物体五、课时达标1.单位换算:⑴10kg= mg;⑵39.2g= kg;2.下列方法中,能使铁块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放在火上烤 B.熔成铁水C.放到月球上 D.在砂轮上磨过后3.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A.一台电脑 B.一张课桌C.一支钢笔 D.一枚大头针4.空间站中的物体可以“飘”起来停在空中,地球上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在空间站的质量( )A.大于60kg B.小于60kgC.等于60kg D.无法测量5.请给下列物体质量的数值填上合适的单位:⑴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 ; ⑵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 ; ⑶一个小学生的质量约为30 ;⑷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六、达标反馈1.下面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 )A、质量是物质的大小B、质量是物体的多少C、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D、质量是物体的大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C、玻璃杯打碎后,质量不变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3.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变化的是( )A、把铜棒加热到100℃B、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C、宇航员把铜棒带上月球D、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4、前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在太空待了108min后安全返回地面,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太空的航天员,加加林在地面的身高约为1.75m,体重约70kg,则他在太空的质量是( )A.0kg B.140 kg C.70kg D.无法确定5.一壶冷水的质量是2.5kg,放在炉子上烧开后称得其质量为2.4kg,这是因为( )A、由于温度升高了,所以其质量变小了B、质量不会变小肯定是称量错了C、质量变小是因为水在烧开的过程中,部分水汽化的结果D、以上说法对都不对6.试判断质量为2.5×107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哪一个?( )A、 一只兔子 B、 一头小象C、一个小学生 D、 一只蚂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