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2 1.1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一政治学案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阐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自主学习】
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
1.生产资料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__________生产。__________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________。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________和发展方向。
3.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________。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三个方面构成: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
4.公有制经济
(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________。
(2)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____________经济、____________经济以及____________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作用: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________。
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1)必要性及重要性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________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是____________的基本前提。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
①________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________和________,国有经济必须占________。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公有资产占优势≠国有资产占优势。国有资产只是公有资产的一部分。公有资产包括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
(3)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________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________基础和________基础,是推进________、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______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一定要区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主体地位”侧重于结构中各种所有制结构中的比例;“主导作用”主要指方向上的引导。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
(1)内容: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________、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稳定经济增长和__________的重要力量、________的主要领域、________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____________,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________、农村富余劳动力________、国际市场________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关系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有优势,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________。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
(2)意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要求:现阶段,我们不能实行________,更不能搞________。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社会主义经济专指公有制经济。
【重难点突破】
1.比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区别 侧重 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对国民经济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
表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意义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联系 ①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需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分布上的优势,都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③为了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特别提醒 1.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公有制占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比重有所下降,并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公有制占主体并不要求在所有行业和地区都必须占主体,这是就全国而言的。
(3)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也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4)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
2.公有资产≠国有资产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公有资产是相对于私有资产而言的,在我国,公有资产包括国有资产和集体所有资产。
(3)国有资产指归全国人民所有的资产,以国有的形式存在,如国有企业、公立学校等;集体所有资产指归一部分劳动者所有的资产,如农村的土地。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区别 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 非社会主义性质
形式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公有制经济是在国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联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
特别提醒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否平等要具体分析。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对比,要注意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个是主体地位,一个是从属地位;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竞争主体。
3.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意义
劳动者角度 有利于促进就业,繁荣市场,方便生活
国家角度 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促进科技创新
生产关系角度 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市场角度 尊重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
对外开放 有利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扩大商品出口
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易错警示 (1)民营经济≠个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民营经济等都属于民营经济。
(2)外资≠三资。不能说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就是外资经济,它们本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只有其中的外资部分才属于外资经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指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易错点】
1.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 )
[解析]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 )
[解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3.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 )
[解析]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4. 生产力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 )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5.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 )
[解析]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 公有制经济在各地区中处于优势地位。 ( × )
[解析]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7. 目前,餐饮业、家政服务业等行业已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天下,这已经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你是否赞同该说法?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赞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行业可以有所差别。餐饮业、家政服务业等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8.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
[答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9.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 )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指公有制经济。
10. 国家要依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 × )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但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11. 国有企业引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 )
[解析]国有企业引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是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12. 有人认为,民营经济进入铁路、医疗、金融等领域会冲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请你谈谈对这种观点的认识。
[答案]①民营经济中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知识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