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 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分子热运动 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资源简介

13.1分子热运动
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组成;能识别扩散现象(重点);
2.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交流展示】
物质的构成:物质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构成的,通常以 为单位来量度,肉眼 (能/不能)直接分辨出来。
2.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观看气体扩散实验的视频,阅读课本P3页)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 对方的现象,叫 。
(2)演示实验:①向空气中喷空气清新剂 ②向水中滴入红墨水 ③向凉水和热水中分别滴入红墨水
实验①、②及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 现象。实验③说明:温度越高,扩散
越 ,说明分子热运动越 ,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又称为
。相同条件下, 体最容易扩散, 体最难扩散。
(3)扩散现象表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 运动;②分子间有 。
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右图所示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 力;
①固体很难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 力。
②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
③气体既容易压缩,也容易膨胀,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很 。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态 很小 很大 有 有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 有
气态 很大 很小 无 无
(2)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请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3)分子间既有 又有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是,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见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
4.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 、 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
(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 力和 力。
【当堂检测】
1.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汽车驶过公路,灰尘在空中飞扬  B.沿着河床奔流而下的河水
C.樟脑丸放置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  D.新型肺炎冠状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2..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撤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因为重力的作用才进入下面的瓶子里
B.空气和二氧化氮只会在下面的瓶子里混合
C.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
D.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会在两个瓶子内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3.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铅笔芯使用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5.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是由于甲醛跟空气发生 现象。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 越高, 越剧烈。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 ,说明 。
6. 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 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
【拓展提升】
7. 下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刚开始,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的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2)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8. 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薄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手指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d表示有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说明 .其中棉线的作用是 。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