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时 总课时:第 课时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苏科版(2023版)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上)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习题课(附课件)一、教学目标 1、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发现一些新特点。 2、练习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一些应用问题。 3、再次经历合作、交流、分析、论证、归纳、表述等形式进一步认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二、教学重点 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具体问题。三、教学难点 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四、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分析总结。五、教具(备用) 蜡烛、 凸透镜、光具座、光屏、刻度尺、火柴。六、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内容1、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回顾上节基本概念和实验。投影凸透镜成像规律(略)2、小结凸透镜成像的一些特点:投影出。(1)、u=f是倒立实像和正立虚像的分界点。(2)、u=2f是像放大、缩小的分界点。(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异侧。虚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4)、凸透镜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像一定是放大的像;像距小于物距,像一定是缩小的像。(5)、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6)、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3、凸透镜成像的重点应用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投影列表:略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并列表(二)、例题解析题型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直接应用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时,成 立的 像。当物体逐渐远离凸透镜时,像到透镜的距离将逐渐 ,像将逐渐 .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邮票,则透镜到邮票的距离应 .讨论、解析熟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本题第一、二空就容易回答。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第三、四空就容易回答。观察邮票一般要看到的是放大正立的像,所以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邮票应放在焦点以内,故透镜到邮票的距离应小于焦距即小于10cm.2、关于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位于焦点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物体位于焦点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C.物体位于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物体位于焦点以外,2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讨论、解析此题实际是直接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解答的题。说明:从以上4题看,正确理解和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特点非常必要。题型二:像的大小变化与物距、像距变化的关系3、一个物体位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从40cm处逐渐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大,最后比物体大 B.逐渐变大,最后与物体等大 C.先是缩小的像,后是放大的像 D.像不论如何变化,始终比物体大讨论、解析与焦距比较,物距有什么特点 成什么性质的像 在这种情况下,物距减小,像距怎么变 像的大小怎么变 4、从放置在凸透镜主轴上的小灯泡发出的一束光线,在空气中通过凸透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光束总比原来光束会聚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讨论、解析认真看完题目内容后,你知道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此题意思是小灯泡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有什么特点,实质是要回答凸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小结:(1)从以上4题看,正确理解和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特点非常必要。(2)第4题并不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而是凸透镜对光的作用问题,做题不能死板,要根据题目正确理解题意,正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题型三: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判定凸透镜的焦距大小范围*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实验中,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透镜可作为放大镜使用 C .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时,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光屏上得不到像讨论、解析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条件是什么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说明了f<20cm<2f解得10cm由此可知选项A错对于选项 B,由于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时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正是放大镜原理,所以B正确对于选项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物距,现在物距是40cm,由于焦距小于20cm,2倍焦距小于40cm,所以40cm大于2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此时成全立缩小的像。故C正确。对于选项D,由于焦距大于10cm,现在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物距是10cm,小于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D正确。此题要选择的是错误说法,故应选A.点拨:正确理解物理知识(此题是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应用数学知识(解不等式或解不等式组)解决问题这是物理常用的方法。同学们应该重视。题型四: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点与物点的关系6、在观察烛焰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5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处,则烛焰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一定是 .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来的一定是 .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上的字形为 。讨论、解析前两个空直接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易回答。最后一个,是利用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体关于主光轴上下颠倒、左右颠倒,所以将物体以与主光轴的交点为中心,旋转1800就能确定像的形状。题型五:与 凸透镜成像规律有关的作图7. 如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和焦点位置,并将凸透镜画出来。再确定焦点的位置讨论、解析由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和物体的连线一定经过光心,凸透镜的位置就确定了。再根据三条特殊光线的特点确定焦点的位置。投影出作图过程。(三)、随堂练习1、如图所示,L是凸透镜,OO'是它的主轴,AB是垂直主轴的光源,P是垂直于主轴的光屏,当光源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将AB向右移动任意一段距离后,再移动P,则在P上 ( )A.总能得到缩小的像 B.总能得到放大的像 C.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不到像 D.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到缩小的像讨论、解析由题意知,物距等于像距,说明物距等于2倍焦距。将AB向右移动任意一段距离,没有说明具体移动到什么位置,所以,要考虑所有情况,可能移动到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也可能移动到焦点以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就可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虚像不能在屏光呈现。故C正确。2、一物体放在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前60cm处,当物体沿主轴向凸透镜匀速移动30cm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移动的距离将 ( ) A.像变大,等于物体移动的距离 B.像变小,大于物体移动的距离 C.像不变,等于物体移动的距离 D.像变大,小于物体移动的距离讨论、解析物体由凸透镜前60cm处,沿主轴向凸透镜匀速移动30cm,即移动到离凸透镜30cm处。显然物距由大于2倍焦距,移动到物距由等于2倍焦距的位置了。像距从大于焦距变成了等于2倍焦距,移动距离一定小于焦距即移动距离小于15cm,而物体移动了30cm。像小缩小的像变成了等大的像,故像变大了。显然只有 D正确。指出: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物体移动与像移动的快慢。并进行交流。结果是:u>2f时,如果物距减小,像到物体的距离会减小,即像距与物距之和减小,像比物体移动得慢;2f>u>f时,如果物距减小,像到物体的距离会增大,即像距与物距之和增大,像比物体移动得快。3、在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④汽车旁的观后镜几种仪器中,能成和物体大小相等的像的是 ( )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①④讨论、解析此题只要知道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汽车旁的观后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就容易解答了。4、某同学在家中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由于不知道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于是他把凸透镜对着窗外的一幢楼房,另一侧放一硬白纸板,移动白纸板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白纸板上得到远处楼房清晰的像,这时白纸板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1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为( )A.1lcm B.略大于llcm C.略小于llcm D.大于22cm小于llcm讨论、解析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且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越接近焦距。当物体离凸透镜无限远时,像距就等于焦距了。把凸透镜对着窗外的一幢楼房离凸透镜很远了,此时物距就接近焦距(但一定大于焦距),即焦距接近(但小于)物距。故选择C.5、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了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一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一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一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一些解析凸透镜成像时,像的性质与人所处位置无关。放大镜看指纹要指纹大些,就是像大些,根据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的特点,只要凸透镜与指纹间距离大些就行了。故选择B。*6、某同学在利用书写投影仪时,想使银幕上的像增大,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投影仪远离银幕,投影片靠近镜头 B.投影仪靠近银幕,投影片远离镜头 C.投影仪远离银幕,投影片远离镜头 D.投影仪靠近银幕,投影片靠近镜头讨论、解析首先应知道书写投影仪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实像时,要像大,像距是要大些还是小些 物距呢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就增大,像就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就减小,像就变小。这是调节照相机季投影仪的依据。投影仪什么是物距 什么是像距 *7、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在另一侧距凸透镜4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 A.f>20cm B.15cm<f<20cm C.f<20cm D.f<15cm分析:v>u说明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即2f>u=30cm>f,所以30cm>f或f>15cm,而v=40cm>2f,有20cm>f,综合以上结果有得20cm>f>15cm。8.如图所示,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讨论、解析物体经凸透镜为什么能成像 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发生折射会聚而成的。实像点是与发光点对应的折射光的会聚点。投影出作图过程。9. 如图,AB、CD是表示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是与透镜距离等于两倍焦距的位置)讨论、解析CD过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易画。提问:AB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 说说你的想法。提示:我们可以从凸透镜成像规律入手来考虑。凸透镜成像如果物距等于2倍焦距像距也等于2倍焦距.把P看作发光点,像就成在凸透镜右边2倍焦距处的P'点。P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经过像P'点。所以可以画出了。投影出作图过程。(三)、本节学习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你自己总结一下。特别提醒:1、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2、涉及凸透镜应用时,要弄物距和像距,然后利用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四)、作业:完成印发的配套练习。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