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九课 珍视生命9.2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一、【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节课引领学生探究“生活难免有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是在学生对生命有了初步认知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究,为绽放生命的光彩作出思想和方法上的铺垫,在本单元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在第九课是提高认知、实践应用的一课。本节课主要在于引领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生命成长中的挫折,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学会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提高生命的韧性。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七年级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升入初中后的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中学生活,开始了多梦的人生花季。然而,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总有些许挫折伴随着他们,困扰着他们。不少青少年遇到成长中的挫折,缺乏勇敢面对的勇气、态度和方法,不敢也不善直面并战胜挫折,而是逃避或绕开,有的甚至用损害自己生命的方式来应对,意志薄弱、承受能力不强。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中的挫折,提升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增强生命的韧性。三、【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道德修养:通过学生分享遇到的挫折等活动,让学生懂得挫折的意义,热爱生活。法制观念: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影响的重要性。健全人格:养成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增强生命韧性。正确面对挫折。教学难点: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韧性。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六、【设计理念】本框围绕“挫折”展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理解面对挫折时产生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及背后的原因,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挖掘自身的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本课以“中国女篮夺取杭州亚运会冠军”做为议学主题情境,设置三个议学环节,阐释生活难免有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等内容。本课遵循议题式教学的“一议三线架构”教学模式:一议即议题,这是议题式教学的统领和纽带;三线为情境线、任务线、活动线。情境是载体,活动是路径,任务是引擎和旨归。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线索,统筹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进行序列化处理。七、【教学过程】1.导入:观看视频《中国女篮亚运会夺冠》感受中国女篮杭州亚运会夺冠的精彩时刻,了解女篮姑娘们的成长经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板书)2.新课过程:议学环节一:经历风雨——生活难免有挫折议学情境: 中国女篮近年来成绩稳步提升,但总会在淘汰赛中出现波动。2021年东京奥运会,球队在小组赛三战全胜的情况下,淘汰赛中被塞尔维亚在最后4分钟实现逆转。同年亚洲杯,中国队在被外界普遍看好的情况下,决赛负于老对手日本队,区居亚军。2022女篮世界杯决赛,中国女篮以 61 :83 比分惜败美国队,获得亚军。正是这一次次的历练中,队员们走向成熟。因为女篮姑娘们深知,最重要的是战胜自己。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讨论,说说女篮姑娘们的成长经历给你什么启示。学生回答略。议学提示: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生活难免有挫折挫折的含义是什么?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议学活动: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及当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学生回答略。2.面对挫折的不同表现?①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②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故事:有一天,三只青蛙它们掉进了一个鲜奶桶中……第一只青蛙心想:“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死亡的降临。第二只青蛙说:“看来,这桶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今天,我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儿,只要找到垫脚的东西,就能跳出这可怕的桶。于是,这只青蛙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它的速度越来越慢。但它不想现在就放弃。就在它精疲力尽的时候,牧人以为三只青蛙都死了,就把青蛙都捞出来放在了地上。这只青蛙凭着最后的力气逃走了。③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3.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的原因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议学活动:辩论赛挫折的影响正方观点:挫折有益无害反方观点:挫折越多越好要求:轮流陈述观点,并说明理由。4.挫折的影响①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其中,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②积极影响: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议学环节二:遇见彩虹——发掘生命的力量议学情境: 2016年,中国女篮创下奥运历史最差战绩。1胜4负小组出局。那时可以说是球队的最低谷。2017年,许利民接替马赫正式出任中国女篮主帅,他把日本队2015年亚锦赛夺冠的照片挂在训练馆中。许利民在第一堂训练课上说:“我们要天天能够看到她们,打下来一次,我就摘下来一张;打下来两次就摘下来两张,然后挂上我们的照片。”在许教练“地狱模式”下,韩旭、李缘等一众年轻女篮球员从基本功、防守动作、进攻思路等方面,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的打磨。终于,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女篮拿下冠军。同年世界杯,中国女篮打破“魔咒”,战胜日本女篮,在训练馆挂上了中国女篮自己的照片。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讨论,说说女篮姑娘们从低谷走向冠军的经历给你什么启示。议学提示: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发掘力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二)发掘生命的力量1、怎样面对挫折?①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发掘力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发掘自身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知识拓展:④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欣赏、培养幽默感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关心、帮助他人培养某方面的兴趣……议学环节三:迎来晴空——追求美好的未来议学延伸: 2018年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击败过日本队和加拿大队;2020年奥运落选赛击败欧洲之王的西班牙队;2021年东京奥运会,中国女篮赢过比利时队和澳大利亚队。随着战绩的提升,荣誉也水到渠成——2022年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夺得亚军;2023年女篮亚洲杯,中国女篮时隔12年重夺亚洲杯冠军。在夺取杭州亚运会冠军后,国人惊叹:“中国女篮永远值得信赖!”结合情境,请你写一篇200字的国旗下讲话,号召同学们学习中国女篮姑娘们战胜挫折,挖掘生命力量,勇夺冠军的精神。板书设计:课堂小结通过对增强生命的韧性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挫折、挫折的作用,以及怎样克服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挫折,希望同学们都能摆正心态,练就坚强意志,让挫折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