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高一政治学案【教学目标】1.旁听具体司法活动,体验、认同司法公正。2.正确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要求,树立科学精神。3.自觉参与司法过程,感受我国司法实践。【自主学习】议题一 公正司法的内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应该在任何时候都得到尊重而保持无上的权威”。法律权威性是法律的核心要义,而保持司法审判机关的独立性是维护法律权威之必要条件。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干预司法机关独立办案。司法公开是司法本质和司法规律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可靠保障,也是当下深化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的意见》和《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并在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中强调“自觉接受监督,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探究](1)什么是公正司法?其表现是什么?(2)公正司法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有什么要求?提示:(1)①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②公正司法表现为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两个方面。(2)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议题二 推进公正司法材料一 司法独立原则,在我国又称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一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但是,司法实践中,对于个案的审判,“领导批示”却屡见不鲜。材料二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探究] (1)结合材料一分析,各级司法机关应如何对待“领导批示”?推动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有何积极意义?(2)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推进公正司法?提示:(1)①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②有利于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加强人权司法保障。(2)①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②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③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④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重难点突破】1.内涵含义 关系程序 公正 是相对于司法结果而言的,主要是指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过程对诉讼参与人来说是公正的,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所受到的对待是公正的,所得到的权利主张机会是公正的 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是统一于司法公正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结果 公正 是指裁判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都是正确的,对诉讼参与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关系作出的裁判或处理是公正的2.程序公正(1)是指诉讼活动的过程对有关人员来说是公正的,换言之,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所受到的对待是公正的,所得到的权利主张机会是公正的。(2)就司法系统而言,实体公正是指系统的最终“产品”是否公正;程序公正是指该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否公正。3.实体公正(1)是指国家司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行政民事和刑事等实体法的规定处理各种类型的案件。实体公正的实现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体现个别正义。(2)程序公正的实现是通过制定法律制度,规定实体公正的维护机关的工作程序,以程序公正最终促进实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的要求主要包括:依法办事,不偏私;平等对待相对人,不歧视;合理考虑相关因素,不专断。4.我国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性质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职权 通过独立行使审判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的适用 通过独立行使检察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监督层级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产生 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5.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6.准确理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多年来正确适用法律的一项基本经验,是审判机关适用法律必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2)以事实为根据,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决定提起刑事诉讼、采取具体的诉讼措施以推进刑事诉讼的进程和最终定案处理时,必须以业已查明的案件客观事实为基础。而不允许把主观想象、推测、怀疑作为处理案件的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以及在各个诉讼阶段对案件做出最终的结论时,必须严格遵守程序法和组织法等,并根据实体法关于犯罪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量刑原则等规定做出适当的处理。7.区分审判权与检察权审 判 权 或称为司法管辖权,是指法院或司法机构对诉讼进行聆讯和审判的权力 审判权通常指法院依法审理和裁决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区,不同法院的审判权是不同的,通常以区域和类别划分检 察 权 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对国家的宪法、法制的统一、正确地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是国家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检察权是检察机关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和引导的权力8.人民法院要根据宪法独立行使审判权(1)宪法确认:我国宪法第13l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含义:①人民法院作为司法机关的依法独立,不受制于其他权力。②人民法院内部层级间的依法独立。上级法院和下级法院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依据管辖权和程序行使审判权。③同一法院内部的行政管理也不应干涉具体的司法审判组织,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3)阶级性:在中国,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忠实于法律,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人民。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与资产阶级国家的审判独立有着本质区别。9.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1)国家司法救助的对象主要是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或近亲属。具体有下列人员:受到犯罪侵害导致死亡、重伤、严重残疾、急需医疗救治、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刑事被害人,受到打击报复的举报人、证人、鉴定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人员,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员。(2)国家司法救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辅助性救助。国家司法救助是对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济措施,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特定案件当事人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对同一案件的同一当事人只进行一次性救助,对于能够通过诉讼获得赔偿、补偿的,一般应当通过诉讼渠道解决。②坚持公正救助。严格把握救助标准和条件,兼顾当事人实际情况和同类案件救助数额,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救助,防止因救助不公引发新的矛盾。③坚持及时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办案机关应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依据职权及时提供救助,确保及早化解社会矛盾。④坚持属地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不论其户籍在本地或外地,原则上都由案件管辖地负责救助。【易错点】1.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清理“小散乱污”企业是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具体表现。(2)法院和检察院行使权力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提示:(1)错误。清理“小散乱污”企业是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公正司法是对司法机关的具体要求。(2)错误。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法院和检察院作为司法机关受权力机关的监督。2.简述公正司法的内涵。提示: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知识小结】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