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第2课时----守法不违法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第2课时----守法不违法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
(课时页)
课题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第2课时----守法不违法 课时总第28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守法的重要性和违法的严重性。 2.通过学习,增强守法意识,正确认识校园欺凌行为,提高自我保护。 3.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到公民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敢于对校园欺凌说“不”,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重点落实的学科学生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民主法治,公民意识;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心存不忍”超载,教练知法犯法被罚。 2.提问:你是如何看待该名教练的行为的?你还知道哪些“知法犯法的事例吗? 出示图片:知法犯法,严惩不贷。 观看视频 思考 分享 激发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法律保护合法 惩处违法犯罪。 1.出示: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小提示:守法不违法。 2.活动园:阅读教材第86页”活动园“,思考: ①完成教材中的问题。 ②在杜某某走上违法道路的过程中,家庭是否有责任? 小结:在杜某某走上违法道路的过程中,家庭有一定的责任。家长不能以正确的言行引导和教育孩子,不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使杜某某从违纪逐渐发展到不良行为,最后走上违法的道路。 ③杜某某的不良行为和他走上违法道路有直接的关联吗? 小结:有直接的关联,不良行为是导致杜某某走上违法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3.知识活动 【活动二】:坚决抵制校园欺凌行为。 1.出示: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相处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愉快时光,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如孤立自已不喜欢的同学、恃强凌弱、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网上传播谣言等网络欺凌行为也越来越多。这些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提问: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表现?校园欺凌行为有什么危害? 2.出示: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3.活动园:王然的经历。 提问:故事中的王然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爸爸给了王然怎样的建议? 提问:如果你是王然的同学,当你看见鲁某拦住王然时,你会怎么做?请在恰当的做法前面画“√”。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办法吗? 提问:鲁某为什么欺负王然?你能接受他欺负同学的理由吗? 4.出示:欺凌他人的原因。 提问:你认为这些说法合理吗? 5.校园严重欺凌行为对应的刑法罪名。 6.《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出了哪三把剑? 积极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 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 切实形成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工作合力。 7.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 8.播放视频:教育宣传片。 9.课堂知识活动。 【活动三】:加强自我保护能力,预防性侵害 1.提问:阅读教材第89页第1段,思考: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隐私? 出示: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 2.完成教材第89页“活动园”的问题。 下列两幅图中,哪一幅是正常的身体接触?哪一幅是不当的身体接触?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 3.知识窗:结合“知识窗”的内容,说说我们怎样防范性侵害。 小结:性侵害未成年人是非常严重的犯罪。刑法规定,奸淫幼女的,构成强奸罪,从重处罚;猥亵儿童的,构成猥亵儿童罪,从重处罚。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远离侵害,学会自卫。在出现性侵害事件后,应当立即向父母、学校报告,由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4.课堂知识活动。 阅读 认知 思考 交流 分享 参加活动 阅读 认知 思考 讨论 交流 思考 讨论 交流 阅读 思考 交流 阅读 思考 交流 分享 阅读 认知 观看视频 参与活动 阅读 思考 分享 思考 交流 阅读 思考 认知 参与活动 通过活动园案例的讨论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我们平时的不良习惯也会影响到我们今后的成长,我们也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通过活动园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学会正确面对学校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将各类风险缩小到最低程度,树立起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意识。 通过活动园的讨论分析,让学生学会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保护身体隐私,学会加强自我保护和预防性侵害能力。
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牢记作为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法律责任,守法不违法,面对欺凌敢于说“不”,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远离性侵犯。 情感升华 总结提升 突出核心素养目标。
课后作业 守法不违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板书设计 守法不违法 违法犯罪需担责 向校园欺凌说“不” 预防性侵害
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落实的对应《新课标》指导理念;本课时教学评价关注点;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改进思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