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8.2法治政府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3 8.2法治政府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一政治学案
【教学目标】
1.以“如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议题,探究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意义。
2.参观行政服务机构,了解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树立法治意识。
【自主学习】
议题一 建设法治政府
材料一
材料二 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某市采取措施全面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健全完善决策机制,问计于民,汇聚民意,强化法治意识,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大行政问责和督查力度,健全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强化廉政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干净干事。
[探究]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防止政府权力错位、缺位和越位?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市政府为建设法治政府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
提示:(1)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2)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该市政府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②该市政府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健全完善决策机制,问计于民,汇聚民意,强化法治意识,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③该市政府加大行政问责和督查力度,健全决策问责制度,完善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④该市政府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⑤该市政府强化廉政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做到了干净干事。
【重难点突破】
1.政府职能的特点
(1)公共性。政府职能涉及国家大量日常公共事务的处理,根本目的是为所有社会群体和阶层提供普遍的、公平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法定性。政府职能的法定性是指政府的一切活动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一国政府职能的边界,使公共行政有法可循。
(3)执行性。政府作为贯彻和执行国家意志的机关,其职能具有明显的执行性。
(4)强制性。政府职能的强制性是指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行政相对人不得阻碍政府职能的正常行使。
(5)动态性。政府职能始终是变化的,取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力量对比以及政府与自然界的关系演变。
(6)扩张性。政府职能的扩张性是指随着现代社会中公共事务、公共问题日益增多且日益复杂,公众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政府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并逐渐扩展至社会各层面。
2.深入理解政府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越位
错位,就是“该管的不会管”,是指政府部门对于自己该管的事情,却没有能力去管好,乱用权力、乱搞一通,也就是“乱权”。
缺位,就是“该管的不去管”,是指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管理好属于本部门的事务,也就是“失权”。
越位,就是“不该管的也去管”,是指政府部门超越了本部门的职权范围,管了别的部门该管的事情,也就是“越权”。
3.法治政府
(1)法治政府就是政府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法治原则,严格依法行政,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治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连,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治政府。关键是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3)要求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4.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原因
(1)作为权力主体和管理者,政府部门极易主观行事,而多年来又没有形成对政府行为的有效制度约束。因此,一方面,要健全行政监督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调整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与监督的立法角度,即从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禁止性立法转变为允许性立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能做法律法规允许的事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允许的一律视为不允许。与此同时,要把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严格约束政府行为。
(2)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改革,必须抓住时机,积极推进。但也要看到,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稳妥推进,重要的是坚持方向,把握原则;重要的是不浅尝辄止,延搁拖沓。
5.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
(1)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法治政府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是依法行政。
①“严格执法”要求执法者执法铁面无私,不放纵违法行为,不法外施恩,不网开一面。
②“规范执法”要求执法者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法定规则、法定程序执法。
③“公正执法”要求执法者执法不偏私,如执法事项与之有利害关系,应主动回避。
④“文明执法”要求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法服人;执法时讲究语言文明,举止文明,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人格;不得任性、恣意,不得主观武断、滥用职权;严禁暴力执法、野蛮执法、钓鱼执法、养鱼执法。
(2)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
①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既有限又有为的政府。
②深化简政放权,继续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许可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③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在行政监管中的作用。
(3)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①“增强政府公信力”首先要求政府依法履职,杜绝乱作为和不作为。其次,要进一步推进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守法。再次,增强政府公信力,需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②“增强政府执行力”则要求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既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执法,改进执法质量和提高执法效率,又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争议、纠纷,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③“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目标。一切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只有不断为人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人民才会满意、才会拥护和支持政府。
(4)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
①“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一是有利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二是有利于减少机构职能重复,避免相互摩擦冲突,加强相应管理的统一协调。三是有利于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
②“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6.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强调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时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合法不仅指合乎实体法,也指合乎程序法。
(2)合理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
(3)程序正当。要求行政机关按照正当的法律程序行政,执法不仅要公正,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公正(如告知、听取申辩、说明理由、回避等)。
(4)高效便民。强调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5)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发布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因客观需要确需变动的,要尽可能事先规定过渡期,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明确的预期;制定的法规、规章和政策、决定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行政机关可以依法撤回或者变更。
(6)权责统一。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职责行政,行使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7.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区别和联系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区 别 含义 不同 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赋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内容 不同 依法执政的“政”为政权之“政”,即组织和领导国家政权,它要求执政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凌驾于民意之上 依法行政的“政”应为政务之“政”,即国家权力部门赋予的行政工作,依法行政要求的是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其应负的行政职责
主体 不同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执政党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联系 ①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统一于依法治国的实践之中。②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③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
【易错点】
1.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转变政府的职能就是弱化职能、转让职能。
(2)政府行使法律确定的权力就可以做到依法行政。
提示:(1)错误。转变政府的职能并不是弱化或转让政府的职能,而是要求政府在履行职能时,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更不能“不到位”。
(2)错误。依法行政不仅要求政府行使权力要于法有据,而且要求权力行使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
2.简述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
提示: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知识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