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高一政治学案【教学目标】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自主学习】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过渡时期(1)时间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__________基本完成。(2)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________和对资本主义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________”。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①社会主义________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________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________改造。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________阵营的转变。“一化三改”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它成为中国的唯一经济基础,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决定性胜利: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________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________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走上________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3)重要的意义: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________,在中国建立起________,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没有现成的答案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个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2.中共八大指明方向(1)意义作用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________和________做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________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________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__________变为先进的________。3.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和________体系,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2)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________才能救中国。(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________________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要归功于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重难点突破】1.深入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决定意义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2)“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异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不同点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整个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革命动力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相同点 领导力量相同,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所属革命相同,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3.深刻理解“两个路线”的正确性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大改造的实质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它成为中国的唯一经济基础,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意 义 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农业、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政治上,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八大提出的路线的正确性 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决定了工作重心必须转移; ②党的八大提出的路线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路线。这一路线既符合三大改造基本结束的国情和民意,又富有创造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结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之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艰辛,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的。(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当时的中国,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易错点】1.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4.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5.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全部因素。(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结束。( )9.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0.中国共产党以苏联经验教训为借鉴,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提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2.提示:×。八大所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提示:×。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4.提示:×。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都是三大改造的形式,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5.提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6.提示:×。国营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7.提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8.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9.提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0.提示:√。【知识小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