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资源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一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同时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书中,保存了不少汉初黄老的学说,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已出也。”(《主术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原道训》)这里所讲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
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家主要经典《论语》,也记载有孔子称颂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如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如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黿鼍、鱼鳖、鰍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材料二: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虽存在不同与对立,但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相灭相生、相反相成,都是显而易见的。
B.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其中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是积极有为的。
C.韩非讲求君道的无为,黄老之学讲求臣道的无为,两者追求不同,但都含有积极意义,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
D.材料一最后一段引用《论语》《荀子》之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儒家形成了早期的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班固论述儒、道两家思想时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指出了儒、道两家的核心思想不是绝对不可调和或相互统摄的。
B.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时期,道家的无为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
C.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淡化美和艺术的独立造成的。
D.儒、道表面看来离异而对立,但实际上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内在原因在于,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化而来。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能支持“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B.骐骥--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D.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在学完先秦诸子单元后,小明对材料给出的“‘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有所疑惑,请从中国古代文人中任举一例,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本句的理解。(6分)
湖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和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主要通过内部能力提升实现技术突破。对于后发国家是否需要自主创新这一问题,曾经引发广泛讨论,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一些人认为技术也是普通商品,可通过市场和贸易途径获得,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寄托于没有自主创新的“国际合作”。但是,与技术相关的贸易具有特殊性。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技术相关的经济活动往往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事实早已证明,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一方面,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知识经验、创新实践等大量隐性知识,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和提升;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持领先优势,不能容忍其他国家掌握核心技术后对其形成挑战,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后发国家创新发展。因此,虽然创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创新发展过程并非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科技创新战略的选择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前景,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关键核心技术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研发投入保持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也要看到,与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科技创新力量比较分散,各类创新主体联系不紧密,科技创新相关体制机制还存在堵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影响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活力发挥。一些关键领域仍然面临“卡脖子”风险,影响产业升级和长远发展。还要看到,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增大,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将无法有效应对新的国际科技竞争,无法有效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摘编自《经济日报》《必须更加重视自主创新 》)
材料二: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尽快破解“卡脖子”难题。
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目标指引前进方向,探索孕育创新机遇。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也要鼓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前沿探索,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努力拓展认知边界、开辟认知疆域、孕育科学突破。结合基础研究具有探索性、不确定性、长周期性特点,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研究自主权。同时,坚持系统布局、目标导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整体推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破解“卡脖子”难题。
坚持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强调要“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这就要求我们将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使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碰撞出创新之火、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要坚持“四个面向”,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机制,推动先进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和运用。同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利用我国完备的产业链、稳定的供应链、活跃的人才链,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坚持自主育才与对外引才相统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厚植人才培育土壤,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加强全领域、全周期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政策,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普通商品的技术,可通过市场和贸易途径获得,所以有人认为没必要进行自主创新。
B.为了维持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一些国家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后发国家创新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经济利益。
C.搞清楚“源头”和“底层”的东西,‘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创新人才很重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以是自主育才,又可以是对外引才。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原因是专利申请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B.要有效应对新的国际科技竞争,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就要具备自主创新能力。
C.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既要凝练科学问题,也要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D.我国有着完备的产业链、稳定的供应链、活跃的人才链,这为对开展“卡脖子”联合攻关提供了基础保障。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09万亿元,是2012年的3倍,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
B.专利申请高速增长,2022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7万件,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通讯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批重要成果。
C.为确保美国辉瑞等疫苗生产商能得到充足原料供应、实现全天候生产,拜登上任伊始就援引《国防生产法案》,禁止美国出口用于生产疫苗的关键原材料。
D.被国外卡脖子,中国一美女博士打破垄断。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出了5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实现了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从无到有的突破。
4.谈谈两则材料它们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请简要分析。(4分)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6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说:“从创新角度来看,当前最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是现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第二个就是在科技创新过程当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的问题需要改革。”
湖南省市常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乐感文化”是李泽厚提出的,它不仅是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更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中国人诗性智慧的精审总结。《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笔者尝试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的内涵并进行分析。
“乐生”的生命精神。《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春秋那个朝不保夕的乱世,夫子得知马厩失火后,并没有关心自己的财产,而是出于本能地问人有没有伤亡,可以看出夫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此其一。其二,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强调人们要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子罕》篇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提醒我们只有恶劣的环境才能磨砺人的意志,最大程度激发人的生命潜能。其三,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慎终,追远”的生命关怀。孔子对生死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对祭祀的态度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孔子认为,要想懂得死,首先得懂得生,他对鬼神是否存在未置可否,但却强调行祭的时候必须设想祖先(鬼神)是存在着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中国人的生命关怀之中不仅较为重视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义,而且也重视死后的哀荣。
“乐群”的生存智慧。中国“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因此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自己的奋斗、靠人与人之间从物质到精神的相互扶持,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人际和谐的强调。“乐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认为,我们走不若马、力不若牛,又没有外在的上帝可以依靠,只能自己依靠自己,相互依靠,彼此团结,因此才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中国的“乐感文化”具有“乐群”的生存智慧。
“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儒学为核心的“乐感文化”虽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对生活悲观失望,反而体现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梁漱溟先生将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概括为“孔子生活之乐”。
“乐感”的人性追寻。就人性完满的角度而言,“乐感文化”表现为“乐感”的人性追求。所谓人性完满从个体心理角度来说,是通过“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塑造一个完人,更是“乐生”、“乐群”和“乐观”的完满呈现。这是一种审美结构的呈现,更是一种内在心灵的形上超越。通读《论语》可发现,以儒家为代表的人生哲学,很重视“诗”“乐”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正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此即孔子理想的“成人之道”,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因之,当孔子问志时,曾子不假思索地答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的“曾点气象”。
“乐感文化”包含以上多重内涵,对“乐感文化”的研究在坚持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应对异质文化之间的价值冲突,特别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张鹏举《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
材料二:
先秦诸子处于西周分封多国体系和大一统的过渡阶段,有的往前看,发明富国强兵的技术,有的往后看,宣扬敬天保民的奥义,其讨论问题域的格局使后人感到陌生。好比已然成为金融行业成功人士的你,仍然不妨了解一下小时候“想成为”或是后来“差点就成为”的科学家、画家的故事,虽然无补于改变既成的人生轨迹,但一来可以展望可能世界里自己的人生将如何展开,与过去和解,二来也能比较什么更重要,为后人提供更全面而审慎的建议。今天我们还要读《孟子》、读古书,更重要的意义大概在这里。
阅读《孟子》的过程中,不妨在孟子的言行和自己的想法之间不断切换,让自己穿梭于《孟子》里的各色人等,辨析观念和诉求的异同,还原思想的碰撞和互动:与孟子打交道的那些人,他们的诉求会是什么?如果我们身处孟子的角色,我们会怎么做、出什么样的主意?通过这样的沉浸和推演,兴许可以看到“迂远而阔于事情”之外更完整的孟子。
但“迂阔”的孟子确实没能劝成大多数焦虑的诸侯,这些经历都记载在《孟子》中,联想到《孟子》由其本人与弟子叙定,说明晚年的孟子对此并不为意,他仍希望后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像他一样“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的坚持或正是源于顺受正命的心安,以及他发掘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后者强化了华夏文明中勇的基因,激励了无数舍生取义的后人。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读古书也是如此。日常生活里的体验,往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味孟子的心绪。今天的读书和阅历都是为了锤炼更健全的常识与德性,为更好地应对明日的起起落落、承担机运可能赋予的更多责任做好准备。
有位学者曾这么描述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英国人称之为“品质”的东西:“责任先于权利;荣誉先于利益;……与其背弃信任你的人,毋宁死。”拥有这样的品质也为包含孟子在内的青春期华夏人所钦佩。希望通过阅读《孟子》,大家能够体认到,当一个这样的好人“难且值得”。古代的哲人如若地下有知,看到亲手抛下的漂流瓶种子历经数千年长成参天大树,继续荫蔽着更多人追求勇敢而自由的生活,虽然生前颠沛流离,也会深感欣慰。
(摘编自李劭凯《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孟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泽厚提出的“乐感文化”,高度概括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总结了中国人的诗性智慧。
B.“乐生”的生命精神,体现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及慎终追远的生命关怀。
C.以儒学为核心的“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所以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也更重视人际交往。
D.“迂阔”的孟子没能劝成大多数焦虑的诸侯,晚年他却并不在意,他希望后人能有像他一样“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谈《论语》中体现的“乐感文化”多重内涵,层次清晰;材料二论述孟子思想对华夏文明的影响,语言精炼。
B.培养“君子”,就要进行“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这样就能将中国“乐感文化”内在的诗性智慧呈现出来。
C.《论语》中“孔颜乐处”所揭示的安贫乐道、豁达自信的处世理想和人生态度体现着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
D.读古书的意义往往在古书之外,现在的阅读和阅历都是为了锤炼更健全的常识与德性,为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好准备。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乐感文化”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3分)
A.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代徐元杰《湖上》)
B.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宋代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C.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代刘禹锡《浪淘沙》 )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方法论述“乐感文化”的内涵?请简要分析。(4分)
5.《增广贤文》中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阅读《论语》《孟子》这样的古书仍有着积极的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河南春晚“霸屏”,真正是火了一把。不仅科技“炫”,文化也“靓”。其中,《唐宫夜宴》节目运用5G+AR的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把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以诙谐幽默又不失庄重的方式,将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呈现在观众面前,以东方气韵打动人心、传颂四海。
在传统节日里,我们回望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再次体悟文化意涵、民族品格,也让人直面当下,思考如何更好涵养文艺和传承传统文化。
近些年,我们围绕传统文化,推出了诸多文艺创新之举。比如《国家宝藏》这档电视节目,将纪录片和综艺巧妙应用,以小戏院情势讲述文物的前世此生。曾经的故宫特展,万人争睹宋代《千里江山图》,即便排队5个小时,也才能匆匆看上5分钟。而《国家宝藏》的编导,将画卷背后的故事细细还原,让国宝在众人眼前“活”了,“近”了,亲切了。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中华文化也更能深入人心。事实上,守正创新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因为中华民族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和追求,中国文化才得以绵延不绝,并且总是能够在历史前进中不断创造新繁荣。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该束之高阁,而应以更炫的方式走进生活。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停留在过去式,和现代生活距离很远,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会在遗忘中生出僵化。《唐宫夜宴》之所以能“霸屏”多日,是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正是文艺创新带来的效果,既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也收获了观众的“芳心”,可谓一举两得。文艺创新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不竭源泉和深厚土壤,同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书写出当代文艺的辉煌篇章。
历史是厚重的,大浪淘沙,总会留下美丽的珍贝;文化既有形又无形,衣食住行,无不沉淀着传统的基因。以文艺创新来守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从我们眼前渐次“活”起来一石、一丝、一画、一瓷开始吧,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层中“别开生面”,让“文化老树”长出新枝,为明天沉淀下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华。
(摘编自李群《以文艺创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早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言,在创立无产阶级新文艺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现实语境,无产阶级政党也会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左翼文艺运动,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文艺运动一方面受到五四文艺精神的直接影响,包含了五四文艺科学、民主、启蒙的主旨;另一方面也试图以“革命文学”的口号为引导,超越五四文艺传统。在此一时期,文艺的阶级性、 大众化及其宣传功能,是左翼文艺家们关注的重点。无产阶级文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基本上还没有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视野。到了193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阵线内部就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展开了一场十分热烈的讨论。在这一讨论过程中,强调利用与改造旧的民族文艺形式,以超越过于西化的五四文艺的声音,最终占据了上风。
在关于民族文艺形式的讨论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们明确指出,民族文艺形式的问题,就是“中国民族旧文艺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问题”。这显然是一种与五四时期差异很大的文艺观念。在这里,新文艺与旧文艺之间不再是断裂的、相互取代的、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一种继承、改造、转化的关系。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意在保证民族文化传统的一脉相承,并使文艺的受众以文艺作品为中介获得民族身份的认同感,使文艺工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然而,与当时许多参与民族文艺形式讨论的左翼理论家相比,毛泽东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并不仅仅把提倡民族文艺形式当成是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民众抗战而采取的临时性文化策略,而是一开始就把它上升到了在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化”这一高度上进行思考的。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该是“带有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的文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又进一步明确地提出要利用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并对旧形式加以改造,加进新的内容,使之“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之后,毛泽东又提出以“人民性”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分析,以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性地加以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新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之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是一脉相承的。他在论述文艺问题时所使用的“中国精神”这一概念,以及对当代文艺创作提出的“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要求,与毛泽东关于文艺要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思想之间,更是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摘编自泓峻《文艺创新要结合时代精神融会传统资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宫夜宴》富有东方气韵,表演方式既诙谐幽默又庄重,讲述了唐朝少女在博物馆的奇妙夜之旅。
B.《唐宫夜宴》“霸屏”多日,深受观众喜爱,同时也引人深思:如何进行文艺创新来传承传统文化。
C.不同的文艺理论家,不同的政党,对文艺创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都不相同。
D.左翼文艺工作者早期重点关注文艺的阶级性、大众化和宣传功能,对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考虑甚少。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以更炫的方式走进生活,才不会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在遗忘中生出僵化。
B.当代文学作品中如果能够有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辉煌篇章,就能够大大地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
C.左翼文艺运动受到“科学、民主、启蒙”文艺精神的影响,割裂了传统的民族文化,有着很明显的西化倾向。
D.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新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论述,体现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固有立场的继承。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以文艺创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观点的材料是( )
A.大型歌舞集锦《云南映象》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充满古朴与新意,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B.国学大师钱穆在谈到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之学时说:“最理想的是懂得前人的,却并不能要他定要再进一步,超过前人。”
C.画家齐白石一生五易画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他告诫弟子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D.《中国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简要梳理材料二的层次结构。
5.根据原材料,你认为如何进行“文艺创新”?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健坤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是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 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 述而》),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天下之通丧也。”(《论语 阳货》换句话说,孩子的一生,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曰‘思无邪’。”(《论语 为政》)这样一来,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
在《中庸》中,儒家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那么“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了,也就是
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论语 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 阳货》中,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孔子践履德行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行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的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对“孝”的理解与柏拉图的早期对话《游叙弗伦》中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于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行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但是每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著,金小燕、韩燕丽译《“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须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 子张》)。隋唐以后,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认为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以表感恩。
B.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体现为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并且必须严格遵循其原意。
C.孔子不只单纯地传述,也会“作”出新东西,《十三经注疏》就是受其影响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D.因为在《中庸》中对“孝”的解释和“述”相关,所以“述”表达了“孝”的德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和子贡践履德行的活动都印证了“述”表达了“孝”的德行这一观点。
B.亚里士多德认为践行“孝”这一德行活动对象应是真理而不是上帝。
C.孔子之后,儒家教育遵从“述而不作”的信条,熟记经典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D.只要转变传统教育中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就会具备创新精神。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孝”的表现的一项是    
A.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C.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
D.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简要阐述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及做法,对后世有哪些影响,试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内容分析说明。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村,作为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成之所,是道德秩序、乡土礼俗、故风旧习等传统的发生和维持的场域。随着乡村被卷裹到全球化的现代浪潮中,乡村的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乡村社会记忆也面临消退。
乡村社会记忆,首先是生活在乡村中个体自身的社会经历反思,通过记忆的方式重构过往的个人生活经历,是个人生活史的重新赋意;其次是一场针对过往乡村生活的集体性追忆,是集体记忆的鲜活建构;最后是构建某一特定的地域、社区在国家民族层面中的社会记忆,构成社会转型和时代发展的生命档案。
对个体来讲,记忆强调过去的历史事实与当下的关联,以及这种关联呈现出的意义。记忆内嵌于富有生命意义的日常生活大背景中,个体与集体的行动或交互行为附着于历史性的生活世界之中。个体的行动是在其所属集体或者社群特定的文化秩序支配之下进行的,这种秩序也反映了历史变迁的轨迹。每一个生活在其间的个体,都可以用他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丰富的心灵世界,保存社会转型和历史变迁的印记。近年来出现的短视频、返乡体、影视记录片等形式,开启了技术下沉与全民记录结媒的时代,正好反映了当代人对加速的现代性的不同“写作”方式。
乡村人文遗产、文物古迹等构成历史语境中的“记忆之场”,它们成为呈现记忆消失的印记以及社会对过去或者失去的记忆重建的物质和精神依托。这些“记忆之场”正是勾连永远逝去的过去和当下这两个时空极值并重新阐释它们的媒介,其间,每一个体在这些“场”中赋予自己生活以意义与情感。
总之,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记忆,生成于现实社会并内嵌于社会框架之中,其本质是对过去的当下重构,在回忆与忘却的辩证关系中持续存在并达到富有生命感的情感意义。记忆产生于社会又缔造了社会(或社群),个体记忆是在社会记忆中形成的。同时,记忆具有重建性并通过依附一个社会“意义框架”被保存下来。乡村生活世界的记忆成为生活在其间或曾经生活在其间的人们的一种遗产性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紧密地关联着传统、风俗、故土、人情,真实地表现在日常的生活生产实践中。
(摘编自项继发《重拾乡村社会记忆》)
材料二:
当前,在我国大规模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留住乡村肌理,传承民间记忆,是每个新农村规划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浔龙河村位于长沙县,距离长沙市仅30公里,但由于耕地面积少,外出打工的人较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这些劣势在柳中辉眼里却可转化为优势:人少,集中安置就相对容易;耕地少,土地多样性就丰富……
于是,柳中辉带领团队携巨资返乡创业,2009年,他当上了浔龙河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返乡创业之初,一切并没有想的那样简单。单单说服村民们搬到统一规划的地方去居住,就让他们费尽脑筋。“一开始我们想建楼房,但乡亲们习惯了独门独户,嫌楼房憋屈,后来我们设计成了联排别墅,每家都有前后院,都有车库,一楼可以做门面商铺;大家说想吃自己种的菜,我们就在住宅旁边规划了50亩耕地作为景观菜园;乡亲们又说锄头耙头放哪?于是我们又在菜地里增加设计了工具房……”经过无数次协商,柳中辉及其团队不厌其烦地修改规划,以满足乡亲们的意愿。如今,破旧脏乱的农村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 白墙灰瓦的联排别墅和青砖铺成的乡间道路,每家门口都停放着小汽车。
柳中辉认为,新农村建设不是让农民都进城住,而是在考虑农民的需求的前提下,让城市文明融入乡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村民可以享受征地拆迁等开发带来的收益,但这毕竟是“一锤子买卖”,如何才能实现农村经济与文明的长期发展?
因此,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让农民实现就地就业创业,才能由“输血”变“造血”。
目前,浔龙河小镇形成了以蔬菜、花卉苗木和果木基地等为主的生态农业,不施用农药、化肥,生产健康绿色食品;以地球村、农业观光、养生度假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为项目聚集人气,拉动消费;以亲子教育、青少年国防素质教育、与北师大合作建校等为主的教育产业,形成固定消费人群;以田汉文化、湖湘化、亲子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提升小镇艺术气息和品牌影响力;以养生服务、健康生活打造的康养社区引导市民下乡居住,满足市民品质化生活需求。“浔龙河项目区产业之间形成了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作为基础产业,做到盈亏基本平衡;中短期内强调发展康养产业,实现盈利;长期则以旅游产业等形成持久稳定的收入来源。”柳中辉说。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活力浔龙将进一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摘编自常理《过“城市生活”留古镇乡愁》)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全球化的现代浪潮给乡村带来了极大冲击,乡村社会记忆面临消退的风险,这是材料一立论的背景。
B. 个体的乡村社会记忆,是个人对自己的乡村生活经历的反思、重构,其中也可以反映乡村的历史变迁。
C. 浔龙河村新农村建设一开始面临的问题,是乡村发展中的“新”与“旧”的冲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D. 生态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是浔龙河小镇长远发展的重点,旅游产业、康养产业是其必要的补充。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乡村人文遗产、文物古迹等是重拾乡村社会记忆的媒介,在重拾乡村社会记忆的过程中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
B. 重拾社会文化意义上的乡村记忆,需要着眼于乡村的过去,准确回忆乡村的历史,形成富有生命感的情感意义。
C. 材料一侧重从理论上分析“重拾乡村社会记忆”这一话题,材料二则用具体实例回答如何“留古镇乡愁”这一问题。
D. 重拾乡村记忆成为了一部分生活或曾经生活在其间的人的自我选择,材料二中柳中辉身上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选择。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已经离开凤凰的沈从文在自己的小说《边城》中深情地描绘了湘西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青年男女对歌传情等民俗。
B. 侗族作家潘年英用文字书写故乡一个坐落在贵州黔东南州天柱县名叫“盘杠”的小山村,探讨故乡的常与变。
C. 2020年,农业农村部指示,各地不得阻挡已落户城市但拥有宅基地的人返乡建房,自建房可以登记自己的名字。
D. 从1991年起,每年的公历4月1日至10日,洪洞县都在洪洞大槐树明代迁民遗址举行大型的寻根祭祖节活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结构层次。(4分)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今天我们该如何“留住乡愁”。(6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一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诎(曲),无见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同时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今存《淮南子》一书中,保存了不少汉初黄老的学说,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已出也。”(《主术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原道训》)这里所讲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
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家主要经典《论语》,也记载有孔子称颂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如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定要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如荀子说:“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黿鼍、鱼鳖、鰍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删改)
材料二: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虽存在不同与对立,但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相灭相生、相反相成,都是显而易见的。
B.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其中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是积极有为的。
C.韩非讲求君道的无为,黄老之学讲求臣道的无为,两者追求不同,但都含有积极意义,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
D.材料一最后一段引用《论语》《荀子》之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儒家形成了早期的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班固论述儒、道两家思想时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指出了儒、道两家的核心思想不是绝对不可调和或相互统摄的。
B.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时期,道家的无为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
C.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淡化美和艺术的独立造成的。
D.儒、道表面看来离异而对立,但实际上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内在原因在于,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化而来。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能支持“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B.骐骥--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D.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在学完先秦诸子单元后,小明对材料给出的“‘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有所疑惑,请从中国古代文人中任举一例,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本句的理解。(6分)
1.A(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其中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是积极有为的”错误。材料一第二段的“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是说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部分,直接将其判定为“积极有为的”太过绝对。C.文章指出“黄老之学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说明也支持“君道的无为”,与韩非的追求没有不同。D.材料一最后一段的引用是为了证明“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这一观点,而非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D(“内在原因在于,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化而来”错误,强加因果关系。结合“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人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等分析,选项中“儒、道表面看来离异而对立,但实际上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与“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发展演化而来”之间无因果关系。)
3.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A.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夏朝桀的暴虐而改变,用正确的社会政治措施适应它就吉祥,用错误的社会政治措施违背它就凶险。主要讲遵守自身规律,且规律不会改变。能体现“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B.意思是骏马跨跃一下,也不会超过十步的路程;劣马拉车连走十天,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这里在强调坚持的作用,强调“有为”。C.意思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阐述的是单纯的儒家有为的思想,没有揭示和无为的关系。D.意思是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作为于万物而不因功成业就自居;助万物成长而不宰割它们。佐证的是道家的无为思想,不符合题意。)
4.材料一按总分的论证思路展开论述。(1分)先提出观点,指出儒、道两家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1分)然后重点论述道家的无为并非与儒家的有为截然不相容,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1分)最后简单论述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开头第一段首先提出观点,指出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核心,然后点明“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都是显而易见的”。分论一;第二段讲人们片面认识道家的无为,然后点明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第三段讲韩非的观点,即“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第四段讲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第五段得出结论“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这五段主要讲道家的无为不是与儒家的有为截然不相容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分论二:第六段讲“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道两家也有一致认同的思想观点。可见材料一是按总分的论证思路展开论述。
5.“兼济天下”是儒家的有为,“独善其身”是道家的无为,两者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的,可以通过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时追求的侧重点不同来体现。(2分)示例一:陶渊明早期有“兼济天下”的壮志雄心,曾多次出仕为官。经历了东晋政治的酷虐和官场的黑暗后,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独善其身,表现出他顺应自然、乐天知命的逍遥无为思想。示例二:苏轼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但始终未泯灭“兼济天下”的有为思想,他为官的每一任都留下了斐然的政绩。另一方面他又透过无限的时空来思考人生,观照自然,物我两忘,表现出“独善其身”的无为思想。(写出人物“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两面,各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运用文中信息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兼济天下”,同时救济各个方面。使天下民众、万物都受到恩惠和帮助,这是儒家的有为。“独善其身”,原指不得志时也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后指只顾自己好而不顾他人或全局,是道家的无为。“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结合“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分析,“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从古至今,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说法,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可以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为不同时期,不同境遇,追求的侧重点不同。如陶渊明,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但他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独善其身,表现出顺应自然、乐天知命的逍遥无为思想。如苏轼,苏轼在政治上奋发有为、希望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时,曾经批判过释、道思想,但始终未泯灭“兼济天下”的有为思想。在他处于逆境时,即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而个人又遭受到排斥打击时,则又更多地接受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思想,在释、道思想中找到精神的寄托。表现为“独善其身”的无为思想。
湖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和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主要通过内部能力提升实现技术突破。对于后发国家是否需要自主创新这一问题,曾经引发广泛讨论,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和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一些人认为技术也是普通商品,可通过市场和贸易途径获得,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寄托于没有自主创新的“国际合作”。但是,与技术相关的贸易具有特殊性。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技术相关的经济活动往往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事实早已证明,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一方面,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知识经验、创新实践等大量隐性知识,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和提升;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持领先优势,不能容忍其他国家掌握核心技术后对其形成挑战,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后发国家创新发展。因此,虽然创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活动,但是创新发展过程并非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科技创新战略的选择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前景,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关键核心技术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我国研发投入保持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也要看到,与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科技创新力量比较分散,各类创新主体联系不紧密,科技创新相关体制机制还存在堵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影响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活力发挥。一些关键领域仍然面临“卡脖子”风险,影响产业升级和长远发展。还要看到,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增大,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将无法有效应对新的国际科技竞争,无法有效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摘编自《经济日报》《必须更加重视自主创新 》)
材料二: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尽快破解“卡脖子”难题。
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目标指引前进方向,探索孕育创新机遇。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也要鼓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前沿探索,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努力拓展认知边界、开辟认知疆域、孕育科学突破。结合基础研究具有探索性、不确定性、长周期性特点,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研究自主权。同时,坚持系统布局、目标导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整体推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破解“卡脖子”难题。
坚持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强调要“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这就要求我们将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使基础研究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碰撞出创新之火、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要坚持“四个面向”,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瞄准“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机制,推动先进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和运用。同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利用我国完备的产业链、稳定的供应链、活跃的人才链,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坚持自主育才与对外引才相统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厚植人才培育土壤,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加强全领域、全周期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同时,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政策,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普通商品的技术,可通过市场和贸易途径获得,所以有人认为没必要进行自主创新。
B.为了维持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一些国家甚至动用国家力量打压后发国家创新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经济利益。
C.搞清楚“源头”和“底层”的东西,‘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D.创新人才很重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可以是自主育才,又可以是对外引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原因是专利申请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
B.要有效应对新的国际科技竞争,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就要具备自主创新能力。
C.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相结合,既要凝练科学问题,也要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D.我国有着完备的产业链、稳定的供应链、活跃的人才链,这为对开展“卡脖子”联合攻关提供了基础保障。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3.09万亿元,是2012年的3倍,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
B.专利申请高速增长,2022年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7万件,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通讯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批重要成果。
C.为确保美国辉瑞等疫苗生产商能得到充足原料供应、实现全天候生产,拜登上任伊始就援引《国防生产法案》,禁止美国出口用于生产疫苗的关键原材料。
D.被国外卡脖子,中国一美女博士打破垄断。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出了5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实现了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从无到有的突破。
4.谈谈两则材料它们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请简要分析。(4分)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6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说:“从创新角度来看,当前最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是现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第二个就是在科技创新过程当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的问题需要改革。”
1.(3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参考答案】D
【试题详解】 A 项原文为“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寄托于没有自主创新的“国际合作”,并不是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自主创新;B 项,由原文“虽然创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活动……将关键核心技术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可知,这些做法主要是为了国家利益;C 项“就迎刃而解了”,说法绝对。)
2.(3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把握材料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参考答案】A
【试题详解】A 项,“专利申请高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显著提高”,不是原因,是表现。
3.(3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材料观点的把握。
【参考答案】C
【试题详解】A 选项表现为自主创新投入增加,B 选项表现为自主创新取得的成绩,D选项是自主创新获得的突破。C 选项的美国为保证自己的生产而不出口,与中心论点
无关。
4.(4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本逻辑和归纳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
【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首先阐述了我们为何要将关键核心技术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然后谈及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以及存在的问题。
②材料二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破解“卡脖子”难题。
③材料一侧重点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自主创新(为什么),材料二侧重点是我们如何自主创新(怎么办)。(第 1、2 点各 1 分,第 3 点 2 分)
5.(6 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破解“卡脖子”难题,需要从国家层面入手:
①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研究自主权。
②坚持系统布局、目标导向,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整体推进。
③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每点 2 分)
湖南省市常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乐感文化”是李泽厚提出的,它不仅是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高度概括,更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中国人诗性智慧的精审总结。《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塑造过程中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笔者尝试从《论语》来看“乐感文化”的内涵并进行分析。
“乐生”的生命精神。《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春秋那个朝不保夕的乱世,夫子得知马厩失火后,并没有关心自己的财产,而是出于本能地问人有没有伤亡,可以看出夫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此其一。其二,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强调人们要自强不息、韧性奋斗。《子罕》篇讲:“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提醒我们只有恶劣的环境才能磨砺人的意志,最大程度激发人的生命潜能。其三,这种“乐生”的生命精神,还体现为“慎终,追远”的生命关怀。孔子对生死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对祭祀的态度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孔子认为,要想懂得死,首先得懂得生,他对鬼神是否存在未置可否,但却强调行祭的时候必须设想祖先(鬼神)是存在着的。这就决定了我们中国人的生命关怀之中不仅较为重视此生此世的生命和意义,而且也重视死后的哀荣。
“乐群”的生存智慧。中国“乐感文化”以“一个世界”为立足点,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因此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自己的奋斗、靠人与人之间从物质到精神的相互扶持,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人际和谐的强调。“乐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认为,我们走不若马、力不若牛,又没有外在的上帝可以依靠,只能自己依靠自己,相互依靠,彼此团结,因此才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中国的“乐感文化”具有“乐群”的生存智慧。
“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儒学为核心的“乐感文化”虽不提倡宗教信仰,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对生活悲观失望,反而体现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梁漱溟先生将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概括为“孔子生活之乐”。
“乐感”的人性追寻。就人性完满的角度而言,“乐感文化”表现为“乐感”的人性追求。所谓人性完满从个体心理角度来说,是通过“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塑造一个完人,更是“乐生”、“乐群”和“乐观”的完满呈现。这是一种审美结构的呈现,更是一种内在心灵的形上超越。通读《论语》可发现,以儒家为代表的人生哲学,很重视“诗”“乐”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正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此即孔子理想的“成人之道”,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因之,当孔子问志时,曾子不假思索地答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的“曾点气象”。
“乐感文化”包含以上多重内涵,对“乐感文化”的研究在坚持中华文化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应对异质文化之间的价值冲突,特别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张鹏举《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
材料二:
先秦诸子处于西周分封多国体系和大一统的过渡阶段,有的往前看,发明富国强兵的技术,有的往后看,宣扬敬天保民的奥义,其讨论问题域的格局使后人感到陌生。好比已然成为金融行业成功人士的你,仍然不妨了解一下小时候“想成为”或是后来“差点就成为”的科学家、画家的故事,虽然无补于改变既成的人生轨迹,但一来可以展望可能世界里自己的人生将如何展开,与过去和解,二来也能比较什么更重要,为后人提供更全面而审慎的建议。今天我们还要读《孟子》、读古书,更重要的意义大概在这里。
阅读《孟子》的过程中,不妨在孟子的言行和自己的想法之间不断切换,让自己穿梭于《孟子》里的各色人等,辨析观念和诉求的异同,还原思想的碰撞和互动:与孟子打交道的那些人,他们的诉求会是什么?如果我们身处孟子的角色,我们会怎么做、出什么样的主意?通过这样的沉浸和推演,兴许可以看到“迂远而阔于事情”之外更完整的孟子。
但“迂阔”的孟子确实没能劝成大多数焦虑的诸侯,这些经历都记载在《孟子》中,联想到《孟子》由其本人与弟子叙定,说明晚年的孟子对此并不为意,他仍希望后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像他一样“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的坚持或正是源于顺受正命的心安,以及他发掘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后者强化了华夏文明中勇的基因,激励了无数舍生取义的后人。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读古书也是如此。日常生活里的体验,往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味孟子的心绪。今天的读书和阅历都是为了锤炼更健全的常识与德性,为更好地应对明日的起起落落、承担机运可能赋予的更多责任做好准备。
有位学者曾这么描述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英国人称之为“品质”的东西:“责任先于权利;荣誉先于利益;……与其背弃信任你的人,毋宁死。”拥有这样的品质也为包含孟子在内的青春期华夏人所钦佩。希望通过阅读《孟子》,大家能够体认到,当一个这样的好人“难且值得”。古代的哲人如若地下有知,看到亲手抛下的漂流瓶种子历经数千年长成参天大树,继续荫蔽着更多人追求勇敢而自由的生活,虽然生前颠沛流离,也会深感欣慰。
(摘编自李劭凯《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孟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泽厚提出的“乐感文化”,高度概括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总结了中国人的诗性智慧。
B.“乐生”的生命精神,体现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及慎终追远的生命关怀。
C.以儒学为核心的“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所以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也更重视人际交往。
D.“迂阔”的孟子没能劝成大多数焦虑的诸侯,晚年他却并不在意,他希望后人能有像他一样“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谈《论语》中体现的“乐感文化”多重内涵,层次清晰;材料二论述孟子思想对华夏文明的影响,语言精炼。
B.培养“君子”,就要进行“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这样就能将中国“乐感文化”内在的诗性智慧呈现出来。
C.《论语》中“孔颜乐处”所揭示的安贫乐道、豁达自信的处世理想和人生态度体现着中国“乐感文化”的诗性智慧。
D.读古书的意义往往在古书之外,现在的阅读和阅历都是为了锤炼更健全的常识与德性,为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好准备。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乐感文化”精神内涵的一项是( )(3分)
A.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代徐元杰《湖上》)
B.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宋代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C.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代刘禹锡《浪淘沙》 )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方法论述“乐感文化”的内涵?请简要分析。(4分)
5.《增广贤文》中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阅读《论语》《孟子》这样的古书仍有着积极的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1.C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C.“不提倡宗教信仰,所以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也更重视人际交往”强加因果。原文“……不构想超出此岸世界的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因此没有上帝天国可以依赖,只得靠自己的奋斗、靠人与人之间从物质到精神的相互扶持,这就决定了中国人对儒家强调的忠、孝、礼、义、仁的重视,对人际和谐的强调”可知,由于没有彼岸世界的理念,儒家强调自我的奋斗和人际和谐,并无选项的因果关系。】
2.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就要进行……这样就能……”过于绝对。原文“通读《论语》可发现,以儒家为代表的人生哲学,很重视‘诗’‘乐’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可知,原文是说“重视”,而不是“就要”。并且原文没有说受到艺术熏陶后就能展示出“乐感文化”的智慧。】
3.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选项意思是: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符合“乐感文化”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B.选项意思是: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符合“乐感文化”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C.选项意思是:弟子进父母门就要孝顺,出自己门就要敬兄长,谨慎而有信用,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符合“乐感文化”的“乐群”的生存智慧。
D.选项意思是: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淘金可以看做是追求真理,而淘金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故选项不符合“乐感文化”诗性智慧的表现。】
4.①通过列举“乐感文化”的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内涵和各个内涵的具体含义。
②运用了道理论证,通过人们公认的儒家的理论等来证明“乐感文化”的内涵。
③举例论证,列举夫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来论证“乐感文化”。
④引用论证,引用《子罕》《先进》等篇中的名言来阐释“乐感文化”。
5.①阅读《论语》可以理解民族性格之成因。
②阅读《论语》让现代人更重视生命和荣誉;重视依靠自己和群体的力量;对生活更积极乐观;更懂得通过艺术来陶冶自己。
③阅读《孟子》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预计未来。
④阅读《孟子》可以吸收先人优秀的品质,激励后人奋发有为。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河南春晚“霸屏”,真正是火了一把。不仅科技“炫”,文化也“靓”。其中,《唐宫夜宴》节目运用5G+AR的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把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以诙谐幽默又不失庄重的方式,将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呈现在观众面前,以东方气韵打动人心、传颂四海。
在传统节日里,我们回望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再次体悟文化意涵、民族品格,也让人直面当下,思考如何更好涵养文艺和传承传统文化。
近些年,我们围绕传统文化,推出了诸多文艺创新之举。比如《国家宝藏》这档电视节目,将纪录片和综艺巧妙应用,以小戏院情势讲述文物的前世此生。曾经的故宫特展,万人争睹宋代《千里江山图》,即便排队5个小时,也才能匆匆看上5分钟。而《国家宝藏》的编导,将画卷背后的故事细细还原,让国宝在众人眼前“活”了,“近”了,亲切了。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中华文化也更能深入人心。事实上,守正创新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因为中华民族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和追求,中国文化才得以绵延不绝,并且总是能够在历史前进中不断创造新繁荣。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该束之高阁,而应以更炫的方式走进生活。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停留在过去式,和现代生活距离很远,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会在遗忘中生出僵化。《唐宫夜宴》之所以能“霸屏”多日,是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正是文艺创新带来的效果,既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也收获了观众的“芳心”,可谓一举两得。文艺创新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不竭源泉和深厚土壤,同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书写出当代文艺的辉煌篇章。
历史是厚重的,大浪淘沙,总会留下美丽的珍贝;文化既有形又无形,衣食住行,无不沉淀着传统的基因。以文艺创新来守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从我们眼前渐次“活”起来一石、一丝、一画、一瓷开始吧,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层中“别开生面”,让“文化老树”长出新枝,为明天沉淀下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华。
(摘编自李群《以文艺创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早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言,在创立无产阶级新文艺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现实语境,无产阶级政党也会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左翼文艺运动,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文艺运动一方面受到五四文艺精神的直接影响,包含了五四文艺科学、民主、启蒙的主旨;另一方面也试图以“革命文学”的口号为引导,超越五四文艺传统。在此一时期,文艺的阶级性、 大众化及其宣传功能,是左翼文艺家们关注的重点。无产阶级文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基本上还没有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视野。到了193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阵线内部就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展开了一场十分热烈的讨论。在这一讨论过程中,强调利用与改造旧的民族文艺形式,以超越过于西化的五四文艺的声音,最终占据了上风。
在关于民族文艺形式的讨论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们明确指出,民族文艺形式的问题,就是“中国民族旧文艺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问题”。这显然是一种与五四时期差异很大的文艺观念。在这里,新文艺与旧文艺之间不再是断裂的、相互取代的、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一种继承、改造、转化的关系。这种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意在保证民族文化传统的一脉相承,并使文艺的受众以文艺作品为中介获得民族身份的认同感,使文艺工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然而,与当时许多参与民族文艺形式讨论的左翼理论家相比,毛泽东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并不仅仅把提倡民族文艺形式当成是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民众抗战而采取的临时性文化策略,而是一开始就把它上升到了在中国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化”这一高度上进行思考的。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该是“带有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的文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又进一步明确地提出要利用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并对旧形式加以改造,加进新的内容,使之“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之后,毛泽东又提出以“人民性”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分析,以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性地加以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新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之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是一脉相承的。他在论述文艺问题时所使用的“中国精神”这一概念,以及对当代文艺创作提出的“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要求,与毛泽东关于文艺要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思想之间,更是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摘编自泓峻《文艺创新要结合时代精神融会传统资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宫夜宴》富有东方气韵,表演方式既诙谐幽默又庄重,讲述了唐朝少女在博物馆的奇妙夜之旅。
B.《唐宫夜宴》“霸屏”多日,深受观众喜爱,同时也引人深思:如何进行文艺创新来传承传统文化。
C.不同的文艺理论家,不同的政党,对文艺创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都不相同。
D.左翼文艺工作者早期重点关注文艺的阶级性、大众化和宣传功能,对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考虑甚少。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以更炫的方式走进生活,才不会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在遗忘中生出僵化。
B.当代文学作品中如果能够有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辉煌篇章,就能够大大地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
C.左翼文艺运动受到“科学、民主、启蒙”文艺精神的影响,割裂了传统的民族文化,有着很明显的西化倾向。
D.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新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论述,体现出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固有立场的继承。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以文艺创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观点的材料是( )
A.大型歌舞集锦《云南映象》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充满古朴与新意,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B.国学大师钱穆在谈到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之学时说:“最理想的是懂得前人的,却并不能要他定要再进一步,超过前人。”
C.画家齐白石一生五易画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他告诫弟子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D.《中国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简要梳理材料二的层次结构。
5.根据原材料,你认为如何进行“文艺创新”?
1.C 2.D 3.B 4.第一层(1段),总说,不同的文艺理论家,不同的政党,对传统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第二层分说,(2—5段)按时间顺序阐述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提升过程。 5.⑴文艺创新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不竭源泉和深厚土壤。
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⑶结合当下实际,服务当代,面向未来。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对文艺创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都不相同”错。原文是“在创立无产阶级新文艺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现实语境,无产阶级政党也会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可见原文中只是“对待传统文化”不同,不含“文艺创新”。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只有……才……”条件把握错误。原文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该束之高阁,而应以更炫的方式走进生活。传统文化如果仅仅停留在过去式,和现代生活距离很远,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会在遗忘中生出僵化”,可见选项在二句中间加了条件;
B.“如果能够……就能够……”条件与结果倒置。原文是“文艺创新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不竭源泉和深厚土壤,同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服务当代,面向未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才能书写出当代文艺的辉煌篇章”,可见应是先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才可能出现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辉煌篇章;
C.“割裂了传统的民族文化”错,原文是“无产阶级文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基本上还没有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视野”,注意是“基本上”没有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视野,也就谈不上“割裂了”;另外“有着很明显的西化倾向”错,原文“过于西化的五四文艺”,可见是五四文艺有“西化倾向”。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注意观点是“以文艺创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B项钱穆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要求创新超越,所以不能作为论据。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段,这是个总领段,主要总说“对早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言,在创立无产阶级新文艺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现实语境,无产阶级政党也会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文艺理论家,不同的政党,对传统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第二部分是二至五段,二段按照时间顺序先介绍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还没有重视传统文化,“无产阶级文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基本上还没有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的视野”;再介绍1930年代中期以后左翼文艺阵线通过讨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