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一框题。第三单元是在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进行了更高层次的提升。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过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等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树立了责任意识,从而为本课“关爱他人”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下一框题“服务社会”做铺垫。所以,此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为第二框“服务社会”奠定情感基础。本框包括“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两目,第一目引导学生感悟关爱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第二目阐明关爱他人应有的情怀、应把握的尺度、应讲求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艺术。2.学情分析 作为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自己的观察和了解,逐渐在形成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由于部分家庭比较溺宠,这些学生思考问题时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有些学生即使在关爱和帮助他人的时候,也存在计较或者方法不得当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策略和方法的去传递自己的善意。3.目标确定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感受关爱的力量,弘扬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健全人格:能够换位思考,处理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责任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地关爱他人,传递社会正能量。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难点】如何关爱他人5.学习活动设计预学教师活动提前下发匿名“夸夸条” 2、第一、二小组完成:你最近做过关爱家人或同学的事儿,并写写你做出关爱行动后你的感受。第三、四小组完成:写写家人、同学、朋友、老师最近关爱你的事例以及这些事情带给你的感受。第五、六小组完成:收集新闻里关爱他人的一些事例,他们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活动1、仔细回想并填写2、分小组完成任务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被关爱的经历,感受被关爱的温暖,对本课知识点有初步的感知。环节一:感受关爱 乐分享教师活动导入新课:分享导入:夸夸条展示来自班级同学的的“夸夸条”,指导学生引入本节课主题:关爱他人。抛出问题:关爱的含义?总结:关爱的含义就是关心、爱护。(归纳知识点1)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材料,思考问题。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表彰先进,鼓励大家养成模仿班级先进榜样的意识。贴近学生生活,自然引出本课主题。学生自主思考,达成了解关爱的含义这一目标,也检验了预学成果。环节二 :领悟关爱 懂意义教师活动【分享】回忆感动瞬间展示照片墙——同学、老师、父母、社会、国家等对我们的关爱总结: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归纳知识点2)在成长的道路上,相信大家都有被关爱的经历,可以来自家人、同学、老师甚至陌生人,请同学们积极分享你被关爱的经历。教师用副板书记录学生回答的关键词,进而进一步地归纳知识点——关爱他人的作用。总结: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对他人)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对社会)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一定意义上来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对自己)(归纳知识点3) 学生活动 观看照片墙,感悟。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自己被他人关爱和关爱他人的相关经历。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出发,思考并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关爱他人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分享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社会及国家的关爱,明确关爱的表现和特点。同时引起情感共鸣,感受到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味关爱的作用。环节三:传递关爱 讲艺术教师活动情景剧表演小区风波 —— 扶不扶(一)角色1:初二学生小明角色2:学走路的小孩大壮角色3:大壮奶奶角色4:邻居阿姨场景:社区楼下小花园剧情:奶奶正跟别人聊天(有说有笑),大壮在一边玩耍,奶奶不注意时,大壮跌跌撞撞地走起来,突然跌倒,小明正好路过,弯腰扶起大壮。大壮摔疼了,看着陌生的哥哥大声哭喊起来。大壮奶奶大声责骂小明:“这么大孩子了走路不带眼睛啊,撞倒我孙子了,快别哭了小宝贝,奶奶批评坏哥哥。”邻居阿姨:“大妈,大壮是自己跌倒的,你错怪这个小同学了。小明:“同学们,做好事还被人误会,你们觉得我该扶吗?归纳总结:关爱他人有可能会被别人误会,即便是这样也不能泯灭善念。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2、马路偶遇 —— 扶不扶(二)老师有个疑问,一天晚自习放学,我看见马路上有一位正在骑自行车的爷爷突然倒地,躺在上一动不动,这种情况扶不扶?限时3分钟小组讨论教师视学生回答情况进一步追问:没有能力专业施救就什么也不做吗?我们能做些什么?归纳总结:关爱不分大小,要尽己所能。一方面,不仅心怀善意更要落实行动;另一方面,要考虑个人能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3、脱贫路上一 扶不扶(三)情境1:马先生是知名企业家,他走进贫困山村,用人民币垒起高墙,向每户发放现金5000元。发放当日锣鼓喧天,媒体如织,过后却发现有几家贫困户拒绝领取,你能猜出原因吗?归纳:在关爱他人的时候要关注他人的感受。情境2:马先生资金雄厚,成立了慈善基金会,他接到很多求助电话,有人身患癌症急需治疗费、有人家境贫寒支付不起大学费用,你认为他应该帮助每位求助者吗?归纳:在关爱他人的时候要讲究策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个人可以照亮一条路,一群人可以温暖一个班,一份关爱可以凝聚一份幸福,千万份幸福构建起和谐的社会。请同学们分享课前搜集的社会上关爱他人的事例,并谈谈你的感受。总结归纳:我们不但要感受到身边的人的关爱,还要体会到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懂得关心社会,关注世界。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5、结合板书进行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 认真观看情景剧 结合经验思考问题并举手回答 四人小组讨论,分表自己的见解,产生思维的碰撞小组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其他组员或小组进行补充。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 展示,分享 跟随老师的引导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从不同角度把握关爱他人的方式及策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从而突破难点。构建本课知识框架。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爱他人21天养成录 接下来21天的关爱日记每天一写,记录自己的关爱行动,切实养成关爱他人的行为习惯,让关爱每日相随,付出爱,收获爱,成为每日常态,邀请你的好朋友相互监督和分享,让关爱伴随一生,受益一生。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通过“夸夸条”、照片墙的形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心底情感。虽然本框内容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关爱他人,但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情感上对关爱有所酝酿。最后还让学生书写“关爱承诺卡”,将关爱落到实处。教学反思与改进除了家庭、学校层面的关爱,社会层面的关爱也应多渗透一些,让学生认识到点滴关爱汇聚成爱的海洋,一次次善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使社会充满正能量。本课的课堂教学任务虽然已经完成,但关爱他人的教育不能中断。在日常生活中,要适时提醒为人要真诚善良,学会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不断升华自己。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做用心生活的人。学习评价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