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4.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4.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一课时 从“白色污染”说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认识、体会塑料的广泛用途。
2.知道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
3.懂得合理利用塑料制品,推广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树立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情境体验、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合理利用塑料制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环保意识。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懂得合理利用塑料制品,推广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虽然他们经过三年课程的学习,但是对环境污染感受较少、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环保意识,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设疑导入,出示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生:自由发言。
师: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制品,造成环境污染,人们甚至称塑料垃圾污染为“白色污染”。(出示课题:从“白色污染”说起)
二、讲授新课
生:齐读“白色污染”的解释。
师: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可见,你们都见过哪些塑料制品呢?
生:生自由回答。(中性笔、水鞋、水管、插板、塑料袋、点线、电磁炉等)
师: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那你们知道塑料制品为什么会被广泛使用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塑料有哪些性能吧!
活动一、探究塑料的性能
1.小组合作,探究塑料的性能。
生:动手摸一摸、折一折、撕一撕、闻一闻、用水浸一浸等方式,找到塑料的性能。
2.小组分享探究结果。
(1)塑料很软,轻便、薄、没有气味、不易损坏、价格相对便宜、有很好的隔水性。
(2)塑料是绝缘体,有很好的防电效果,所以人们用它来做电线的外皮。
3.教师小结
师:的确,塑料制品有很多的优点,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可是塑料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扰。
活动二、探究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
1.听朗读《塑料袋漂流记》。
2.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
(1)塑料袋落到农田里,影响农植物吸收营养和水分。
(2)塑料袋落到江河湖海中,直接影响了水中鱼儿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3)塑料袋被焚烧,造成大气污染,鸟儿死了。
3.拓展延伸(出示乱丢塑料的图片)
师:塑料垃圾污染还不止这些呢,请继续观察(出示PPT课件画面。)
(1)塑料垃圾随处乱飘,直接影响了环境的美观。
(2)再生产的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对肝脏、肾脏等人体器官造成危害。
(3)观看《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场》视频,引发学生共鸣。
师:设疑,既然塑料垃圾的危害这么大,我们可不可以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呢 如果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把塑料制品从我们的生活中除去,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活动三、说一说
1.小组讨论:如果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2.交流汇报
生:如果学校里没有塑料制品,就没有美观、便利的设施,我们就不能正常完成学习任务。
生:如果医院里没有塑料制品,打针、输液、装药物、运送药水将受到影响,病人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
生:如果家里没有塑料制品,刷牙、洗衣、做饭等,正常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生:如果玩具厂里没有塑料制品,就不能制作出形状各异的玩具。
师小结: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制品,可是塑料垃圾又给环境带来那么大、那么长久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找到了很多塑料制品的替代品,比如环保袋子、竹篾筐、藤萝筐等,这些替代品的推广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
2.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三十八条 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小结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必须合理的、有节制的使用塑料制品,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学会主动拾起地上的垃圾,只有这样,才会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加美丽。
四、课后巩固
1.与父母商议拟定一个家庭减塑方案,写在75页“我家的减塑方案”栏目中,并认真执行。
五、板书设计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从“白色污染”说起
乱丢→塑料制品 →污染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