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5 机械效率教学目标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并能陈述他们的关系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直到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核心素养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相互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教学难点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1976年唐山大地震24万人死亡救灾工具:搞头、铁锹汶川、玉树地震救援救灾工具:起重机等大型机械二、新课讲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1.用弹簧测力计将勾码匀速提升一定高度。如图a,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2.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只动滑轮将同样的勾码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如图b。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3.并将记录下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填入表格中,并完成表格该表格。a b物理量 G/N h/m F/N s/m W W1 1 0.4 0.6 0.8 0.4 0.482 2 0.4 1.1 0.8 0.8 0.883 3 0.4 1.6 0.8 1.2 1.28实验证明,使用机械做功时,尽管它会给我们带来如省力、方便等有利因素,但是,由于机械本身的自重,以及摩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额外做一些功。将表格完成后,你会发现借助动滑轮的弹簧测力计,拉力做的功要更多一些,你知道是为什么?由于机械自重及摩擦等因素要达到目的,完成有用功,必须施加力 F 对滑轮做功,是总功。提升重物,要克服滑轮重力和摩擦而额外做功,否则不能完成任务。这个功不是目的而又不得不做,是额外功。提升重物是目的,是有用功。1.有用功(W):W=Gh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2.额外功(W):W=Gh(或W=fs)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W):W=Fs拉力做的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W= W+W)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公式:3.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1。总之, 要找到一个做功过程中的有用功,我们必须先明确做功的目的,然后才可以确定有用功。用机械做功时,机械所做的功就是总功。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轴摩擦、动滑轮重、物重有关。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低。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G、G、绳重和摩擦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减小机械自重例如:动滑轮太重,使二动二定滑轮组很低,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理解机械效率的含义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5%,它表示什么意思?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45%,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是45%,另外的55%是额外功。生活中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离心式水泵60%-80%柴油机28%-37%起重机40%-50%汽油机 22%-27%三、本节小结:一、机械的三种功: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额外功——对人们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W=W+W机械效率的定义 :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 ∴η永远小于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