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1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一政治学案
【教学目标】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处境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____________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两大历史任务
(1)争取________、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________、人民________。
3.复兴之路
(1)探索复兴之路: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________和中国人民的________。
(2)选择复兴之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________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从1840年6月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其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7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30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1)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________。
(2)中国先进分子从________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在________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________。
(2)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________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3)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________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________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________。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________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________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________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4.毛泽东思想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________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________指明了正确方向。
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
【重难点突破】
1.五四运动以前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复兴之路的活动和启示
主要力量 主要活动 主要内容和意义 结果和启示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对腐朽的封建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结果: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最终失败。 启示: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反动统治的使命。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打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为后来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洋务派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结果: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最终都失败了。 启示:封建的地主阶级,不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都不可能承担起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不能真正使中国实现近代化。
戊戌变法 维新派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改革政府机构;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等。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结果:辛亥革命最终“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够救中国。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原因
内因 ①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外因 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特别提醒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所以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方面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方面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方面看,中国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4.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革命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深度、广度 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没解决。 彻底的革命纲领;充分发动群众;解决土地问题。
革命结果 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革命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革命胜利,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相同点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 民主革命
5.理论结晶——毛泽东思想
(1)形成——“第二次结合”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进行“第二次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2)意义: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
①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并得到人民街众的积极支持。
【易错点】
辛亥革命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2.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  )
5.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7.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共产党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工人运动应运而生。(  )
8.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资产阶级专政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1.提示:×。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提示:×。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3.提示:√。
4.提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5.提示:√。
6.提示:√。
7.提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8.提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9.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知识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