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 (共22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 (共22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年 级:高一年级 学 科:物理(教科版)
主讲人: 学 校:
前面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方程是什么?
利用这个公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复习回顾
一、匀速直线运动
v
v
0
x=vt
t
矩形面积S=物体的位移x
s=vt
路程
位移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猜想:能不能利用类比的思想,用v-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呢?
v0
0
t
vt
v
v
t
v0
0
v
t
v0
0
v
v0
0
t
思考1:矩形面积累加之后,是否和梯形面积相同?有没有误差?为什么?
思考2:将时间分割成更多份,这种误差会减小吗?
分割
再分割
无限分割

v
v0
0
t
t
vt
x=v0t+at2
结论:当△t→0时,份数无限多,误差就为0,即
该梯形的面积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梯形面积S=物体的位移x
v
0
t
t
vt
当v0=0时,x=at2
无线分割——微元法
△t→0——极限法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方程x=v0t+at2的理解
v
v0
0
t
t
vt
v0
at
矩形面积
at2
三角形面积
v0t
1.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中位移(x)、初速度(v0)和加速度(a)都是矢量,自带正负号。在使用该公式之前,要先选好正方向。一般取物体的初速度(v0)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做匀加速运动a与v0的方向相同a取正值,物体做匀减速运动a与v0的方向相反a取负值。
3.代入数据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用国际单位制)
4. 位移x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函数,故x—t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角度1 用v-t图像求位移
   (2023·北京丰台统考期末)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 s内与第3 s内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第2 s内与第3 s内物体加速度方向相反
C.前2 s内物体的位移是4 m
D.前3 s内物体的位移是4 m

角度2 位移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023·浙江效实中学期中)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刹车测试中刹车后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x=12t-3t2(t的单位是 s,x的单位是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
A.12 m/s;6 m/s2
B.12 m/s;-6 m/s2
C.6 m/s;-6 m/s2
D.6 m/s;6 m/s2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5 m/s,加速度为a=2 m/s2,求:
(1)物体在前3 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2)物体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于在前方出现险情,司机采取紧急刹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求:
(1)汽车刹车后10 s内滑行的距离;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滑行30 m所经历的时间;
(3)在汽车停止前3 s内汽车滑行的距离。
刹车类问题
四、平均速度的推导
x1
x2
x3
0
T
2T
3T
xI
xII
xIII
v0
观察:
1、物体做的什么运动?
2、如何在图中标出T、2T、3T内的位移?
3、如何在图中标出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
五、位移差公式的推导
x1
x2
x3
0
T
2T
3T
xI
xII
xIII
(1)推导:
在时间T内的位移:
在时间2T内的位移:
在时间3T内的位移:
第一个T内的位移:xⅠ=
第二个T内的位移:xⅡ=
第三个T内的位移:xⅢ=
Δx=xⅡ-xⅠ
Δx = xⅢ- xⅡ
Δx=xII-xI=aT2
x1=v0T+aT2,
x2=v0·2T+a·(2T)2,
x3=v0·3T+a·(3T)2,
v0
x1=v0T+aT2
x2-x1=v0T+aT2
x3-x2 =v0T+aT2
例题1 (2022·马鞍山二中高一期中)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 s内的位移为2.4 m,它在第3 s内的位移为3.6 m。求:
(1)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
(2)该物体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大?
例题2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静止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测得xAB=15 cm,xBC=20 cm。求:
(1)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2)拍摄时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的大小;
(3)拍摄时C、D间的距离xCD;
(4)A点的上方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六段位移如图所示。某同学计算物体加速度时,选取纸带上任意两段位移,利用公式x2-x1=aT2计算物体的加速度,你认为这种方法有何不妥?
答案 偶然误差较大,没有充分利用实验数据。
六、逐差法求加速度
此式把各段位移都利用上,有效地减小了仅有两次位移测量所带来的偶然误差,这种方法称为逐差法。
技巧:此种情况也可以把连续的六段位移看成连续的两大段位移s1=x1+x2+x3,s2=x4+x5+x6,时间间隔Δt=3T,即a=
例3 (2022·清华附中高一期中)某实验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打点计时器应接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该实验小组选取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0 s,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 m/s2(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72
交流
2.4
总结:
4、位移差公式
Δx=aT2
1、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x=v0t+at2
3、计算位移的三种方法
1、图像法:面积=位移
2、公式法:x=v0t+at2
3、平均速度法:x·t
5、逐差法求加速度
奇数段、偶数段
2、平均速度公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