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的折射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光的现象,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的折射规律;(2)知道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3)学会画折射光路图。2.科学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探究的能力三、教学分析光的折射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室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稍作铺垫就直奔主题,带领学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实验探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本节以物理实验为基础,让学生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开展探究、解决问题。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相比,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少的多,叉鱼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学生见过的不多,“折射断筷”在小学见过,“海市蜃楼”少数学生从一些媒体上有见闻,因此折射现象呈现环节必须充分、直观,以引发学习的欲望,由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不长,动手实验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为以后的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圆珠笔在玻璃砖后面看起来偏折。【提问】上述现象是怎样引起的?能否用以前学的知识解释?课件展示筷子在碗中弯折的图片。【过渡】其实跟刚刚的小实验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日常生活中能够遇到。这种现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二)讲授新课1.光的折射【过渡】在前边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又是怎样的路径呢?【演示实验】将一束光射向盛水的水槽,观察光线如何变化。发现光线偏折了。【过渡】这里的光线偏折其实就是发生了折射。根据我们看到的光路,我们来试着画一下折射图。(1)光的折射:光从空气(一种介质)斜射入水(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过渡】像光的反射一样,在折射图里,我们也需要理解几个基本概念。(2)法线 ON:经过入射点 O并垂直于界面的直线。入射角 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 r: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演示实验】改变光束摄入水中的角度,观察折射有没有发生变化。(3)光的折射特点:①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②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④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过渡】现在,我想向大家提问一个问题,如果光垂直于界面射入,那么折射光的光路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动手实验,垂直于界面射入,观察现象)⑤光由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过渡】在光的反射中,我们知道,光路是可逆的,那么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呢?⑥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池水变浅与池水变浅同理的还有筷子变弯折。可以引导学生画光路图,进行分析。(2)渔民叉鱼(3)海市蜃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