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出品人:康连红 栗晓萍 审核人:王杰学习目标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并用图说明五带的界线和各自的特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如四季的形成。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地图册等。教学设计及过程:地球的自转运动: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转运动引起的,那么地球是怎样产生自转运动的?自转运动又是怎样产生白天黑夜的?我们通过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谁能完成并解释这些现象?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若透明,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还会是这样吗 ②从南极和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③对教材图1.18讨论思考,中国北京的暢暢同美国的姨妈互相问候有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④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⑤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旋转一周为一天,背着太阳为黑夜,朝着太阳为白天。从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比西边早看见太阳。⑥大家都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你能想象出同时进行的这两种运动吗 地球的公转运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地球公转运动时的情况是什么样。①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什么?②运动的方向怎么样 ③公转一周的时间有多长?通过看书和插图应该能解决这些问题: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②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那里?最南呢 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③南北回归线得名的原因是什么?④试想,假如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也就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是90°,那太阳直射点还会移动吗?⑤如果太阳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那么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气温会有变化吗?季节会有变化吗?⑥由此看来,正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公转,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才会使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同,才会有寒暑往来,于是就产生了四季。⑦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大约是6月22日前后,也就是夏至日,请大家想一想,这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是否是一年中最多的?⑧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这一天是12月22日前后,也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昼夜长短情况与夏至日完全相反。⑨当太阳直射点两次在赤道上时,分别在3月2 ( http: / / www.21cnjy.com )1日和9月23日前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与南半球相等,昼夜长短也相等,因此把这两个节气分别叫做春分和秋分。地球上的五带: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阳照射情况也不同,冷热也就有差别。①五带的名称分别是什么?②划分的界线是怎样的?③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哪一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里?④五带分别有什么样的气候现象?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2.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地面产生了( )A、时间的差异B、昼夜交替C、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D、风雨阴晴现象3、每年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40°N4、夏至日,南极圈出现的现象是( )。A.极夜现象 B. 极昼现象 C.昼夜平分 D. 昼短夜长5、北京的小朋友上学通常比乌鲁木齐的小朋友要早,这是由于( )。A.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季节的差B. 地形不同造成两地气候不同C. 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的差异 D.北京的小朋友比乌鲁木齐的小朋友勤奋6、回归线是( )。A.阳光直射与斜射地区的分界线 B.热带与寒带的分界线C.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 D.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7、北极附近每年有一段时间太阳全天不落,但气温仍然很低的原因是( )。A.植被很少,被冰雪覆盖 B.太阳距离北极附近十分遥远C.北极附近被北冰洋包围 D.阳光斜射得很厉害,地面得到的太阳热能很少8、假设地球不自转,则( )。A.全球各地都是白天 B.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C.同一地方有昼夜更替现象,但周期变长D.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9、南北极圈是( )。A.太阳能够直射的南北界线 B.热带与寒带的界线C.南北半球的界线 D.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10.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11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1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13、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 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14.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A.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极圈上 D.本初子午线上15.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16.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17.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8.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有(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 B.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一致C.都围绕太阳转 D.四季的形成是公转的结果,昼夜的交替是自转的结果(二)填图1、填表格日期 阳光直射的地点 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2、填图:填出五带的名称和分界线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2)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太阳直射点的纬线是_____,此时北半球日期为_____,这一天叫做_____。(3)当地球公转到C点时,太阳直射点的纬线是_____,此时北半球日期为_____,这一天叫做_____。六、课堂小结:教学反思学生想象不出来地球到底围绕太阳是怎样公转的,用小灯泡、地球仪演示确实有助于学生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