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六课 师生之间6.1 走近老师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走近老师》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的第六课《师生之间》第一框题。本节课由“了解教师职业”和“风格不同的老师”两目内容组成。第一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第二目旨在引导学生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本课对应的课标内容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二、【学情分析】师生关系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学生具有向师性,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学生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承认并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成为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老师,体谅老师,尊敬老师从而达成师生和谐,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核心素养】道德修养:通过分析苏炳添的成长经历,结合自身情况深入了解教师的工作后对教师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增强与老师交往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学生通过分析自身的经历,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尊重老师的工作,遵守规章制度,提高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学生通过苏炳添师生的经历,结合自身情况,学会全面认识老师、理解老师。知道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责任意识:学生通过分享老师的故事,提高对教师教学风格的理解能力,学会处理教学中因为老师教学风格不同产生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教师职业。教学难点:接受风格不同的老师。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六、【设计理念】本课以短跑新锐严海滨的故事导入。严海滨在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接受培训,然后在第21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打破了老师苏炳添的纪录,人们再度关注到苏炳添的情况。通过分析苏炳添师生的故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学习认识教师职业、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学会尊重老师,在老师的教育下能够在未来超越老师,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议题设置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的问题,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七、【教学过程】1.导入:观看视频《短跑新锐——严海滨》严海滨在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接受培训,然后在第21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打破了老师苏炳添的纪录,人们再度关注到苏炳添的情况……一起走进我们的话题 “走近老师”(板书)2.新课过程:(一)了解教师职业议学环节一:学习——了解教师议学情境:2018年4月开始,苏炳添正式被聘任为广州市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出生于农民家庭,日复一日地训练,冲进了10秒大关,在东京奥运会9.83秒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昂首挺进决赛,震惊了世界!从一名运动员到大学教授,苏炳添的经历吸引了无数人,更吸引学生。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及自身经历说一说,你对你 的老师了解多少?分享展示你记忆中的老师。学生回答略。议学小结:认识教师职业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教师:从古至今,教师在作用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传播人类文明。议学小结:认识教师职业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现代社会的教师成长有规范的要求,从学校到学校,中间要经历“师范院校接受专业学习——教育见习、实习——笔试、面试、培训后上岗——工作后不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议学小结:认识教师职业③新时代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教师: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做“四有”好教师。课堂笔记:认识教师职业①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③新时代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过渡:了解了教师职业情况,接下来聊一聊老师有哪些不同?一起进入第二个议学环节:(二)风格不同的老师议学环节二:成长——尊重老师议学情境:苏炳添担任广州市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后,同学们经常看到他在暨大校园里专心授课的场景。在学生眼中,苏老师和蔼可亲,细致讲解技术要领,亲自示范,指导学生练习。学生们特别喜欢苏老师的课,纷纷表示每节课都有很大的收获。议学活动:说说我的老师学生回答略。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说说你如何看待这些差异?议学提示: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操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不同的风格。议学小结: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①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知识拓展: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1)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2)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特点(3)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4)主动交往议学情境:小伟非常喜欢苏炳添,想去暨南大学读书,那样就可以近距离接触心中的偶像。可是,他数学有点差。数学老师要求很严格,小伟不喜欢数学老师,上课总是走神,每次考试数学成绩都会拖后腿。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及自身情况,说说小伟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略。议学小结: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课堂笔记: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①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过渡:了解教师职业,学会接纳风格不同的老师,希望我们在老师的教育下超越老师。一起进入第三个议学环节:议学环节三:成才——超越老师议学延伸:2023年8月,在第21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预赛中,暨南大学“短跑双子星”严海滨、邓信锐同学分别以10.24秒、10.25秒的成绩打破了学校苏炳添教授2014年创造的10.28秒的赛会纪录。网友说,“用苏炳添的训练方法战胜苏炳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知识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请你思考,未来我们还需要老师吗?3.板书设计:4.课堂小结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全面地了解老师、尊重老师,师生团结一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