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 课标 解 读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1.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一般的动力学问题。 2.理解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即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和运动情况的分析,然后用牛顿运动定律把二者联系起来。 3.在分析解题的过程中学习体会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进行解题等。 1.科学思维:会利用运动学,动力学知识认知动力学问题。 2.科学探究:通过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认知动力学两个特点。一:基础回顾:一、牛顿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① 的定量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② 和③ 联系起来.二、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④ 求出物体的⑤ ,再通过⑥ 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三、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⑦ 求出物体的⑧ 再根据⑨ 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力.二:课前练习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就是其运动方向. ( )(2)同一个物体,其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 )(3)同一个物体,其所受合外力越大,运动越快. ( )(4)对于任何运动物体,它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该段时间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 )2.(多选)一质量为m的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最后雨滴将以某一速度匀速下降,在雨滴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滴受到的阻力恒定B.雨滴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C.雨滴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D.雨滴先做变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3.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到同一粗糙水平面上,若两物体的质量mA>mB,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xA与xB相比为( )A.xA=xB B.xA>xBC.xA三:解题总结1.由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1)确定研究的对象,并根据研究对象确定正方向。(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3)在受力图上以受力中心为原点,尽可能多的力在坐标轴上为原则建立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x、y轴的合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根据合力大小求出加速度大小。(4)与题中所给的条件相结合,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的物理量。2.由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1)确定研究的对象,并根据研究对象的运动方向确定正方向。(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3)选择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5)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由合力求出所需的力。3.牛顿运动规律的图像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步骤(1)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图像的种类。(2)看图线本身,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关系,从而分析对应的物理过程。(3)看图线的截距、斜率、交点、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的物理意义。(4)弄清“图像与公式”“图像与图像”“图像与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建立相关方程解题。四:课堂检测★基础巩固★1.如图,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正比于,其中v为风速、S为物块的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个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A. B. C. D.2.如图所示,抗震救灾运输机在某场地卸放物资时,通过倾角的固定的光滑斜轨道面进行。有一件质量为的小包装盒,由静止开始从斜轨道的顶端滑至底端,然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下,若点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重力加速度取,求:(1)包装盒由滑到经历的时间;(2)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包装盒在水平地面上还能滑行多远 (不计斜面与地面接触处的能量损耗)3.如图所示为游乐场中深受大家喜爱的“激流勇进”的娱乐项目,人坐在船中,随着提升机到达高处,再沿着水槽飞滑而下,劈波斩浪的刹那带给人惊险刺激的感受。设乘客与船的总质量为,船与斜坡水槽和水平水槽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斜坡水槽的倾角,斜坡水槽与水平水槽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船进入水平水槽后继续滑行25 m后停止,重力加速度g取。求:(1)船沿斜坡水槽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船滑到斜坡水槽底部O点时的速度大小;(3)它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培优提升★4.(多选)如图甲所示,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与绳子的拉力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g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由图可以判断( )甲 乙A.图像与纵轴的交点M的纵坐标为aM=gB.图像与横轴的交点N的横坐标为TN=mgC.图像的斜率等于货物的质量mD.图像的斜率等于货物质量的倒数5.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 t图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甲 乙(1)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10 s末物体离a点的距离。答案:一:基础回顾:答案:①运动和力 ②运动情况 ③受力情况 ④牛顿第二定律 ⑤加速度 ⑥运动学规律 ⑦运动学公式 ⑧加速度 ⑨牛顿第二定律二:课前训练答案:× √ × ×BD [由mg-Ff=ma,可知若加速度越来越小,则阻力越来越大,故选项B正确,A、C错误;加速度发生变化,就叫变加速运动,故选项D正确.]A [由Ff=μmg=ma得a=μg,故A、B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又据运动学公式v=2ax知x=,故两物体滑行的最大距离xA=xB,故A正确.]四:课堂检测:答案1.答案:D解析:质量为m的物块被匀速推动时,根据平衡条件有,其中,联立解得正方形物块的边长;现在风速变为原来的2倍,则能推动的物块边长为原来的4倍,故体积为原来的64倍,质量为原来的64倍,选项D正确.2.答案:(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包装盒沿斜面由到的位移为设包装盒由到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则解得:(2)由动能定理得:其中在点速度代入已知,得解析:3.答案:(1)(2)(3)62.5 m解析:(1)设船在斜坡水槽上滑下的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2)(3)设船在水平水槽上的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联立以上各式解得:设从斜坡水槽上滑下的距离为,在水平水槽上滑动的距离为,由运动学公式可得:代入数据,解得:联立解得:4.BD [对货物受力分析,货物受重力mg和拉力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mg=ma,得a=-g。当T=0时,a=-g,即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纵坐标为aM=-g,故A错误;当a=0时,T=mg,故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横坐标为TN=mg,故B正确;图线的斜率表示货物质量的倒数,故C错误,D正确。]5.思路点拨:①恒力F的方向不变,而摩擦力的方向随速度方向的改变而改变。②v 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③v 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解析] (1)设物体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由v t图像得a1=2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1设物体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由v t图像得a2=1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2联立解得F=3 N,μ=0.05。(2)设10 s末物体离a点的距离为d,d应为v t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则d=×4×8 m-×6×6 m=-2 m负号表示物体在a点左边。[答案] (1)3 N 0.05 (2)在a点左边2 m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