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演讲--“校园不传教,师生不信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国旗下演讲--“校园不传教,师生不信教”

资源简介

校园不传教,师生不信教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在我国,未成年人不能信教是坚持教育与宗教互相分离原则的法律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教育未成年人不能信教、不能进入宗教活动场所是广大家长教师应尽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6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从我国《宪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宗教事务条例》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我国实行的是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民教育和公共教育。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诱使学生信仰宗教,更不得教师在学校从事传教活动。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十八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和到寺庙学经,且引导、支持、允许、纵容未成年人信教、参加宗教活动都是违法行为。
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一个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他们没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不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引诱、强迫未成年人信教、参加宗教活动,极易受到非法宗教活动、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前途未来。
试想:一个把大量时间用在宗教活动上和一个把大量时间用在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上的两个孩子,谁的素质高、竞争力强、前途光明,其结果是一目了然的。
1.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积极带头抵御和防范宗教势力向校园渗透。
2.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使自己能够正确的认识宗教的本质,认识宗教产生的根源,成为政治上合格的社会主义中学生。
3.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坚决抵制宗教对教育的侵蚀、渗透和破坏,做到不在学校中张贴带有宗教色彩的图片,不传播带有宗教色彩的信息;不阅读带有宗教色彩的书籍,不向同学们讲经说教;不到社会上传播、贩卖非法宗教书籍。
4.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现代文化在校园中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在校园内禁止一切宗教活动和邪教迷信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筑起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长城,净化校园,大力弘扬爱国爱党、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精神,和感恩,自信,坚韧,担当,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倡导科学引领现代文化,用我们实际的行动,积极抵御和防范宗教势力向校园渗透,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为实现内蒙古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行动,从现在做起,共同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校园不传教、学生不信教”的健康成长的安全防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