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节课引领学生探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在学生对生命有了初步认知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究,为绽放生命的光彩作出思想和方法上的铺垫,是提高认知、实践应用的一课。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自尊自强”,通过本课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明确探索生命意义的必要性以及怎样构建“我的人生”。本课分为两目:“生命的追问”引导学生明白探索生命的意义是有必要的,怎样的生命是值得过的;“发现我的生命”引导学生进入到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体会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我发现和创造。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七年级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处于青春年华的初中学生,风华正茂,对生活充满热情,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进入中学后的种种变化,对于学生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课通过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寻,使初中生初步感受生命的意义,健康地成长并焕发生机和活力,帮助其平稳地度过青春期,为中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打下坚实的情感基调。 三、【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志愿军故事,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道德修养:通过了解志愿军事迹,感受生命的不同意义,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培养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责任意识:通过分享身边故事懂得生命是独特的、具体的,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增强责任担当。健全人格:通过学习志愿军精神,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增强生命的力量,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教学难点: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六、【设计理念】本框围绕“生命”展开,通过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理解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知道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本课以“中国志愿军的故事”做为议学主题情境,设置三个议学环节,阐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等内容。本课遵循议题式教学的“一议三线架构”教学模式:一议即议题,这是议题式教学的统领和纽带;三线为情境线、任务线、活动线。情境是载体,活动是路径,任务是引擎和旨归。围绕议题展开的活动设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线索,统筹议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进行序列化处理。七、【教学过程】1.导入:观看视频《致敬抗美援朝英雄》感受志愿军精神。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感受生命的意义”(板书)2.新课过程:议学环节一:言志愿军岁月 找寻生命答案议学情境: 观看视频《为了祖国而战》。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说说志愿军战士誓死不退的意义是什么?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学生回答略。议学提示:保家卫国,让祖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生命的追问人什么活着?①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②为了追求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③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知识拓展:雷锋日记。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③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议学环节二:讲志愿军故事 探索生命价值议学情境: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于我军没有制空权,部队白天隐蔽防空,夜行昼伏,有粮食也难以生火做饭。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战场上,东北军区后勤部试着将70%小麦,30%大豆、玉米或高粱经炒熟、磨碎、混合后,再加入0.5%的食盐,制成一批易于保存、运输和食用的野战方便食品——炒面。这种炒面又噎又呛,必须边吃边喝水否则根本无法下咽。打仗时,大家随身背着一条炒面口袋,饥饿时抓一把炒面塞在嘴里,再吃上几口雪,就可以坚持行军作战。这样的炒面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说一说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志愿军战士奋勇杀敌誓死不退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议学提示: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发现我的生命议学活动:讲述你了解的志愿军故事,感受生命的意义。1、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① 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②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建构自己,形成“我的人生”。③生命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改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确生命的意义。议学环节三:颂志愿军精神 谱写生命华章议学延伸:为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前夕,辽宁各地红色展馆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展陈推新、红色讲堂、研学活动实现与青少年的双向奔赴,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辽宁发扬光大。首战两水洞、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进入抗美援朝纪念馆官网,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带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激励,为红色文物赋予永不消逝的“数字生命”。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不会随着时间而流逝。结合自己了解的志愿军故事,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国旗下讲话,号召同学们学习志愿军精神。板书设计:课堂小结通过对感受生命的意义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所谓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他人的赋予和解读,而在于自身的追求和创造。生命如此伟大,人生如此精彩,希望同学们都能让有限的生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