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第一课 中学时代1.2 少年有梦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少年有梦》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本框主要围绕“为什么人在少年时期一定要有梦想”和“怎样实现梦想”两个问题,即围绕追梦和圆梦展开教学。和学生一起讨论梦想的意义,共同编织梦想,鼓励学生勇于追梦,引导学生探寻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用努力架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树立起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知道努力需要立志,也需要方法。教材设计的意图是希望学生在进入中学后可以对整个初中生活有一定的目标和规划,并且通过努力实现梦想。本课所依据的新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启初中生活,对于新鲜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存在困惑,对于未来更是没有具体的计划,整体而言对初中生活很茫然和无措,对于梦想更没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榜样的引领和示范,帮助学生及早地树立梦想,找到前进的方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2)道德修养: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体验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3)健全人格:主动锻炼个人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生活状态。(4)责任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能为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付出自己的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少年有梦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树立正确的梦想。教学难点: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明确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努力。五、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情境: 观看视频《神州十六航天员——桂海潮》感受桂海潮从树立梦想到实现梦想的人生经历。教师:你们都有梦想吗?为什么人一定要有梦想?如何实现梦想?让我们走进《少年有梦》。(板书)2.新课过程:(一)有梦就有希望议学环节一:明理想,展希望议学情境一: 桂海潮的梦想A:1986年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代,他特别喜欢《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尤其是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感人事迹所感染。B:17岁时,从校园广播听到杨利伟乘坐“神五”一飞冲天的消息,确定了自己的理想。两年后,他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C:上了大学之后,桂海潮没有懈怠,图书馆、实验室,都能看到他勤奋的身影。2014年在北航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又去了加拿大约克大学、瑞尔森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D:2018年5月,我国启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桂海潮毫不犹豫就报名,并且顺利入选。5年后,在他36岁时,终于成了航天员,在太空留下自己的身影。议学探究一:什么是梦想?它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略)教师总结:(1)含义:梦想是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2)作用: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议学探究二:畅想未来的自己?你在哪里?职业是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学生回答:(1)去南极探险 (2)拯救地球 (3)艺术家 (4)环游世界……思考:从中你能看出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总结:天真无邪、美丽可爱。议学探究三:议学探究三:分析桂海潮的梦想(1)少年桂海潮被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感人事迹所感染,种下梦想的种子,并为此努力学习,后来如愿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总结: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2)中年桂海潮,学业有成后选择回到母校担任博士生导师。在我国启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中,桂海潮毫不犹豫就报名,并且顺利入选。总结: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国家、民族)。议学小结:1.少年梦想的特点:(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国家、民族)知识拓展:相关链接中国梦(作用)含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必备条件: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二)努力就有改变议学环节二:常努力,改现状议学情境二:五月末的一天,有人在网上回忆了自己与邻家少年的往事:议学探究一:桂海潮是怎样实现梦想的?议学提示:少年的梦想,有时像“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及,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议学小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的之间的桥梁。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小学少年》。议学探究二:结合视频思考,未来你将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议学小结:2.如何将梦想变为现实?(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3)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需要方法。知识拓展:“努力”也有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议学环节三:满朝气,走四方议学情境:出征前,桂海潮发朋友圈说:“我会再接再厉,不辱使命!中国航天加油!”这个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看星星的孩子,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未来,他将摘取更多更亮的星星!议学延伸: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中学时代,我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我们怀揣梦想,从这里启航。请谈谈在生活中,你会为梦想付出怎样的努力?板书设计:七、课堂小结每个人有梦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都是有梦想的。我们国家的梦想就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最伟大的梦想。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无论你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一名警察、一名教师,还是你想当发明家、科学家,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梦想,因为这些梦想都表现出了你想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实现梦想需要努力坚持,坚持梦想才能实现,才能建设美丽祖国,才能实现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