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8课、中国石拱桥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石拱(gǒng) 匀称(chèn) 合拢(lǒng)B.推崇(cóng) 暴涨(zhǎng) 混凝土(hǔn)C.侵略(luè) 石砌(qì) 记载(zǎi)D.桥墩(dūn) 河堤(dī) 饮涧(jiān)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雄姿 杰出 支撑 巧妙绝仑 B. 和谐 古朴 序幕 初月出云C. 优跃 推崇 恢复 长虹卧波 D. 横跨 残殒 冲毁 就地取材3.下面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在昌黎与滦县交界处巍然屹立着一座跨越滦河的陈旧的铁路桥。②这座饱经风霜的旧桥,就是在120多年前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滦河铁路大桥。③如今,这座被人称作“老桥”或“花梁桥”的大桥早已“退休”,所以它依然矗立在宽宽的滦河滩上,诉说着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历史。(1)有语病的句子是( ),修改意见: (2)有语病的句子是( ),修改意见: 4. 结合语意,下列选项中,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1)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的得 美观。(2)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 。(3)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 。(4)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 ,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A.古朴 多姿多彩 巧妙绝伦 就地取材B.古朴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就地取材C.朴素 多姿多彩 独一无二 因地制宜D.朴素 惟妙惟肖 独一无二 就地取材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你懂得欣赏一棵树吗□苦难的人□”老者缓缓地说□“对于周遭的环境,树是全面接受的:它接纳阳光,也包容风雨□它等待白天,也守候黑夜。正是这种全面的接受,才使它更茁壮、伟岸呀!”A.? , , 。B.? , : ;C., ? : 。D., ? ,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②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③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④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⑤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⑥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②④③①⑥⑤ B. ②⑤③①④⑥②④⑥⑤③① D. ②⑤④③①⑥7.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4)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 )(5)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6)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8.综合性学习。(1)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它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请你写出两个不同作者的带“桥”的诗句。(要求写连续的两句)①作者: ,诗句:②作者: ,诗句:(2)下面是关于桥的段落,请你品读探究,说说断桥美在何处。断桥是白堤的起点,因从孤山来的白堤到此而断,所以名为断桥。断桥是一座独孔环洞桥。当积雪初融时,桥上雪光融融,看去有似断如残之感。《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首次相会就在这里。断桥是西湖观赏雪景的最佳处。一场大雪过后,只见远山银装素裹,近树灿若梨花,宝石山、葛岭堆琼砌玉。湖水晶莹澄澈,令人乐而忘返。断桥之美:赵州桥和卢沟桥由于年代久远,正面临着年久受损失修的问题,请从保护文物的角度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9.品读选文,概括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10.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11.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1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13.选文在遣词炼字方面颇具功夫。用“ ”一词突出赵州桥在世界石拱桥史上的地位与成就;用“ ”一词表明赵州桥造成后使用至今的悠久历史;用“ ”一词来介绍赵州桥施工技术的独具匠心;用“ ”一词赞颂设计者的不凡智慧,无一字不自然贴切,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亦真亦幻摩尔纹①摩尔纹是一种光学现象。从技术的角度讲,摩尔纹是两条线或两个物体之间以恒定角度和频率发生干涉的视觉结果。当肉眼无法分辨这两条线或两个物体时,只能看到干涉的纹样,这就产生了摩尔纹。从数学上讲,两个频率接近的等幅正弦波叠加,合成信号的福度将按照两个频率之差变化,这就是差拍原理。当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设备的感光元件的空间频率与影像中条纹的空间频率接近时,摩尔纹就产生了。②摩尔纹应用最常见是在纸币的防伪技术中。世界上几乎所有纸币都由密密麻麻的交叉线绘制而成,放大纸币时,纸币中交叉的网点会不停抖动,产生众多纹理,这就是摩尔纹。在对纸币进行扫描、放大、缩小及变形的过程中,网点会随之扩大或缩小,导致模糊,加大制造假钞的难度及成本。③有一本名为《Premotion》的书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它汇集了由日本设计师仓岛隆广设计的摩尔纹作品。这本书不需要任何阅读技巧,甚至不用读者识字。它就像一所开放的游乐园,入场便是一张黑色胶片,随意翻开,将胶片覆盖在图片上朝任意方向移动,乐园就会被唤醒,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随机效果,让你意想不到。仓岛隆广将诗歌转化为抽象的图形,通过交叠移动产生魔幻的视觉效果,呈现出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④另一个平面设计方面的经典例子是NORD STREAM海鲜品牌的包装设计,该作品为Pentawards 2018获奖作品,Pentawards被称为包装设计的“奥斯卡”。该品牌包括五种不同的产品:沙丁鱼、熏贻贝、螃蟹、章鱼、鱿鱼。设计师将包装盒设计成抽拉式,通过位于外盒上的栅栏与内盒上印刷的图案进行抽拉,栅栏与图案开始移动,从而形成了一组摩尔动画,打开包装可以看到“鲜活”的食材。⑤在建筑外立面设计表现中,摩尔纹的出镜率也很高。在纽约曼哈顿,一栋有40年历史的车库改造设计就完美地运用了摩尔纹设计手法。改造构思是将两层不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线叠加在一起,形成新建筑的“表皮”。当观众的位置发生变化时,这些图案似乎会在建筑物表面上移动。这样一个“摩尔纹形态建筑表皮”改造设计,使原本老旧、平淡的街道灵动了许多。⑥我们常被提醒不要穿条纹衣服拍摄,因为会产生干涉影像。但有时候服装设计师会刻意在服装中将条纹作为装饰,就像彼得大帝身穿摩尔条纹肩带一样。日本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在巴黎举办了一场时装秀,以炫目的摩尔纹线条营造未来感3D视错觉,立体建筑感的廓形与褶皱完美融合。模特鞋底被涂上各种鲜亮的颜色,在反光地板上映射出夺目的色彩。⑦摩尔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不规则的,并没有明显的形状规律,它产生的无数变化,会让你意识到眼睛所见的世界开不是全部。1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的摩尔纹,事实上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B.世界上所有纸币都由交叉线绘制而成,放大纸币时,纸币中交叉的网点会不停抖动而产生摩尔纹。C.日本设计师仓岛隆广设计的摩尔纹作品,能将诗歌转化为抽象的图形,通过交叠移动产生魔幻的视觉效果。D.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被提醒不要穿条纹衣服拍摄,原因就是会产生干涉影像。15.文章开头是如何解释摩尔纹现象的?16.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7.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摩尔纹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百毒不侵的蝙蝠①蝙蝠这种古老生物,特点和习性都很诡异,蝙蝠是翼手目哺乳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8 800万年,几乎和恐龙同时代,地球上有961种蝙蝠。蝙蝠是除人之外,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哺乳动物之一。②蝙蝠会飞,但其实没有翅膀。A.它们的身体结构很奇葩:前肢发达,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别长,由它们支撑起一层薄而多毛、软而坚韧的皮膜,那就是蝙蝠独特的飞行器官,不是翅膀,而叫——翼手。③蝙蝠大都吃些什么呢 ④全世界70%的蝙蝠吃昆虫,尤其是害虫。剩下大多数的爱吃水果和花蜜,是地球上的最佳传粉者和种子传播者。有的蝙蝠会钓鱼,墨西哥兔唇蝠一个晚上能捕获30多条小鱼;有的种类还能游泳,极少数吃小型哺乳动物。全世界绝大多数蝙蝠并不吸血。只有3种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为生。一只吸血蝙蝠一生能吸血100毫升。但吸血蝙蝠并不是真正“吸”血,它们先用牙齿把猎物咬出一个伤口,然后舔食伤口渗出的血液。吸血蝙蝠的唾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酶,可以阻止新鲜血液凝结。⑤那么吃货关心的问题来了:蝙蝠能吃吗 ⑥历史上确实有人类食用蝙蝠的记载。B.宋朝苏东坡流放海南的时候记载过热带人民吃蝙蝠的事儿:“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在印尼、老挝、泰国、斐济、马来西亚等国家,蝙蝠也是一种很平常的人间美味。尤其是果蝠,平时喜食水果花蜜,肉质细嫩,个头又傻大傻大的,当地人相信这些蝙蝠吸食了植物的精华,享用它们对身体有好处。他们通常用炸的方式制作蝙蝠肉,据说这样可以去腥,还可以快速地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咬一口,嘎嘣脆,口感接近鸡肉!位于西太平洋的帕劳当地人也爱吃蝙蝠,但是做法上比较骇人,那就是——蝙蝠汤!还是整只熬汤的那种!帕劳人做的蝙蝠汤没有什么葱姜大料,用的都是随处可见的热带水果,有时还有枸杞、红枣,据说能保留原始的鲜味,也为这份奇特的汤增添一点热带风情。⑦但是奉劝人类还是不要捕捉、食用蝙蝠,毕竟食物千万种,安全才是第一条。因为蝙蝠的真正面貌,是百毒不侵的金刚狼。根据报道,蝙蝠身上能携带100多种毒性极大且凶险无比的病毒,有埃博拉、狂犬病、SARS等,但奇就奇在,病毒不能对它们造成任何伤害。⑧这是因为,蝙蝠在飞行期间,新陈代谢水平会提高15到16倍,代谢率超高,心跳可以达到惊人的每分钟1 000多下。在飞行时,蝙蝠的体内温度能达到40℃,相当于持续不断地发着高烧,可以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缩短细菌的存活时间,持续抑制病毒的复制。日久天长,蝙蝠快速进化,直到造就了无比逆天的免疫系统,强劲有力的防御功能,很难被异物伤害。科学家还发现,有几种蝙蝠的体内丢失了一个包含“PYHIN基因家族”的基因片段,基因的不完整,使病毒无法对蝙蝠产生作用。⑨因此蝙蝠也是恐怖的病毒传播者。历史上多次严重传染病世界性或地区性大流行,大都由蝙蝠开始。对人类来说,当今世界最凶险的烈性传染病大多数是由蝙蝠传播的。作为一种能够飞行的动物,蝙蝠可以四处周游,本身就具备了快速传播传染病的能力。蝙蝠是超大数量的群居动物,而且居住在阴暗潮湿的洞穴里,彼此很容易扩散病原体,形成野生的交叉感染环境,一旦某种病毒出现在一只蝙蝠身上,就会很快被更多蝙蝠携带。最可怕的是,人类和蝙蝠基因差异小,被病毒作为共同宿主的可能性很大。⑩所以,对于蝙蝠这种动物,我们还是敬而远之为好吧!(有删改)18.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蝙蝠百毒不侵的原因。19.从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分析其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0.结合全文,分析对蝙蝠“敬而远之”的原因的推导过程。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答案A 2、B3、 (1)② 应把“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移至“在110多年前”之前。(2)③ 应把“所以”改成“但”。4. B 5.D 6、B7、 (1)打比方(2)列数字(3)引用(4)举例子(5)作诠释(6)作比较8、(1)①作者:示例:温庭筠,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②作者:示例:杜牧,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积雪初融,看去有似断如残之感,是西湖观赏雪景的最佳处。示例: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又是中国“桥”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国“桥”历史的见证,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维护它们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使古桥永远屹立不倒。9.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10.列数字、打比方、作引用。11.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12.不能。“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说明只是当时可算,而现在就不一定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如果去掉,就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性。(意近即可)13、著名 最古 巧妙绝伦 杰出14.B 15.从技术和数学两个方面解释摩尔纹是一种光学现象。 16.举例子,具体说明了摩尔纹在时装设计方面的应用效果。 17.文章是从纸币的防伪、平面设计(书籍和海鲜品牌的包装设计)、建筑外立面设计、时装设计等四个方面介绍摩尔纹广泛应用于生活的18、①蝙蝠在飞行期间,体内温度能达到40℃,可以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缩短细菌的存活时间,持续抑制病毒的复制。②日久天长,蝙蝠快速进化,直到造就了无比逆天的免疫系统,强劲有力的防御功能,很难被异物伤害。③科学家发现,有几种蝙蝠的体内丢失了一个包含“PYHIN基因家族”的基因片段,基因的不完整,使病毒无法对蝙蝠产生作用。19、(示例一)A.作诠释。“它们的身体结构很奇葩:前肢发达,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别长,由它们支撑起一层薄而多毛、软而坚韧的皮膜,那就是蝙蝠独特的飞行器官,不是翅膀,而叫——翼手。”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科学地解释了蝙蝠的身体结构特征。(示例二)B.举例子、引用。“宋朝苏东坡流放海南的时候记载过热带人民吃蝙蝠的事儿:‘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引用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历史上确实有人类食用蝙蝠的记载。20、(示例)文章首先从蝙蝠的进化及生理特点写起,接着依次介绍了蝙蝠的食性、人类食用蝙蝠的历史,然后从蝙蝠身上携带多种病毒而病毒又不能对它们造成任何伤害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最后,文章从“蝙蝠也是恐怖的病毒传播者”“对人类来说,当今世界最凶险的烈性传染病大多数是由蝙蝠传播的”等方面具体得出人应对蝙蝠“敬而远之”。21、(示例一)准确性。如第④段说“全世界70%的蝙蝠吃昆虫,尤其是害虫”,具体准确,令人信服。(示例二)严密性。如第①段“蝙蝠这种古老生物,特点和习性都很诡异,蝙蝠是翼手目哺乳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8 800万年,几乎和恐龙同时代”一句中,运用“几乎”一词,符合研究现状,准确严密。(示例三)形象性。如第⑦段“因为蝙蝠的真正面貌,是百毒不侵的金刚狼”一句,将蝙蝠比作“金刚狼”,形象具体、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蝙蝠这种动物“百毒不侵”的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