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面镜成像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规律、特点及平面镜的应用。教学难点:实像和虚像三、教学分析《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视频播放 “猴子捞月”:“同学们,猴子能捞到月亮吗?为什么呢?”学生回答:“水里的是月亮的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平面镜成像。”从而引入新课。板书:平面镜成像活动2【讲授】二、课堂实验一、现场找“小模特”,带领学生进行“照镜子”,引导学生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教师进行汇总。1.平面镜所成像为虚像2.像与物大小相等3.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让我们一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吧!引导学生思考:1.怎样验证猜想比较物体和像大小关系?解决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要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体现了哪种物理研究方法?2.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重合”?解决问题:镜子和玻璃板选用哪个更好?为什么?3.引导学生提出实验应注意的其他事项4.“那么你打算怎么进行实验呢?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呢?”播放制作的实验 flash,细化学生的实验过程,给学生进行分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巡回指导、启发,时刻关注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5.投影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表格,带领学生尝试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启发引导同学们利用实验中的白纸,确定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6.请同学们就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尝试画出 AB所成的像,并解决以下问题(1)找同学在黑板上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完成导学案中图乙,并鼓励其带领班级总结作出平面镜成像的一般步骤,通过作图,进一步深化实验中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由月亮的像的形成原因,带领学生观看微课,明确平面镜成像原理,阅读教材“实像与虚像”部分,解决学案中的问题,并准备回答。PPT展示平面镜成像光路图,同时给出虚像定义,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三)平面镜的应用阅读教材“实像与虚像”部分,解决学案中的问题,并准备回答。PPT展示平面镜成像光路图,同时给出虚像定义,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平面镜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请阅读教材 66-67页,完成问题,准备回答。”1.白板出示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2.利用组内凹面镜和凸面镜,引导学生总结出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三、课堂小结小组内讨论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组间交流,课堂展示,教师总结。(分别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