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广告可信吗+学会识别广告课题 正确认识广告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提醒学生不是所有的广告都可信,引导学生认识虚假广告及其危害,教会学生简单的识别虚假广告的方法。 道德修养:着重培养学生处理广告信息的能力,不要轻信和盲从广告,做一个理性、聪明的消费者。 法治观念:学会识别各类广告,懂得虚假广告的危害性。 健全人格:对广告有正确的辩析能力,能识别虚假广告、做到理智消费。 责任意识:案例分析,知道广告的内容不可全信,了解虚假广告的特点。重点 学会识别广告。难点 认识虚假广告的危害,提高对广告的防范能力。课前导入太心塞了!这些吹上天的夸张广告不可信“他一直是我偶像,我对孙红雷很失望。”依靠着明星效应,瓜子二手车上热搜了,这次不是什么好事,是因为出事了,卖问题车要被告了,且孙红雷作为代言人也可能需要担责。惨遭央视批评!瓜子二手车“涉嫌欺骗”,把泡水车当好车卖?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3月山东的杨先生在瓜子二手车平台购买一辆二手车,结果车辆刚上路没多久就出问题,并出现许多故障码,于是杨先生便进行了全车检查。发现该车有过出险记录,是重大事故车辆——涉水车,而发生此类遭遇的可是不在少数。小提示广告有劝说购买的功能,为了达到让人购买的目的,很多广告都会把商品夸得十全十美,好像你不买就吃亏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现实生活中还是存在着大量夸大的虚假广告。二、新知讲解小调查你在广告的宣传下买过东西吗?你对广告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你对广告的看法是?□非常讨厌 □讨厌 □无所谓 □喜欢 □非常喜欢你喜欢广告中的什么?□画面好看 □音乐好听 □故事有意思 □里面说的话有意思□有我喜欢的明星 □广告教我知识 □有我没没见过的产品□没有什么让我喜欢你相信广告吗?□相信 □大部分相信 □小部分相信 □说不好 □不相信你如何判断广告的真假?(可多选)□靠自己的感觉 □看产品名气 □看广告,也要看产品本身□看广告里是否有明星 □看广告是否有专家□听听别人的购买经验通过调查,你觉得广告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你购买的东西和广告宣传有差距吗?小结:广告的内容不一定都可信,虚假广告就更不可信了。虚假广告要么是推销假冒、劣质商品,要么是直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这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P68页小讨论:你还听说过哪些虚假的广告?案例一 某学习机广告被工商部门认定为典型的虚假广告。这则电视广告中含有“门门高分上名校”“内容好,成绩当然好”等不科学的保证。此外,广告中关于“某学生使用产品后成为学习状元”的内容,其真实性无法证实,构成虚假宣传,被处罚款五万多元。案例二 因犯虚假广告罪,被告人张某和李某被判刑。两人售卖床垫,谎称长年使用该床垫能根治很多疾病,并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不少人受广告蒙蔽购买了该床垫。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样抵御广告诱惑呢?理性购买商品!不盲目跟风!虚假广告都有哪些危害?你能从以上案例中总结一下吗?填在书本69页。对消费者误导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虚假广告使消费者不相信市场主体,不利于产品销售。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失去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对商家破环了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商家的信誉和市场占有率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虚假广告的危害 虚假广告辨认大法与“最”有关:最佳、最爱、最优、最好、最大、最高、最高级、最高档、最低价、最底、最便宜、最受欢迎……与“一”有关:中国第一、全网第一、销量第一、排名第一、唯一、第一品牌……与“级/极”有关:国家级产品、全球级、宇宙级、世界级、顶级工艺、顶级享受、极品、极佳……与“首/家/国”有关:首个、首选、全国首发、首款、全国销量冠军……与品牌有关:王牌、领袖品牌、世界领先、领导者、领先上市、之王、王者、冠军……与虚假有关:史无前例、前无古人、永久、万能、祖传、特效、无敌、纯天然、100%……与欺诈有关 涉嫌欺诈消费者:点击领奖、全民免单、秒杀、抢爆、再不抢就没了、不会更便宜了、错过就没机会了、万人疯抢、全民疯抢/抢购、卖/抢疯了…………观看视频广告是我们一生中接触最多的信息,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在接触这些信息。广告有好有坏,有虚假有真实,我们要学会识别这些广告,不被广告牵着鼻子走。要想摆脱广告的控制,就需要了解广告的“秘密招数”。生活中常见的广告骗局简单重复:广告常用的招数就是不断地简单重复,目的是想加深你对商品的印象。名人代言:名人代言也是广告常用的招数之一,目的是想借助名人的超高人气增加商品的吸引力。利用贪便宜心理:利用贪便宜心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广告招数,这样的广告常常打着“打折”“买一送一”“清仓大甩卖”的旗号。。利用从众心理:利用从众心理也很容易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比如广告常常告诉你,多数人都买了,如果你不买,你就要落伍了。面对这些虚假广告,你能想出破解这些“秘密招数”的方法吗?理性购买,控制消费欲望面对广告的猛烈攻势,我们要善于识别广告,做聪明的消费者。“彩色蘑菇”的诱惑现在,不少电视台开设了少儿频道。在这些频道中除了播放动画片以处,还播放各种儿童产品的电视广告。例如玩具、零食、光碟等。这些针对儿童的广告就像彩色蘑菇一样引人注目。 不少孩子抵御不了这类广告的诱感,要求父母为自己买广告产品,甚至自己打电话购买。低龄儿童对电视节目抵抗能力比较弱,会轻易地相信广告里所说的一切内容, 进而纠缠父母购买。商家之所以如此看重面向儿童的广告宣传,目的在于从小就牢牢抓住孩子的心。这不是一种满足孩子正常需求的行为,而是一种创造孩 子消费欲望的商业策略。让我们拥有慧眼、聪耳,不被“彩色磨菇”一样的商业广告所诱惑。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小朋友们抵制“彩色蘑菇”的诱惑呢?。请父母帮忙判断同类商品做比较,货比三家根据实际需要买思考如果商品出现问题,我能否解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