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章末复习1.能从“价—类”角度认识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2.铁、金属材料在工艺流程中的应用(难点)。学习目标目标一 铁、铝及其化合物目标二 铁、金属材料在化学工艺流程中的应用内容索引铁、铝及其化合物一1.铁及其化合物(1)铁元素的存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铁离子、亚铁离子的鉴别、转化和除杂 Fe3+ Fe2+鉴别 ①棕黄色 ②加NaOH,红褐色沉淀 ③加KSCN,红色溶液 ①浅绿色②加NaOH,沉淀颜色变化:白色→灰绿色→红褐色③加KSCN无明显变化,加H2O2后变红转化 Fe3+ Fe2+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Fe3+(Fe2+):加Cl2、H2O2等 Fe2+(Fe3+):加入Fe粉2.铝及其化合物3.合金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可以通过添加合金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加以调节。近年来,为满足某些尖端技术发展的需要,人们又设计和合成了许多新型合金。应用体验1.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下表选项中的物质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M N P QA NH3·H2O Ba(OH)2 铜 KSCNB Na BaCl2 FeO KSCNC NaOH Ba(NO3)2 锌粉 KSCND Na2O2 MgCl2 Fe KSCN√Ba(OH)2与Fe2(SO4)3反应得到的是Fe(OH)3与BaSO4的混合物,沉淀不是白色的,A项错误;FeO不能还原Fe3+,B项错误;MgCl2与Fe2(SO4)3不反应,D项错误。应用体验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实验现象为棕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B.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C.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4H+===4Fe3++2H2O√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2Fe3++Fe===3Fe2+,溶液棕黄色逐渐消失,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A项正确;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2FeCl3+Fe===3FeCl2,B项正确;题述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得出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的结论,应先加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可判断溶液中不存在Fe3+,然后加新制氯水,若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项错误;在酸性条件下,Fe2+可以被O2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D项正确。应用体验3.镁铝合金质优体轻,又不易锈蚀,大量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日用化工等领域。下列关于镁铝合金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的熔点都低B.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足量稀盐酸中C.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D.此合金的硬度比镁和铝的硬度都大√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A正确;镁铝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镁和铝,Mg和Al均能与稀盐酸反应,则合金能全部溶解于足量稀盐酸中,B正确;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镁不能,镁铝合金不能全部溶解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C错误;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D正确。返回铁、金属材料在化学工艺流程中的应用二1.工艺流程图的结构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物质循环使用。规律:①主线主产品;②分支副产品;③回头为循环。2.工艺流程中常见的操作常见的操作 目的或方法原料处理 粉碎(研磨) 将块状或颗粒状物质粉碎,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浸取 向固体中加入适当溶剂或溶液,使其中可溶性的物质溶解,包括水浸、酸浸、碱浸;固体发生反应或溶解得到金属离子,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灼烧(煅烧) 使固体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等除杂转化 加入氧化剂 如加入绿色氧化剂H2O2将Fe2+氧化转化为Fe3+。绿色氧化剂H2O2的优点:不引入新杂质,对环境无污染物质分离 过滤、蒸发等常规操作3.分离提纯(1)过滤:分离沉淀和溶液,若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大量析出,采用趁热过滤等方法。(2)沉淀的洗涤①沉淀的洗涤: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②洗涤沉淀的试剂及洗涤的目的:水洗——除去表面可溶性杂质。冰水洗——洗去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减少沉淀溶解损耗。乙醇洗——洗去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减少沉淀溶解损耗;使沉淀快速干燥。③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加试剂,若无沉淀产生,证明已洗涤干净,反之未洗涤干净。(3)结晶:分离可溶性的溶质,根据溶质溶解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结晶方式。①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且受热不易分解的可溶性物质的析出。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适用于杂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的分离提纯,如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如结晶水合物等。③蒸发结晶、趁热过滤:适用于杂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的分离提纯,可减少杂质晶体的析出,如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趁热过滤时漏斗要预热或用带加热装置的漏斗过滤。应用体验某废旧金属材料中主要含Fe、Cu、Al、Fe2O3、FeO、Al2O3、CuO等,现利用下列工艺流程回收部分金属及金属化合物:已知:绿矾为FeSO4·7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焙烧过程中金属单质转化成了对应的氧化物B.操作Ⅰ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小烧杯和漏斗C.酸浸2发生的反应为Fe+Cu2+===Fe2++CuD.操作Ⅲ的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Fe、Cu、Al在焙烧过程中会生成对应的氧化物,故A正确;操作Ⅰ是过滤,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小烧杯和漏斗,故B正确;酸浸2是Fe、Cu混合物中Fe和硫酸反应:Fe+2H+===Fe2++H2↑,故C错误;操作Ⅲ是滤液Ⅱ变为绿矾,其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故D正确。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