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日本公元1世纪前后5世纪统一日本本土出现早期国家公元3世纪中叶大和兴起年代尺,理清历史脉络一、古代日本的发展历程645年646年10世纪铲除苏我氏大化改新出现武士阶层国外国内中国大唐高度繁荣,刺激了大和统治者。经济: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 量土地和劳动者。政治:地方豪强贵族权倾朝野,皇权旁落。拥护改革的日本留学生,积极宣扬改革。645年发动宫廷政变,铲除苏我氏贵族势力。二、大化改新的背景遣唐使船 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 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 )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以中臣镰足为代表的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 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645年,皇室和改革派铲除苏我氏势力,拉开“大化改新”序幕 假如你是刚刚从唐朝学成归来的留学生,你会如何借鉴唐朝的制度帮助孝德天皇进行改革呢?国内现状唐朝制度矛盾尖锐,政局混乱:经济上:贵族地多,农民没地 政治上:贵族权势大,皇权旁落小组合作:每小组选出记录员和汇报员,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的讨论成果,汇报员负责汇报。地方中央政治经济制订《唐律》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三、大化改新的内容法律 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三、大化改新的内容 材料1: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改新之诏》 材料2: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地。 获得土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 -----《改新之诏》 材料3:668年,日本开始引进唐朝法制体系,以中国唐朝的《永徽律》为蓝图,是一部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建立起律令体制。标志着古代国家的律令法体系初步确立和律令制国家的形成。 经济上,土地国有化,政府分配土地,国家收取赋税。法制上,制定律令,建立律令制度。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中国:岳阳楼日本:京都平安神宫建筑“唐风时代”日本书法(空海《风信帖》)书法中国书法(唐·欧阳询《张翰帖》)服饰公元8世纪,中国唐代服装传入日本,对起源于日本本土的和服产生了影响。 中国唐朝铸币日本的铸币日本仿唐朝第一次铸造的铜币“和同开珎(宝 )”,即“开元通宝”的简称。铸币 有学者认为,像日本人这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实属罕见,这反应了日本民族什么特点?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善于学习的特点。 资料1:大化改新以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日本在教育、宗教、建筑、美术和文学各方面积极汲取中国文化。日本仿照唐朝的教育制度 …….汉文化在日本风行一时。 资料2:改革后不久,日本进入奈良时代。710年,日本仿照中国长安的式样,建立了新都平城京。以新都为中心,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迅速繁荣。阅读材料并结合书本,说说大化改新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变化?(3分)? 资料3:改革后,土地收归国有,贵族实力大受打击,皇权得到强化……。大化改新的作用1.积极: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迅速繁荣,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2.局限: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四、大化改新的作用庄园和武士阶层的出现 武士道精神系日本应遵守的封建道德,始于镰仓幕府时期,内容有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等。武士腰间常佩利刃,作为勇武的象征。"明治维新"后,武士废除了,但对新式军队战士仍长期灌输武士道精神,强调效忠天皇、绝对服从,军人在必要时必须勇于拨刀"切腹"(剖腹自杀),以示忠勇、义烈。 镰仓时代的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 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意义?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政治和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①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②作为学生,应虚心向先进国家学习并报效祖国,拥有发愤图强的爱国心。启示:内 容经济公地公民制租庸调制班田收授法政治官制中央官制:二官八省制地方官制:国、郡、县制制定律令租庸调制均田制三省六部制州县制制定唐律 隋唐制度天皇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参照日本的大化改新导学案一、日本的发展历史二、大化改新内容与唐朝制度的对比唐朝日本法律制订《唐律》经济均田制、租用调制政治中央三省六部制地方郡县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化改新 定稿.ppt 大化改新.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