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专题综合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专题综合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综合训练
1.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a,b满足,且a,b,c分别对应数轴上的点A,B,C.
(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______,______,______.
(2)若点P为一动点,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则点P运动几秒后,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C的距离的2倍?
(3)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假设运动时间为ts,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2.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为定值,且),C为数轴上异于点A的一点,且到原点O的距离与点A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
(1)请在图中标出原点O与点C.

(2)点A到点C的距离为 .(用含a的式子表示)
(3)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①当P是B,C之间的一动点时,点P到点B、点C的距离之和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②设点P到A、B、C三点的距离之和为S.在动点P从点B开始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到点A这一运动过程中,若S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求的值.
3.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点A所表示的数为.点B所表示的数为2.回答下列问题:
(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 ;
(2)若动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向左移动,点、的速度分别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4个单位长度,设移动时间为t()秒.t秒后,点所表示的数为 ,点所表示的数为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在运动过程中,当、间的距离时,求的值;
(4)在、运动过程中,试探究的值是否会随着t的变化而改变?请说明理由.
4.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点B表示8,点C表示14,我们称点A和点C在“折线数轴”上相距22个长度单位.动点P、Q同时出发,点P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问:
(1)动点P从点A运动至C点需要多少时间?
(2)当P、Q两点相遇时,求出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3)当P、O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时,t的值为 (直接写出结果).
5.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b,且,A、B之间的距离记为或,请回答问题:
(1)直接写出a,b,的值,______,______,______.
(2)设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若,则______.
(3)如图,点M,N,P是数轴上的三点,点M表示的数为4,点N表示的数为,动点P表示的数为x.

①若点P在点M、N之间,则______;
②若,则______;
③若点A,B分别从点M,N同时出发,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B到点M后立刻原速返回,设运动时间为秒. 求t为何值时,点A与B相距5个单位长度?
6.已知数轴上有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且满足;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
(1)求的值;
(2)若点P到A点距离是到B点距离的2倍,求点P的对应的数;
(3)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点Q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
7.在数轴上,如果点表示的数记为,点表示的数记为,则两点间的距离可以记作或.我们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两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记作.如图,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

(1)直接写出结果,______,______.
(2)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①若点为线段的中点,则______.
②若点为线段上的一个动点,则的化简结果是______.
(3)动点从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在之间运动,同时动点从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在之间往返运动,当点运动到时,和两点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是否存在值,使得?若存在,请直接写出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8.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C点表示数c,且a,c满足,,
(1) ________, ________;
(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B点重合,则点C与数__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3)在(1)(2)的条件下,若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当代数式得最小值时,此时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
(4)在(1)(2)的条件下,若在点B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C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做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请表示出甲、乙两小球之间的距离d(用t的代数式表示).
9.阅读材料:在数轴上,点M表示有理数为m,点N表示有理数为n,当时,点M,N之间的距离记作:;当时,点M,N之间的距离记作:,例如:,,则.
根据以上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9.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 ,点P表示的数为 (用含t的式子表示);
(2)动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动点M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点P,Q,M同时出发.
①若点P,Q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t的值;
②已知式子的值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求出m,n满足的数量关系.
10.如图,在数轴上,点O为原点,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且a,b满足.
(1) ; ;
(2)动点P,Q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着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P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
①t秒时,点P表示的数是 ,点Q表示的数是 .
②动点P,Q分别从点A,点B出发的同时,动点R也从原点O出发,沿着数轴向右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n(n>1)个单位长度.记点P与点R之间的距离为,点A与点Q之间的距离为,点O与点R之间的距离为.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问:是否存在n的值,使得在运动过程中,的值是定值?若存在,请求出此n值和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1.如图,数轴上点A在原点O的左侧,点B在原点O的右侧,且,.(表示点A和点O之间的距离,表示点B和点O之间的距离)
              
(1)请写出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A、B两点的距离为_____
(2)若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一时刻,另一动点Q从点B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
①若点P和点Q在点C处相遇,请你求出点C对应的数;
②经过多长时间点P和点Q之间的距离为5?
12.已知式子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b,数轴上A、B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和b.
(1)则 , .A、B两点之间的距离: .
(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到2023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
(3)在(2)的条件下,点P会不会在某次运动时恰好到达某一个位置,使点P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3倍?若可能请求出此时点P的位置,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13.阅读: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A到C的距离可以用表示,计算方法:,或.根据阅读完成下列问题:

(1)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动点P从B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同时点Q从A点出发,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秒,求P、Q两点间的距离(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若点A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C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动点D从原点开始以每秒m个单位长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运动过程中,点D始终在A、C两点之间的线段上,且的值始终是一个定值,求D点运动的方向及m的值.
14.已知数轴上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点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的数为.
(1)若点到点,点的距离相等,请求出的值;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使点到点、点的距离之和为20 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一小球甲从点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2秒后,另一小球乙从点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追上小球甲后立即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点的运动的时间为秒.请直接写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的值.
15.如图1,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4,现将点A和点B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原点向上平移,得到图2的“等腰数轴”.在“等腰数轴”上,若两个点落在之间,并且两个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点的“等腰距离”即为所代表两个数绝对值之和的,例如:点C和点D分别表示的数为和2,点C和点D的“等腰距离”为;其余两点之间的“等腰距离”为两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例如:点C和点E的“等腰距离”为.
(1)点A和点B的“等腰距离”为__________;若点F表示的数为9,则点A和点F的“等腰距离”为__________.
(2)若点M表示的数为,且点M和点N的“等腰距离”为,则点N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提示:分情况讨论)
(3)点G表示的数为,点F表示的数为9,点P和点Q是“等腰数轴”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点G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F运动,同一时刻,点Q从点F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G运动,当有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①当点P运动时,点P和点Q的“等腰距离”为__________;
②在点P和点Q运动的过程中,设运动时间为,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点P和点Q的“等腰距离”为5?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6.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且两点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
(1)图中如果点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那么点表示的数是______;
(2)当秒时,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个长度单位;
(3)当点为原点时,点表示的数是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4)求当为何值时,点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点的距离的2倍.
17.已知数轴上A,B,C三个点表示的数分别是,b,c,且满足,动点P、Q都从点A出发,且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P点运动时间为t.

(1)直接写出______,______;
(2)若M为的中点,N为的中点,试判断在P点运动的过程中,线段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当点P运动到点B时,点Q再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A,C之间往返运动,直至P点停止运动,Q点也停止运动.当点P从点A开始运动后的时间______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
18.已知数轴上三点A,,表示的数分别为8,0,,动点从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另一动点从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点和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秒.

(1)s时,点对应的数是 ,点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点运动___________秒追上点,此时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
(3)当为何值时,点和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写出解答过程)
19.定义:对于数轴上的三点,若其中一个点与其他两个点的距离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它是其他两点的“2距点”.如图,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3,4,此时点B就是点A,C的一个“2距点”.

(1)点A,C的其他三个“2距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点M表示数,点N表示数4,数,,0,2,所对应的点分别是,,,,,其中不是点M,N的“2距点”的是点______;
(3)若点M表示的数是,点N表示的数是,点P为数轴上的一个动点.
①若点P在点N左侧,且点P是点M,N的“2距点”,求此时点P表示的数;
②若点P从点N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出发,当点P,M,N中有一个点恰好是另外两个点的“2距点”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运动时间t的值.
20.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 ,点P表示的数是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求:
①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相遇?
②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
21.如图1,已知数轴上的点对应的数是,点对应的数是,且满足.

(1)求数轴上到点、点距离相等的点对应的数
(2)动点从点出发,以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问:是否存在某个时刻,恰好使得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点的距离的倍?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在数轴上的点和点处各竖立一个挡板点在原点左侧,点在原点右侧,数轴上甲、乙两个弹珠同时从原点出发,甲弹珠以个单位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乙弹珠以个单位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弹珠遇到挡板后立即以原速度向反方向运动,若甲、乙两个弹珠相遇的位置恰好到点和点的距离相等.试探究点对应的数与点对应的数是否满足某种数量关系,请写出它们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1),1,5
(2)点P运动2s或6s后,点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C的距离的2倍
(3)不变.值为2
2. (2)
(3)①当P是B,C之间的一动点时,点B、点C的距离之和为定值,定值是;②
3.(1)
(2);
(3)或
(4)不会随着t的改变而变化,的值恒等于6
4.(1)点P从点A运动至C点需要的时间是15秒
(2)表示P,Q两点相遇在线段上于O处,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4
(3)2或5或8或14
5.(1),,;
(2),;
(3):①;②或;③
6.(1)
(2)或4
(3)、、、
7.(1)10,22
(2)①1;②22
(3)存在,1秒或秒或7秒或11秒
8.(1),
(2)
(3);
(4)
9.(1)12,
(2)①的值为1或3;②
10.(1),5
(2)①②当时,的值为定值,这个定值是59或时,的值为
11.(1);7;12
(2)①;②经过秒或秒,点P和点Q之间的距离为5
12.(1);8;12
(2)
(3)P点对应的数为或
13.(1)10;16
(2)
(3)D点运动的方向为从原点向左运动,m的值为
14.(1)
(2)存在;或13
(3)6秒或62秒
15.(1)2 13
(2)1或或
(3)①;②存在,t的值为或
16.(1)
(2)4
(3)
(4)当或12秒时,点到点的距离是点到点的距离的2倍
17.(1),9
(2)不发生变化,理由见解析
(3)8,10,14.5,15.5
18.(1),
(2)6,
(3)当为或6,点和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19.(1),,
(2)
(3)①或或;②秒或秒或秒.
20.(1);;
(2)①6秒;②3秒或9秒.
21.(1)
(2)或
(3)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