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1 1.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一政治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自主学习】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
(1)生产力状况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其中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________时代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2)生产关系特点
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________的关系,________劳动产品。
(3)生活状况
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________,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4)解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________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2.奴隶社会
(1)生产关系特点
奴隶主占有________并完全占有________;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________。
(2)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________阶级和________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________国家产生了。
3.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奴隶社会原始社会]
【重难点突破】
1.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的含义和内容
①含义: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②内容:生产力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生产资料作为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图示如下:
(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①含义: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②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图示如下: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2.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
注意:经济基础不等于一定社会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而是指这个社会中点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①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②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③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1)社会形态: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形态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类型。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矛盾的解决。
(3)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4. 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对比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阶级社会,也是人类文明的开端
生产力发展状况 劳动技能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对象范围有限,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 金属工具广泛使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生产关系状况 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存在阶级和阶级剥削,奴隶主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奴隶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占有奴隶全部劳动成果,奴隶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社会管理单位 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共同管理集体事务 国家:奴隶主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历史进步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和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特别提醒 之所以把原始社会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平等的时期,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不存在私有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阶级社会,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都存在剥削关系。但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文明理想社会,要学会用生产力观点评价社会进步与否。
5.原始社会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1)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只有共同劳动,才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共同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而且生产资料必然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
(2)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剥削和压迫,但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6.为什么说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代替是历史的进步?
(1)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主要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金属工具的使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起、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都表明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3)奴隶社会还出现了城市、文字,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易错点】
1. 原始社会不存在剥削,是人类理想的黄金时代。×
解析:原始社会并不是理想的黄金时代,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生产力极为低下。
2. 氏族制度是一种美好的制度,没有局限性。×
解析:氏族制度的局限性就在于这里没有统治和奴役存在的余地,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生产力极为低下,因而部落氏族的生产范围是狭小而闭塞的,部落氏族的习俗道德是狭隘的
3. 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的产生的根本原因。×
解析: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原始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4. 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封建制生产关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解析:两种生产关系在本质上都是剥削制度
5.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立是社会的倒退。×
解析:和原始社会相比,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立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社会的进步。
【知识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