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高一政治学案【教学目标】1.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自主学习】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1)地位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________,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2)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________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3)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4)评价①空想社会主义作为________的批判者,表达了早期________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____________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空想社会主义三个阶段分别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2.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1)三大工人运动法国________工人起义,英国________,德意志西里西亚________工人起义。(2)重要性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________,工人阶级开始作为____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3)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________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________。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两个伟大发现(1)内容:①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收了____________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____________。②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论等思想,创立了____________。(2)意义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________,揭示了________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________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________的基础上。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________,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________,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________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________,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③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________,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伟大飞跃。2.《共产党宣言》发表(1)时间:________年2月(2)内容: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________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________。②第一次系统论述了__________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________。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________。(3)意义:《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________的诞生。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1)时间:________年。(2)标志: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下,俄国________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________,确立了____________。(3)意义:“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________。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_,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________,开启了人类历史的________。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__________的历史性飞跃。3.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出现严重挫折4.趋势不可逆转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____________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____________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重难点突破】1.如何全面评价空想社会主义(1)进步性:空想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批判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表达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这些思想对启发和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起到了重要作用。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前提。(2)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的、还不明确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当无产阶级成长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就需要有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来代替它。2.全面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影响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 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 工人运动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剩余价值学说3.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和联系4.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理解科学社会主义(1)理论层面: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2)实践层面:①从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再到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这充分说明,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5.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飞跃 以十月革命后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第三次飞跃 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当代化、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特别提醒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明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的结晶,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它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当代化、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当代内涵和当代特征。(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现代文明优秀成分的积极吸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中国国情,吸收其合理因素,赋予其中国特质和中国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性”,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又一重要原因。【易错点】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2.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3.《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激烈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 )5.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全面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7.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8.《共产党宣言》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提示:×。这是马克思主义解决的,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解决的。2.提示:×。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3.提示:√。《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4.提示:×。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但他们并未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5.提示:√。6.提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不是全面继承。7.提示:×。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8.提示:×。《共产党宣言》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不提供具体办法。【知识小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