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单元解读【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革命先辈”这一主题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课文。课文讲述的都是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事迹,引领学生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以“革命先烈”为线索,通过文本阅读,感受到镌刻于炎黄子孙骨子中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感受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语文要素】“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其中,《八角楼上》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从而读懂课文内容。《朱德的扁担》借助描写朱德同志挑粮时的词语,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难忘的泼水节》借助词语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场景。《刘胡兰》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再借助词句体会刘胡兰宁死不屈的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设计了落实挑战性学习任务的主体学习支架:《八角楼上》借助要素,把握故事的内容和脉络;《朱德的扁担》借助情节串联,在前后勾连中整体把握故事;《难忘的泼水节》借助插图,形成图文勾连,从而把握讲述故事;《刘胡兰》聚焦故事发展脉络,借助起因经过结果等关键情节学讲故事。学段要求:第一学段——“阅读并学习讲述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爱国志士的童年故事,表达敬仰之情和向他们学习的愿望”第二学段——“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教学提示:1.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比如,第一学段“春夏秋冬”“英雄的童年”……2.“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方法学习作品……3.鼓励学生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4.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一、单元语文要素册别衔接语文要素: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阶梯变化: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字词,尝试讲述课文内容: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实则是对以上两单元的整合与拓展通过对本单元课后习题的分析,第六单元的“了解课文内容”,应以关键词语为支架,以讲述为方法,通过借助字词的讲述实践,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表达要素:按顺序讲清楚图意学习简单讲述;“合作讲述”,强化听说素养的培育;“续编拓展”,打开故事讲述的空间;最后又巧炒勾连本单元学过的革命故事题材,借助连环画这一独特的方式,完成基于大单元的整体学习建构。鼓励学生在口头交流和书面创作中,运用多样的形式呈现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引导学生成长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分享者和有创意的表达者。二、单元语文要素课文关联语文要素分课解读及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人文主题:革命精神语文要素: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表达要素:借助图画 讲故事【口语交际训练要素】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看图讲故事”,重点是让学生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能认真倾听,知道讲的哪幅图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整体建构和任务实施,我们着力在三个层面推动“学习讲述”:引导“听中学”。我们认为,提供“讲述”的直观印象,是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会讲述的客观需求,是基于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应然之举。第二,构建“合作学”。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完整讲述一则故事并非易事,而本单元的故事类型又比较特别,革命故事所具有的年代疏离感、情节陌生感等都给学讲故事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本单元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学讲”这一支架,通过创设“同伴合作”“角色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搭建故事讲述的梯架,引导学生在学伴的帮助下讲述故事。第三,推动“尝试学”。必须要认识到,讲述是讲述者基于理解的创造性表达,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讲述者自身的实践尝试。老师们在具体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讲述的实践过程中,从讲述关键语句到段落,从讲述段落到完整故事,在“自己练说”与“角色练说”的交互中,学习讲述革命故事。【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分类 课题 课时 教学目标课文 15.八角楼上 1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会写“八角楼、深夜、军衣”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和课文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16.朱德的扁担 1 1.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0个词语。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3.学习“戴着斗笠”等词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17.难忘的泼水节 1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生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18.刘胡兰 1 1.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民”等8个字,会写“年轻、村子”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等词语的意思。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刘胡兰的英勇不屈。口语 交际 看图讲故事 1 1.能按顺序讲清楚图画的意思。 2.能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副图的内容。语文 园地 语文园地 1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 2.能根据语境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学习多音字据义定音的方法。 3.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4.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 5.背诵一组与立志有关的名句。 6.阅读《大禹治水》,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6【学生学情分析】本单元安排的课文,属于特殊时代,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所以教学本单元,教师要做大量课外资料的补给。补给内容可以是图片补给、文字补给、视频补给等。本单元教学建议以读为主线,并引导学生课前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