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共1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锦瑟》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他一生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许多哀婉艳丽的诗篇。
作者介绍
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绮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
创作背景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jǐn sè xián
xián
wǎng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句是诗的起兴之笔。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
诗人写五十弦,一方面暗示自己年过半百,一方面也道出了悲苦之深。
古:一生
今:青春年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梦蝶”
“杜鹃啼血”
古:伤春之心
今:爱慕异性之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珠泪”
“良玉生烟”
李商隐诗的用典
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
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并且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以感叹作结。“此情”二字总揽所抒之情,“成追忆”与开头的“思华年”呼应。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言尽而意不止。
表现手法
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
比喻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是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表现手法
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云里雾里了。
不敢说李商隐开启了中国当代朦胧诗的先河,但他确实是一位古典时期的“先锋派”,他的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连王安石对都他推崇之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悼亡说
咏瑟说
自伤身世说
自序其诗说
自寓创作说
探究主旨
这首诗的主旨和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
小 结
《锦瑟》虽然晦涩难懂,但是我们依然触摸到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诗人的脉搏。我们可以认为它是追寻逝去的青春,是追问淡远的少年志向,是追思政治的失意和惆怅,是倾诉没落的时代,是诉说家事的衰败等等。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
课后
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